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1)
2023(2313)
2022(1999)
2021(1731)
2020(1582)
2019(3759)
2018(3571)
2017(7831)
2016(4065)
2015(4617)
2014(4466)
2013(4520)
2012(3976)
2011(3323)
2010(3508)
2009(3596)
2008(3919)
2007(3631)
2006(3202)
2005(2985)
作者
(10708)
(8917)
(8757)
(8376)
(5805)
(4214)
(4131)
(3260)
(3243)
(3192)
(2893)
(2892)
(2868)
(2794)
(2725)
(2708)
(2559)
(2554)
(2536)
(2531)
(2213)
(2090)
(2028)
(1991)
(1990)
(1979)
(1861)
(1846)
(1744)
(1726)
学科
(23980)
(23849)
企业(23849)
管理(21421)
(19769)
经济(19748)
(13755)
(12883)
财务(12883)
财务管理(12872)
企业财务(12564)
方法(11635)
数学(10294)
数学方法(10269)
公司(5213)
(4338)
业经(3901)
(3721)
体制(3525)
技术(2884)
(2863)
关系(2857)
经营(2669)
(2585)
理论(2574)
(2364)
金融(2364)
(2359)
中国(2342)
组织(2173)
机构
大学(62104)
学院(61260)
(27537)
管理(27487)
经济(27142)
理学(24285)
理学院(24143)
管理学(23969)
管理学院(23856)
(16458)
研究(14708)
财经(13285)
中国(12623)
(12087)
(11671)
财经大学(10115)
商学(9676)
商学院(9630)
经济学(8234)
(7871)
经济学院(7490)
北京(7454)
会计(7433)
经济管理(6764)
(6663)
(6446)
(6437)
中心(6431)
公司(6398)
工商(6384)
基金
项目(36012)
科学(29625)
基金(28700)
研究(26526)
(23617)
国家(23415)
科学基金(21786)
社会(18396)
社会科(17553)
社会科学(17548)
基金项目(15460)
自然(14648)
自然科(14316)
自然科学(14313)
自然科学基金(14104)
教育(12736)
(12519)
资助(12153)
(10598)
编号(10198)
(9108)
人文(8633)
教育部(8524)
成果(8329)
(7695)
(7625)
重点(7624)
国家社会(7532)
项目编号(7509)
大学(7354)
期刊
(28504)
经济(28504)
研究(17723)
(17588)
管理(11352)
财经(7508)
中国(7344)
财会(7105)
(6872)
金融(6872)
(6208)
学报(6197)
科学(5938)
会计(5893)
大学(5375)
学学(5259)
经济研究(4894)
通讯(4830)
会通(4828)
国际(4668)
(4369)
技术(4209)
问题(3768)
业经(3713)
技术经济(3386)
(3274)
经济管理(3002)
商业(2871)
现代(2806)
世界(2757)
共检索到88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忠  张程睿  
与已有研究多探讨中国公司是否偏好股权融资及其原因不同,本文重点考察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后果。以2006年至2010年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IPO超募行为,研究我国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及其对公司长期业绩、过度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半数以上超额融资的企业在IPO之后显示出强烈的厌恶长期负债的倾向;大多数企业在IPO时过度融资,导致存在过多的冗余金融资产,企业金融资产比重越大,IPO后业绩下降幅度越大;而且超额融资量和冗余资产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概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的未来价值显著负相关。建议在IPO公司中引进EVA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对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行投资约束,以遏制超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军训  石晨萱  
本文基于自由现金流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选用创业板2009—2017年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创业板IPO超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IPO超募融资对投资效率有负向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在IPO超募融资与投资效率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而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是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IPO超募均是通过管理者过度自信作用于投资效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投资过度样本中对中介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但在投资不足样本中没有呈现出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证明了由资本市场资金错配产生的IPO超募并不利于企业成长,丰富了自由现金流理论,为我国进一步加深市场化发展提供新的监管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邢斌  徐龙炳  
资本市场的不完美常常导致公司融资资金与投资资金的错配,IPO超募的存在为我们研究此情形下公司投资机会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背景。文章选取2008-2010年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532家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是否应当使用超募资金进行投资以及超募资金投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募资金进行投资存在自由现金流的代理问题,但是具有不同投资机会的公司超募资金使用效率不同,对于具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超募资金可以改善公司业绩,股票市场表现也较好。文章认为,对于具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应该鼓励其使用超募资金进行投资,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梦雅  严太华  
本文以2014年底前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19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超募融资及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介入能够降低企业的超募融资率,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大,其对企业超募融资率的抑制作用越强;(2)风险投资支持提高了企业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表现为企业超募资金投资概率的增大和投资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超募资金投资能够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和市场回报产生较大的提升效应;(3)进一步对风险投资影响超募资金投资效率的机理进行分析后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超募资金的资本投资率和发挥其监督职能两条途径实现对企业超募资金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远志  黄承琰  
