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14)
2023(17344)
2022(14822)
2021(13691)
2020(11448)
2019(26078)
2018(25545)
2017(49216)
2016(26980)
2015(30005)
2014(29822)
2013(29757)
2012(27500)
2011(24902)
2010(24750)
2009(22689)
2008(22301)
2007(19816)
2006(17520)
2005(15607)
作者
(81201)
(67528)
(67183)
(63327)
(43156)
(32457)
(30278)
(26429)
(25693)
(24170)
(22908)
(22782)
(21692)
(21293)
(20992)
(20826)
(20272)
(20069)
(19416)
(19347)
(17068)
(16455)
(16392)
(15337)
(15163)
(15099)
(14910)
(14866)
(13653)
(13269)
学科
(112858)
经济(112738)
管理(77874)
(77641)
(63488)
企业(63488)
方法(49908)
数学(43408)
数学方法(43040)
中国(31598)
(30370)
(29536)
地方(26661)
业经(25282)
(24090)
(21326)
贸易(21306)
(20726)
农业(20653)
(20571)
(19794)
财务(19726)
财务管理(19690)
企业财务(18821)
(18349)
(18281)
金融(18280)
银行(18277)
技术(17716)
环境(17612)
机构
大学(387256)
学院(385362)
(155161)
经济(151959)
管理(150632)
研究(133888)
理学(130211)
理学院(128718)
管理学(126566)
管理学院(125890)
中国(100733)
科学(84315)
(83250)
(71478)
(71358)
(68792)
研究所(62511)
业大(61894)
中心(60193)
财经(57294)
(56565)
农业(56308)
北京(52796)
(52235)
(49770)
师范(49133)
(48169)
经济学(46444)
(45964)
财经大学(42736)
基金
项目(263274)
科学(206085)
基金(191354)
研究(186543)
(169225)
国家(167810)
科学基金(143138)
社会(117355)
社会科(111320)
社会科学(111293)
(102986)
基金项目(102169)
自然(95617)
自然科(93393)
自然科学(93369)
自然科学基金(91720)
(87450)
教育(85113)
资助(78665)
编号(74412)
成果(59604)
重点(59257)
(58881)
(57524)
(54854)
课题(51592)
创新(51199)
科研(51021)
计划(49167)
教育部(48846)
期刊
(170997)
经济(170997)
研究(113362)
中国(75492)
学报(68152)
(64542)
科学(60081)
管理(55635)
(54496)
大学(50308)
学学(47767)
农业(44055)
教育(39550)
(37904)
金融(37904)
技术(31072)
业经(28961)
财经(28450)
经济研究(27485)
(24236)
(23180)
问题(22415)
科技(19341)
理论(18678)
图书(18594)
(18527)
技术经济(18515)
商业(18036)
(17561)
业大(17558)
共检索到57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汉昌  何瑞卿  
本文根据上市首日表现将IPO新股区分为破发股和非破发股,分别采用不同市场收益率基准,考察了基于事件时间研究法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和买入并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以及基于日历时间研究法的月平均超常收益率(MMAR)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IPO破发短期会给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带来不利影响,但中长期而言,IPO破发股的弱势程度更轻、市场表现更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炜  冯晓岚  
本文通过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模型,结合我国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数据,对影响公司市场表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文中考虑的众多财务和股权指标中,国家股比例显著地影响了公司2003年被"ST"的可能性大小。同时,国家股比例对每股收益和市倍率这些对投资者预期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没有显著作用。本文有助于投资者理性的评估国家股在上市公司市场表现中的影响,避免盲目卷入国家股减持题材的股市炒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强  刘星  
公司管理层在IPO时为取得一个较高的价格存在操纵盈余管理的动机,但是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其真实价值,股票的价格会逐渐回归,市场表现为后期回报率的下降。本文通过对1999年IPO时样本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假设,同时发现IPO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公司,其后期平均回报率越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祥有  万寿义  
文章以2001年~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后市场表现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市场表现就越差,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市场表现变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张秋月  
理论研究表明声誉好的券商在公司IPO过程中能发挥认证作用,但是在实证中学者们对于券商声誉是否真的发挥了认证功能仍然莫衷一是。与国内外文献中普遍采用的券商市场份额、排名等间接声誉指标不同,本文以中国券商所承销的公司IPO过程违规造假为新的研究视角,从声誉损失的角度重新衡量了券商声誉,并以公司IPO后市场表现检验了券商声誉的认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相较声誉受损的券商,声誉未受损的券商确实具有更好的认证效果,具体表现在:(1)从同一时期来看,相较于那些没有被披露承销过IPO违规造假公司的券商,承销过IPO违规造假公司的券商再次承销的公司IPO发行抑价率较高,股票长期回报率较低;(2)对于同一券商,相对于在IPO违规造假披露之前,在披露之后(声誉受损)券商所承销的公司IPO表现为显著较高的发行抑价率和显著较低的股票长期回报率;(3)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结果依然支持上述结论。实证结果还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券商声誉指标,基于IPO造假构建的声誉损失指标更加有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豫湘  冯丽娜  
