- 年份
- 2024(9581)
- 2023(13124)
- 2022(10944)
- 2021(9743)
- 2020(8521)
- 2019(19246)
- 2018(18799)
- 2017(35884)
- 2016(20085)
- 2015(22261)
- 2014(22052)
- 2013(21912)
- 2012(20141)
- 2011(17957)
- 2010(18136)
- 2009(17077)
- 2008(17390)
- 2007(15859)
- 2006(13757)
- 2005(12382)
- 学科
- 济(87748)
- 经济(87646)
- 业(87154)
- 企(78783)
- 企业(78783)
- 管理(71695)
- 方法(41616)
- 数学(33110)
- 数学方法(32873)
- 业经(29585)
- 财(28999)
- 农(28907)
- 务(22001)
- 财务(21986)
- 财务管理(21956)
- 企业财务(20821)
- 农业(20810)
- 中国(19366)
- 技术(18382)
- 贸(16830)
- 贸易(16827)
- 制(16797)
- 理论(16389)
- 易(16368)
- 和(15591)
- 划(15327)
- 学(15011)
- 策(14824)
- 地方(13925)
- 体(12705)
- 机构
- 学院(298411)
- 大学(292365)
- 济(123399)
- 经济(121145)
- 管理(117585)
- 理学(101884)
- 理学院(100838)
- 管理学(99343)
- 管理学院(98814)
- 研究(95031)
- 中国(72825)
- 农(62941)
- 科学(60996)
- 京(60452)
- 财(55967)
- 业大(50514)
- 农业(50447)
- 所(49908)
- 江(45896)
- 研究所(45509)
- 财经(45172)
- 中心(43762)
- 经(40981)
- 经济学(37163)
- 北京(36996)
- 州(35627)
- 经济学院(34048)
- 范(33776)
- 院(33298)
- 商学(33283)
- 基金
- 项目(198348)
- 科学(155598)
- 基金(143809)
- 研究(139095)
- 家(127424)
- 国家(126252)
- 科学基金(108140)
- 社会(88692)
- 社会科(84131)
- 社会科学(84101)
- 省(80512)
- 基金项目(77164)
- 自然(72255)
- 自然科(70644)
- 自然科学(70617)
- 自然科学基金(69466)
- 划(66615)
- 教育(63771)
- 资助(57749)
- 编号(55049)
- 业(45244)
- 重点(45026)
- 创(44822)
- 部(43107)
- 发(42885)
- 成果(42360)
- 创新(41142)
- 科研(38931)
- 计划(38091)
- 课题(37720)
- 期刊
- 济(134855)
- 经济(134855)
- 研究(78585)
- 农(57581)
- 中国(54233)
- 学报(51702)
- 财(47649)
- 科学(46123)
- 管理(45180)
- 农业(39063)
- 大学(38008)
- 学学(36607)
- 技术(26833)
- 业经(24791)
- 教育(24731)
- 融(24136)
- 金融(24136)
- 业(23914)
- 财经(22940)
- 经济研究(21155)
- 经(19790)
- 问题(18281)
- 技术经济(17611)
- 版(15542)
- 商业(15181)
- 财会(14835)
- 贸(14494)
- 科技(14445)
- 现代(14026)
- 世界(13538)
共检索到428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仁钊 邵丽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海燕 李梦迪 李宏宽 单捷飞
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成为军民深度融合面临的巨大障碍,给新军事革命带来了挑战。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构建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DBOE模型,使用DEMATEL-AHP方法筛选出影响因素中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科研能力和收入报酬对军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较大,而企业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具体来看,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前四位分别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科研能力与其它指标关系最为紧密,在对其它因素产生显著影响的同时,也容易受其它因素影响。
关键词:
军工企业 科技人才 人才流失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坤 丁娟娟
人才的主动离职使企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核心员工离职导致的集体流失效应,对企业的打击更是致命的。因此,在企业和人才双方的博弈中应充分考虑到集体流失效应,并将其和个体离职带来的成本损失进行分离。博弈分析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技术,更加系统地分析了一定条件下企业和人才的策略转化,为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人才保持机制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民志
企业人才流失是在流动心理需求的作用下产生的。本文对企业人员一般性和特殊性心理需求进行了归纳,结合双因素和成就需要理论、挫折回归及转移理论进行了过程分析,并提出了心理分析的启示。
关键词:
人才流失 心理需求 心理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畅
目前 ,我国人才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对于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 ,本文做了多角度分析 ,并建立了一个模型和图形 ,还对部分观点做出了实证证明
关键词:
人才流失 工作年限 归国偏好 预期收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方羽 丁景
指出我国物流企业人才流失形势严峻,人员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现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而分析了物流行业人员流失率高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企业应对人员流失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流企业 人才流失 对策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秀芬
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国营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人才流失却阻碍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我国乡镇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影响及原因分析入手,探寻有效控制乡镇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宇峰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大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我国现已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经济共同体中的一员。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人才流失却阻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文章试图从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内外部原因进行明确的梳理,以便中小企业能探寻有效控制人才流失的措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才流失 原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明朝
得人则兴、失人则毁。在市场经济中,人才是企业的生命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知易行难,人才流失严重已是绝大多数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深挖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对策,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健全和企业生存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 人才流失 招聘 培养 管理 激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杰
本文从管理角度对家族企业人才流失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人才流失与管理因素关系模型,通过对江浙皖地区30余家家族企业的162位员工构成的一个群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家族企业人才流失与管理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员工工作满意度与人才流失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同工作满意度对人才流失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员工,人才流失与管理因素呈现动态匹配关系。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人才流失 管理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伟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如何有效避免其驻海外人才的流失,俨然已经成为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我国一家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G公司为例,通过深挖其驻海外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降低驻海外人才流失率,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驻海外人才 国有企业 人才流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刚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稳定人才,发掘人才,吸引人才,已愈来愈引起企业家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视。本期集中编发几篇文章进行讨论,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卫 吴敏
案例1:核心员工跳槽引发经营危机某知名饭店集团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并成立了员工培训中心,新招来的员工一到饭店就被送到培训中心接受长达一年的业务培训,全部费用由饭店承担。至2004年.该培训中心已先后培训了5届员工。然而,由饭店花大本钱培训的员工,特别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莎娜
本文认为,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损失,人才流失对企业也具有正面作用,它有利于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或暗藏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增加信息来源。应对人才流失,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现代人力资源观、新型员工忠诚观和全面的人才价值观,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抑制人才流失产生的负面作用,及时进行员工离职前的双向沟通,与离职员工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在适当的时候迎回流失的人才,化不利为有利。
关键词:
企业 人才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