2014年IPO重启和证监会的"窗口指导"意见出台后,创业板的高超募问题得到缓解。高超募现象的发生和减弱,是否与投资者和拟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有必然联系?当以投资者情绪和盈余管理测度投资者和公司的非理性行为强度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外部监管环境等影响因素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与超募程度显著正相关,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市场投资者情绪与超募程度显著负相关,且两者的非理性行为交叉作用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国华  廖芯谊  
目前我国正面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上市企业过度融资的窘境,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本文基于该现状,探讨了IPO超募资金对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地,将超募问题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分析了是否越大的企业规模管理制度越完善,从而对上述关系(超募-非效率投资)产生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越重;同样,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也越厉害;越大的企业规模越能缓解由超募资金引起的过度投资;但企业规模不能调节由超募资金所引起的投资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靓  张志宏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中市场"非理性"情绪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视角,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者短视和超募资金迎合性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迎合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进行投资,而超募资金提供的充裕现金流为管理者的迎合行为提供了条件,管理者短视加剧了这一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获宝  谭郁  惠丽丽  
本文以我国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板公司IPO超募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程度与其投资效率负相关。IPO超募金额越大,超募比例越高,公司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现象也越严重。本文从超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投资行为,有助于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现象的经济后果,为治理创业板超募现象、监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合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珏蓓  李书锋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1年1月-2015年1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226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别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发行中介声誉对于IPO融资超募额的影响,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成  关晓林  黄少安  
在CARA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构建IPO超募模型和IPO超募-抑价关系模型,研究了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机构投资者行为对IPO超募以及IPO超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表明,IPO超募与机构投资者对新股的价值评估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投资预期越乐观,IPO超募越高,机构投资者投资预期越悲观,可能会导致IPO募集资金不足甚至IPO失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相比,风险中性的机构投资者可能导致更高的IPO超募;在机构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条件下,风险规避系数及风险与IPO超募资金负相关,但它们对IPO超募资金的影响不大。此外,IPO超募金额也与新股配售比例负相关;IPO超募与I...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晓龙  何佳捷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创业板IPO募集资金由超募到差募的市场异象。实证结果表明,IPO超募现象更多是由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所导致,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与创业板IPO超募并不显著相关。笔者认为,随着限制超募额度、追究中介机构责任和打击私募股权腐败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的出台,创业板资金募集率将逐步回归理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徐志立  李倩  
本文对公司股权融资超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IPO超募融资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超募率公司面临较宽松的融资约束,代理问题诱发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行为;低超募率公司投资现金流表现为较强的敏感性,而较紧的融资约束性导致公司的投资不足;股权超募为公司带来了巨额自由现金流,但股权融资的市场效率较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周兵  周孝华  
文章系统考察了IPO超募融资与融资约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以及公司业绩的作用机制。以2009-2016年的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IPO超募融资和融资约束的净效应导致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为过度投资,而且过度投资问题在国有企业以及西部地区更加突出。IPO超募融资只在短期内可以提升公司业绩,而且融资约束会弱化IPO超募融资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促进作用。此外,过度投资越严重,公司未来业绩表现越差。研究结论为规范IPO超募资金的使用、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增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徐志立  李倩  
本文对公司股权融资超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IPO超募融资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超募率公司面临较宽松的融资约束,代理问题诱发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行为;低超募率公司投资现金流表现为较强的敏感性,而较紧的融资约束性导致公司的投资不足;股权超募为公司带来了巨额自由现金流,但股权融资的市场效率较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孝华  唐文秀  
笔者以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logistic模型构建融资约束指数,研究了公司融资约束、IPO申购情况与创业板企业IPO资金超募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超募率与上市前融资约束程度负相关,否定了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是超募动机一说;创业板市场IPO申购情况对超募程度有显著影响。网上与网下IPO申购偏差越大,超募越严重;网下申购竞争越激烈,超募也越严重。这一结论意味着,通过建立和完善网上与网下IPO申购的制衡机制,抑制机构投资者抬高股票价格行为,可有效缓解创业板高超募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