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公司盈余管理对上市首日股票的开盘价、成交均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且IPO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开盘价和首日成交均价与企业报告盈余的相关性均胜于实际盈余,且首日抑价率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国  姚若凡  
以在港上市中资股2013—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基于典型事件分析中资股在境外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破发、市场状况及投资者态度等因素对中资股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恒生指数,港市中资股IPO上市后两年内的整体市场表现处于劣势;IPO破发不利于后期市场的表现,破发股的整体市场表现差于非破发股;投资者行为是市场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投资者意见分歧会对中资股的市场表现产生正向影响;新股上市前的市场环境越好,中资股IPO上市后的市场表现会越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康瑞英  
本文通过商务部统计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国泰安统计的《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构建了2001年到2014年的长期面板数据,用来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行为对企业财务表现的动态影响。由于财务表现好的公司更愿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本文采用基于得分倾向匹配的倍差法(PSM-DID)来克服这种内生性和反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都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和总利润;对发达国家的OFDI通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增加总利润,时滞效应为5年,而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通过扩大企业的总规模来增加企业的总利润,时滞效应为3年,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会更早地提升利润,而投资于发达国家的公司则更有利于长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母公司的就业并无显著影响,该结论与投资东道国的发展水平无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琳  赵海涛  
本文选取我国2015—2017年417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异质性对ESG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非污染行业的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有助于明确ESG表现的经济影响,为上市公司重视和提高ESG表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佩璐  
关键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卢斌  高彬越  
本文利用199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预测出目标资本结构,以此来检验我国股市的市场择机行为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市场择机行为,但是仅能持续三年左右,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和公司规模等因素则通过影响目标资本结构来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且这一影响是持续显著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朝龙  
研究表明 ,1996~ 2 0 0 0年期间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整体市场拓展能力逐年增强 ;配股、增发等投入周期短的再融资资金市场拓展能力较强 ;两次募集资金间隔为 3年和 4年的上市公司市场拓展能力强于时间间隔更短的募集资金的情形 ;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短的行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市场拓展能力显著比其他行业强 ;而配股时大股东参与配股比例、大股东是否国有性质对市场拓展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平  李刚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首选方式,部分投资者甚至将定向增发后的财务表现过分"神话",认为其本质上具有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深入探讨这种追捧行为是否理性。一方面,本文简要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定向增发对经营绩效、对股东财富与业绩表现、股价表现与资金配置、对大股东与小股东利益协同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后短期内的经营绩效并无显著变化,但对于有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其绩效改善程度强于没有大股东参与的情况。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顺武  昌望  胡贵平  
基于A股市场上具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和非高校背景上市公司的对比,实证研究了高校背景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更好的IPO表现。研究发现:高校背景上市公司在技术创新因素方面存在形式上的明显优势,并具有更高的发行定价,然而,高校背景上市公司IPO后的长期表现没有超过对比组公司;"高校背景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为业绩的高增长和股票的高收益。制度安排的缺陷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杨毓  
保荐人违规及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现象引发业界对保荐人声誉的关注和研究。保荐人的存在能否缓解投资者和发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投资者持有IPO质量较高的股票?声誉较高的保荐人所推荐的上市公司IPO表现是否会更加优异?本文以2004-2012年间1 06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IPO折价为IPO表现的衡量指标,验证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荐人声誉对上市公司IPO折价产生一定影响。具体而言,保荐人经验值越高,所保荐公司IPO折价越低;如果保荐人或所在机构有被证监会处罚过的经历,所保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