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4)
- 2023(6429)
- 2022(5360)
- 2021(4737)
- 2020(3634)
- 2019(8271)
- 2018(8067)
- 2017(15038)
- 2016(8296)
- 2015(8702)
- 2014(8714)
- 2013(8851)
- 2012(8921)
- 2011(8226)
- 2010(8607)
- 2009(7821)
- 2008(7679)
- 2007(7053)
- 2006(6503)
- 2005(6274)
- 学科
- 济(38799)
- 经济(38763)
- 业(18441)
- 管理(17184)
- 地方(16571)
- 中国(15423)
- 农(12937)
- 企(11942)
- 企业(11942)
- 业经(10281)
- 地方经济(9527)
- 农业(9144)
- 发(8897)
- 制(8375)
- 融(8098)
- 金融(8097)
- 银(7750)
- 银行(7727)
- 教育(7693)
- 行(7621)
- 方法(7463)
- 学(7225)
- 环境(6714)
- 发展(6706)
- 展(6686)
- 贸(6477)
- 贸易(6466)
- 技术(6456)
- 易(6153)
- 数学(5990)
- 机构
- 学院(117462)
- 大学(115990)
- 研究(52396)
- 济(47384)
- 经济(46089)
- 管理(37778)
- 中国(36746)
- 科学(31992)
- 理学(30633)
- 理学院(30154)
- 管理学(29574)
- 管理学院(29357)
- 所(28186)
- 农(27772)
- 京(27490)
- 研究所(25337)
- 中心(22095)
- 农业(21812)
- 江(21193)
- 财(21182)
- 业大(20073)
- 省(19737)
- 院(18981)
- 范(18357)
- 师范(18145)
- 北京(18083)
- 州(17041)
- 科学院(16144)
- 财经(15396)
- 技术(15088)
- 基金
- 项目(73656)
- 科学(56078)
- 研究(54564)
- 基金(48937)
- 家(44137)
- 国家(43697)
- 科学基金(35294)
- 社会(32658)
- 省(32196)
- 社会科(30871)
- 社会科学(30868)
- 划(26378)
- 基金项目(25175)
- 教育(24910)
- 发(23486)
- 编号(22537)
- 自然(21539)
- 自然科(20991)
- 自然科学(20980)
- 自然科学基金(20593)
- 资助(19638)
- 成果(18920)
- 发展(18668)
- 展(18307)
- 课题(18019)
- 重点(17696)
- 创(15799)
- 部(14923)
- 创新(14808)
- 计划(14322)
共检索到20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心 闫芝芬 周燮 王伟中
0 0 1~ 10mg/L的IPT能够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数目。与此同时 ,种子根的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含量显著提高 ,而iPAs的含量下降。IPT处理后 ,稻苗种子根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x)的活性下降 ,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上升
关键词:
IPT 水稻幼苗 侧根原基 含硫杀菌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周燮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 ,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物质萘乙酸 (NAA)、吲哚丁酸 (IBA)和吲哚乙酸 (IAA)处理根部2 0~ 30h ,可使大量的侧根原基得到启动和突起 ,10 0 0 0mg/L的NAA、IBA或IAA处理的侧根原基数分别为对照的 2 7 9,2 6 5和 13 6倍 ;而用 6 苄基腺嘌呤 (6 BA)和调吡脲 (KT 30 )等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及配合生长素类物质处理 ,则抑制幼苗自发生根和生长素的促根效应。 5 0 0 0mg/L的 6 BA几乎完全抑制了这些生长素的效应 ,同浓度的KT 30对NAA、IBA和IAA的抑制率分别为 73 8% ,6 7 0 %和...
