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2)
- 2023(9743)
- 2022(8004)
- 2021(7042)
- 2020(6093)
- 2019(13612)
- 2018(13070)
- 2017(26072)
- 2016(13832)
- 2015(15095)
- 2014(14585)
- 2013(14626)
- 2012(12975)
- 2011(10994)
- 2010(11141)
- 2009(10843)
- 2008(11402)
- 2007(10442)
- 2006(9256)
- 2005(8614)
- 学科
- 业(87040)
- 企(83164)
- 企业(83164)
- 管理(69313)
- 济(68003)
- 经济(67913)
- 方法(33442)
- 财(31544)
- 业经(26811)
- 务(26746)
- 财务(26740)
- 财务管理(26719)
- 企业财务(25635)
- 数学(25479)
- 数学方法(25384)
- 农(21589)
- 技术(16564)
- 农业(16050)
- 制(14692)
- 划(14649)
- 策(13918)
- 企业经济(12571)
- 经营(12557)
- 体(12418)
- 中国(11782)
- 和(11622)
- 理论(11353)
- 技术管理(11301)
- 体制(11169)
- 决策(10062)
- 机构
- 学院(205834)
- 大学(199566)
- 济(94943)
- 经济(93626)
- 管理(93486)
- 理学(81459)
- 理学院(80916)
- 管理学(80232)
- 管理学院(79878)
- 研究(54133)
- 财(48492)
- 中国(47202)
- 财经(38937)
- 京(38861)
- 经(35453)
- 江(30278)
- 农(29318)
- 商学(29196)
- 财经大学(29000)
- 商学院(28970)
- 经济学(28479)
- 科学(27247)
- 经济学院(25977)
- 业大(25734)
- 经济管理(25466)
- 中心(25392)
- 所(24960)
- 州(23521)
- 北京(23343)
- 农业(22751)
- 基金
- 项目(130525)
- 科学(108149)
- 基金(101255)
- 研究(97368)
- 家(84995)
- 国家(84225)
- 科学基金(77568)
- 社会(68161)
- 社会科(64986)
- 社会科学(64969)
- 基金项目(54369)
- 省(50519)
- 自然(49544)
- 自然科(48602)
- 自然科学(48593)
- 自然科学基金(47889)
- 教育(43458)
- 资助(40127)
- 划(40102)
- 编号(37268)
- 业(33642)
- 创(31126)
- 部(30369)
- 国家社会(28853)
- 制(28332)
- 创新(28048)
- 人文(27994)
- 重点(27977)
- 成果(27744)
- 教育部(27417)
- 期刊
- 济(105507)
- 经济(105507)
- 研究(57969)
- 财(45117)
- 管理(40505)
- 中国(33049)
- 农(27311)
- 科学(24683)
- 学报(21632)
- 融(20628)
- 金融(20628)
- 财经(20462)
- 业经(19401)
- 农业(18877)
- 技术(18657)
- 大学(18452)
- 学学(18177)
- 经(17553)
- 经济研究(16760)
- 财会(15598)
- 技术经济(14017)
- 问题(13481)
- 会计(12862)
- 业(12714)
- 商业(11345)
- 现代(11342)
- 贸(10956)
- 世界(10616)
- 通讯(10616)
- 会通(10604)
共检索到299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国华 廖芯谊
目前我国正面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上市企业过度融资的窘境,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本文基于该现状,探讨了IPO超募资金对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地,将超募问题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分析了是否越大的企业规模管理制度越完善,从而对上述关系(超募-非效率投资)产生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越重;同样,超募资金越多的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也越厉害;越大的企业规模越能缓解由超募资金引起的过度投资;但企业规模不能调节由超募资金所引起的投资不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芸 徐欣
本文在对2006~2010年深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刻画的基础上,探讨公司内部治理与IPO超额募集资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使用IPO超募资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IPO超募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代理问题: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的货币薪酬较高,会引发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而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则有利于减少IPO超募资金使用中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问题比国有控股公司严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证券监管部门确保上市公司合理有效地使用超募资金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有控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获宝 谭郁 惠丽丽
本文以我国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板公司IPO超募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程度与其投资效率负相关。IPO超募金额越大,超募比例越高,公司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现象也越严重。本文从超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投资行为,有助于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超募现象的经济后果,为治理创业板超募现象、监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
IPO超募 投资效率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悦 丁智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优化制造业公司的投资结构、提高资本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媒体作为不断崛起的新力量,逐渐开始对公司的投融资行为产生影响。以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探究媒体外部关注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公司内部治理在这一作用关系中是否发挥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制造业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存在正向影响,即媒体关注加剧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进一步探究媒体关注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发现,媒体关注并没有通过影响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来影响公司非效率投资,这一间接影响途径并不存在。基于这一结论,对媒体监督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靓 张志宏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中市场"非理性"情绪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视角,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者短视和超募资金迎合性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迎合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进行投资,而超募资金提供的充裕现金流为管理者的迎合行为提供了条件,管理者短视加剧了这一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忠 张程睿
