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7)
- 2023(9173)
- 2022(7783)
- 2021(7585)
- 2020(6325)
- 2019(14670)
- 2018(14409)
- 2017(28390)
- 2016(15683)
- 2015(17536)
- 2014(17713)
- 2013(17335)
- 2012(15871)
- 2011(14041)
- 2010(14634)
- 2009(13328)
- 2008(13473)
- 2007(11754)
- 2006(10292)
- 2005(9203)
- 学科
- 济(58794)
- 经济(58740)
- 管理(49326)
- 业(45867)
- 企(38783)
- 企业(38783)
- 方法(29849)
- 财(28806)
- 数学(27117)
- 数学方法(26535)
- 农(16414)
- 中国(16293)
- 务(14437)
- 财务(14397)
- 财务管理(14349)
- 制(14031)
- 企业财务(13655)
- 财政(13216)
- 贸(12206)
- 贸易(12200)
- 易(11954)
- 业经(11911)
- 理论(11400)
- 地方(11335)
- 策(11321)
- 学(11070)
- 政(10784)
- 银(10740)
- 银行(10732)
- 行(10104)
- 机构
- 学院(214726)
- 大学(210942)
- 济(87562)
- 经济(85635)
- 管理(82584)
- 理学(70916)
- 研究(70300)
- 理学院(70202)
- 管理学(68664)
- 管理学院(68278)
- 中国(55558)
- 财(50173)
- 京(43286)
- 科学(42261)
- 所(35959)
- 财经(35830)
- 农(33510)
- 江(33167)
- 中心(32640)
- 经(32458)
- 研究所(32028)
- 业大(29905)
- 北京(27315)
- 经济学(26665)
- 财经大学(26392)
- 州(26323)
- 农业(26135)
- 范(26067)
- 师范(25812)
- 院(25268)
- 基金
- 项目(138947)
- 科学(109309)
- 研究(101386)
- 基金(100418)
- 家(87170)
- 国家(86458)
- 科学基金(74554)
- 社会(62787)
- 社会科(59653)
- 社会科学(59638)
- 省(55043)
- 基金项目(51370)
- 自然(49214)
- 教育(48662)
- 自然科(48178)
- 自然科学(48168)
- 自然科学基金(47301)
- 划(46212)
- 资助(43904)
- 编号(41527)
- 成果(34484)
- 重点(31499)
- 部(30909)
- 课题(29713)
- 创(29152)
- 发(28852)
- 性(27701)
- 创新(27168)
- 科研(26801)
- 教育部(26725)
共检索到326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毕功兵 曹苏
IS—LM模型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对我国IS曲线斜率、LM曲线斜率的分析,我们认为很难比较出目前财政政策作用与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而考察开放经济下的IS—LM—BP模型,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在目前起主要作用,而货币政策起配合作用。
关键词:
IS曲线 LM曲线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威 郑群峰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无到有,到占据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以上。投资主体结构的变迁必然会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民间投资、外商投资比重上升和国有投资比重下降,增加了货币政策调节投资总量的难度。在投资主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投资的有效性,央行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应盯住货币供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丽莉 张国兵 李秀敏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中国的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控经济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侧重于调控物价水平;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互为补充或相互替代,而是呈非对称的关系;从短期来看,中国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削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增强货币政策效果;从长期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联程度并不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SVAR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娟 贺俊
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综合指标变量用以刻画宏观经济形势,并在构建的计量模型中同时引进高次项和滞后项以充分发掘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在短期内能够达到较好效果,货币政策与该指标变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模糊层次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文章将人口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和货币政策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人口老龄化自身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留给宏观调控政策的腾挪空间也越发有限-影响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增加政策实施的成本。(1)除了加重财政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化更损害财政刺激效果和财政绩效质量,限制政府实施反周期政策的能力,压缩财政政策发挥的空间;(2)老年人主导的社会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将不断下调,势必削弱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能力,增加政策实施成本,迫使中央银行改变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可能采取更激进措施以实现相同效果,强化金融脆弱性;(3)相比增加人口生育率,提高劳动参与率既是缓解短期财政养老负担、保障养老融资可持续性的关键,也是有效增加劳动供给、改善政策发挥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权宜之计。
关键词:
政策有效性 财政乘数 前沿曲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海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晓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叶子荣 张吕
IS-LM模型是1937年由J.希克斯在《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文首先提出来的。后经过许多人的补充和完善,IS-LM模型逐渐成为宣传和解释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短期宏观经济学的核心(R.多恩布什,2000)。当然,不少经济学家也对它提出了不少的批评。它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的分析工具是十分有用的。这一模型分析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曹阳
本文利用1998年1月至2012年6月的工业增加值、M2和CPI月度数据建立了一个三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别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非参数联立模型的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对其进行估计,将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作相应的向前预测分析。结论表明:参数SVAR模型可以对变量进行解释,并做相应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但是估计精度及预测效果要低于非参数SVAR模型。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给出非参数SVAR模型及其估计方法,为日后对非参数VAR模型族进行研究和广泛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超 李大龙
货币政策是当今各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金融的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对于制定相对有效的货币政策,从而使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经济调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我国1993-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构建了我国货币政策相对有效性模型,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是否具有相对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入要素之间的结构和比重的不合理以及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导致了部分年份货币政策相对其他年份是无效的。为了促进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科学地预期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调整各投入要素之间的结构和比重;金融机构要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宪久
本文通过对中国 1 985— 1 998年有关统计数据的整理 ,描述了IS—LM模型 ,发现IS、LM两条曲线均落入经典理论模型所描述的正常区间内。作者认为 ,从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角度考察 ,两条曲线的走势尚存在着缺陷。为此 ,本文探寻了深藏其后的制度性根源 ,并提出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和疏通货币政策传递渠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 IS—LM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脉冲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口老龄化与日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效性:抑制还是强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有效性分析
汇率-资本流动性的制度安排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一体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OR分析框架的一个模型与实证
如何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的有效性?——基于沿海X省的实地调研
我国汇率制度弹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基于SF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汇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与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基于NOEM—DSGE模型的模拟
人民币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修正BGT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为什么要协调配合:一个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博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