关键词:
莴苣 侧根原基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焦培培 周正立 李倩 李健强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胡杨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横走侧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或四原型,周皮中栓内层较发达,由6~8层薄壁细胞组成。横走侧根横切面上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小于次生木质部;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以细胞壁尚未木质化的木纤维细胞数量居多为特征;维管射线很发达。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发生及生长发育。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木栓形成层,由木栓形成层细胞经过分裂活动形成不定芽原基,不定芽原基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形成在横走侧根表面可观察到的不定芽,由不定芽直接发育成根蘖苗。不定芽发生具有同步或非同步的时间特征以及单点或多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其生长过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雄梅 蔡慧楠 刘瑞琪 林佩锦 郞双怡 黄悦 邓舒琪 莫亿伟 金晨钟
为了探讨NO和超氧阴离子对水稻种子根侧根生长的影响,以DR5-GUS标记IAA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种子催芽萌发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的NO供体、NO合成酶抑制剂和清除剂溶液来培养萌发3 d的水稻幼苗,在培养的第3 d和第5 d分别测量初生根长度和初生根上侧根数量,并通过DAF-2DA对NO、GUS对IAA和NBT对超氧阴离子(O_2·~-)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NO、IAA和O_2·~-在侧根的定位,分析与NO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NO和IAA主要分布在根中柱的维管束部分以及侧根起始形成处和侧根根尖,O_2·~-只极性分布在侧根起始部位和侧根根尖。当NO合成受到抑制或清除时,NO、IAA和O_2·~-在侧根的积累量明显减少,侧根数量及初生根长度也均显著下降。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外源的NO供体SNP处理均能显著诱导水稻OsNIA1和OsNIA2基因表达,而NO合成酶抑制剂处理则抑制OsNIA1和OsNIA2基因表达。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物质参与初生根和侧根的生长,并需IAA和O_2·~-极性积累于侧根的起始部位,从而达到促进侧根的形成,当NO合成受阻时初生根和侧根生长均受到抑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甘林 阮宏椿 杜宜新 李科 陈福如
为明确氮肥处理下3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特优627(抗)、D奇宝优527(中抗)和汕优63(感)的抗瘟性变化及其生化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碳酸氢铵(纯氮17.1%)作为水稻苗期氮肥不同处理水平,测定了3个品种水稻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温室人工接菌条件下的苗瘟、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并分析了酶活性变化与水稻植株抗稻瘟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增施氮肥后,3个品种水稻苗的POD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强.水稻植株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苗期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3个品种水稻苗瘟和叶瘟病的发生,且感病品种汕优63的SOD、POD活性和病情指数变异幅度显著大于抗病和中抗品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管晓春
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 、EGTA、CPZ、TFP和La (NO3 ) 3 处理莴苣幼苗种子根 ,结果表明 ,4mg·L-1的氯化钙对莴苣幼苗侧根原基形成有促进作用 ,侧根原基数目为对照的 2 1倍 ,并对生长素的促根效应有加合效应 ,可达 17%以上 ;而钙离子专一性螯合剂乙醇双乙胺醚N ,N四乙酸 (EGTA)则起抑制作用 ,且其抑制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氯化钙所恢复 ;钙调素抑制剂氯丙嗪 (CPZ)和三氟拉嗪 (TFP)也起抑制作用 ,抑制率最高可达 4 0 %左右 ;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镧离子在很低浓度下却有促进作用 ,且与生长素处理有加合效应 ,其效应与钙离子类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利用发根农杆菌A_4、9402菌株接种黑荆树切根幼苗,在MS培养基上促进其生根,生根率达96%~98%,平均每株苗生根17~19条,且促进幼苗高生长。冠瘿碱检测证明新生根是Ri T-DNA转化根。Ri T-DNA转化细胞生根效应与植物激素有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索艺宁 张春可 于乔乔 张恩源 谢冬微 冷月 王亮 孙健
在盐、碱胁迫条件下,分析水稻苗期的根数和根长并定位其QTL位点,为水稻的耐盐性和耐碱性的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盐碱敏感水稻品种东农425与强耐盐碱水稻品种长白10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在盐胁迫140 mmol/L的NaCl和碱胁迫0. 15%Na_2CO_3的处理条件下,以正常浇灌为对照,进行水稻苗期时根数和根长的测定,利用QTL IciMapping v3. 3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分别对盐、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水稻的根数和根长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8个加性效应QTL,在第1,2,3,4,5,7,8,9和10染色体上,LOD值为2. 01~3. 35,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 02%~20. 06%。自然条件下,检测到4个与根数相关的QTL,qNRN7-2贡献率最大,为12. 46%,未检测到根长相关的QTL。在盐胁迫下,共检测到5个与根长、根数相关的QTL,qSRN3的贡献率最大,为20. 06%。在碱胁迫下,共检测到与根数和根长相关的3个QTL,qARN2的贡献率为12. 99%; qARL3和qARL5的贡献率分别为7. 04%和8. 