与已有研究多探讨中国公司是否偏好股权融资及其原因不同,本文重点考察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后果。以2006年至2010年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IPO超募行为,研究我国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及其对公司长期业绩、过度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半数以上超额融资的企业在IPO之后显示出强烈的厌恶长期负债的倾向;大多数企业在IPO时过度融资,导致存在过多的冗余金融资产,企业金融资产比重越大,IPO后业绩下降幅度越大;而且超额融资量和冗余资产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概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的未来价值显著负相关。建议在IPO公司中引进EVA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对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行投资约束,以遏制超额...
关键词:
超额融资 资金冗余 过度投资 公司价值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梦雅 严太华
本文以2014年底前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419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超募融资及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介入能够降低企业的超募融资率,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大,其对企业超募融资率的抑制作用越强;(2)风险投资支持提高了企业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表现为企业超募资金投资概率的增大和投资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超募资金投资能够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和市场回报产生较大的提升效应;(3)进一步对风险投资影响超募资金投资效率的机理进行分析后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超募资金的资本投资率和发挥其监督职能两条途径实现对企业超募资金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中文 瞿奥斯 刘韬
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公司内部治理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装备制造企业获取外部融资,使企业更倾向于增加投资和扩大规模,导致企业投资效率降低;宽松货币政策显著加剧了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现象,而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适当提高股权制衡度、增加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弱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娟 朱和平
本文以2009~2013年江浙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外部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呈倒"U型"关系,对投资不足无显著抑制作用;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机制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及薪酬激励制度与过度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无显著影响;外部治理中短期债务与过度投资无显著负相关,但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长期债务在增加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同时,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产品市场竞争度并未发挥有效的治理效果,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甄丽明
IPO超募为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但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层愿意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呢?本文实证考察了IPO超募资金与创业企业R&D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层对超募资金的预期影响了企业的R&D投入强度。当企业超募超过预期规模,属严重超募时,随着企业冗余资源的增加,"冗余式"研发投入强度会增强;当企业超募低于预期规模,属非严重超募时,随着企业实际超募程度的加剧,企业"问题式"研发投入意愿会减弱,超募严重程度与R&D投入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政府补贴力度强化了超募程度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敏感度。本文的结论表明,应合理引导管理层对超募的预期,这也为理解转轨制度背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晓芳 徐杨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通过对信号传递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影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Richardson(2006)的改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实证证据。接着将样本分为过度投资组和投资不足组,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回归,得出较高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抑制企业的非效率行为的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非效率投资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晓 崔毅
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总体情况(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公司数与变更比例本文以2004年~2008年在中小板上市的2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研究这五年中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当年、上市后第一年、上市后第二年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剔除25家未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司样本,最后得到794家公司样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芸 徐欣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IPO超募融资现象,以2006~2010年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IPO超额融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使用IPO超募资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其中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比国有控股公司更为严重,并且这种过度投资行为会导致企业长期资本收益率显著下降,进而负面影响企业的未来业绩。这说明,过剩的IPO募集资金会导致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的扭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辉
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对于监管财务舞弊行为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和局限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而缺乏对于公司内部治理效率对财务舞弊影响的关注。本文以2007~2009年间因财务舞弊受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和检验内部治理效率因素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分析结论是: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监管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和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监督效率等内部治理效率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