88%。共检测到4个自然条件与盐胁迫差值的根数和根长相关的QTL,其中,qNSRN8-2和qN-SRL1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4. 01%和14. 12%。在自然条件与碱胁迫的差值条件下,共检测到2个与根长、根数相关的QTL,分布在3,10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与根数相关的QTL,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qN-ARN3,贡献率为6. 02%;检测到1个与根长相关的QTL,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qN-ARL10,贡献率为7. 45%。在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根数和根长都受到明显影响,相对于盐胁迫,水稻对碱胁迫更为敏感。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碱胁迫 根数 根长 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芳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于新 王才林
磷素缺乏限制作物产量的提高,水稻低磷胁迫下根系伸长性状的遗传研究,对选育耐低磷品种具有指导意义。利用一套以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日本晴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对低磷胁迫下水稻苗期主根伸长性状及相对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两亲本及置换系群体对低磷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共定位到9个QTLs,其中正常水平下2个,低磷胁迫水平下4个以及3个相对性状QTLs。9个QTLs中有5个QTLs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来源于低磷敏感亲本日本晴,其余4个QTLs的加性效应值为正,效应来源于耐低磷亲本9311。在低磷根长和相对性状中共同检测到一个QTL,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该位点没有磷相关QTL的报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芳 杨娜 钱猛 甘立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对拟南芥侧根发育的影响,揭示其调控侧根发育的机制,为生产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试验材料,外源三十烷醇处理生长5 d的幼苗,分析侧根数目、侧根密度、侧根原基数量、侧根原基密度、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根部内源IAA含量、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外源三十烷醇处理拟南芥的幼苗,能够诱导侧根的产生,0.2、0.5和1μmol·L-1三十烷醇处理8 d,侧根密度分别增加了59.0%、97.9%和54.2%;0
关键词:
生长素 侧根 三十烷醇 拟南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董薇 许兰杰 余永亮 杨红旗 谭政伟 许阳 陈鑫伟
【目的】主根长和侧根数是重要的根系性状。通过不同氮磷钾处理,发掘大豆苗期主根长和侧根数的基因资源、了解其遗传机制,定位其主效QTL,分析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对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用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山西农家品种灰布支黑豆(ZDD02315)为父本所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取亲本及447个家系各30粒种子,用灭菌纸包裹后,2015年和2016年分别放置于CK(模拟种植不施肥)、NPK(模拟大田正常配施氮磷钾肥)和1.5NPK(模拟高肥田块)3种生长环境下进行水培试验,每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志强 何钟佩 翟学军
DPC系统化控改善了侧根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水平 ,其中CTKs中的活性组分iP +iPA的含量水平提高 ,而DHZ +DHZR和Z +ZR的含量水平下降 (苗期除外 ) ;GAs中GA3含量下降而GA46月 17日前高于对照。IAA含量在 6月 17日前比对照高 ,ABA则只在苗期 (5月 18日 )和初花期(6月 30日至 7月 8日 )高于对照。IAA/CKs ,IAA/Z +ZR和IAA/ABA在根系一生中较对照高。
关键词:
棉花 根系 DPC系统化控 内源激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巨亚雯 陈亚丽 徐蓬 付佑胜 牛邦彦 张兴旭
通过纸上芽床发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下接种分离自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际土壤的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Enterobacter sp.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醉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芽长均具有显著(P <0.05)提高了醉马草种子在所有NaCl处理下的发芽势率。因此,根际促生菌可以提高醉马草对盐胁迫的抗性,且不同根际促生菌对盐胁迫的抗性水平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喜军 王林和 刘静 刘小敏
【目的】探讨3~4年生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 Y.Yang)、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学特性,为植物固土护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和林格尔县境内采集5种植物根系,每种植物采3株标准株,对直径0.5~4mm的根系按0.5mm分级,采用织物强力机(加载速度为200mm/min)测定5种植物各径级...
关键词:
侧根分支处 直段根 抗拉力 抗拉强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喜军 王林和 刘静 刘小敏
【目的】探讨3~4年生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 Y.Yang)、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学特性,为植物固土护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和林格尔县境内采集5种植物根系,每种植物采3株标准株,对直径0.5~4 mm的根系按0.5 mm分级,采用织物强力机(加载速度为200 mm/min)测定5种植物...
关键词:
侧根分支处 直段根 抗拉力 抗拉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