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6)
- 2023(17565)
- 2022(15411)
- 2021(14761)
- 2020(12409)
- 2019(28815)
- 2018(28694)
- 2017(55701)
- 2016(30378)
- 2015(34254)
- 2014(34197)
- 2013(33485)
- 2012(30467)
- 2011(27213)
- 2010(27534)
- 2009(25259)
- 2008(24833)
- 2007(21841)
- 2006(19314)
- 2005(16913)
- 学科
- 济(114312)
- 经济(114174)
- 管理(96522)
- 业(89559)
- 企(76666)
- 企业(76666)
- 方法(55270)
- 数学(47633)
- 数学方法(46836)
- 财(34129)
- 农(31618)
- 中国(29655)
- 业经(26425)
- 制(24605)
- 学(23214)
- 务(22502)
- 财务(22403)
- 财务管理(22347)
- 地方(22325)
- 贸(22212)
- 贸易(22203)
- 易(21587)
- 理论(21558)
- 企业财务(21140)
- 农业(20978)
- 银(20660)
- 银行(20616)
- 行(19522)
- 和(18975)
- 策(18812)
- 机构
- 学院(419339)
- 大学(418144)
- 管理(170867)
- 济(163891)
- 经济(160061)
- 理学(146651)
- 理学院(145048)
- 管理学(142231)
- 管理学院(141450)
- 研究(133351)
- 中国(103784)
- 京(88389)
- 科学(81843)
- 财(79869)
- 所(65963)
- 农(63876)
- 江(62845)
- 财经(62766)
- 中心(62370)
- 业大(60455)
- 研究所(59745)
- 经(57095)
- 北京(55720)
- 范(54747)
- 师范(54281)
- 州(50841)
- 农业(49746)
- 院(49232)
- 经济学(47964)
- 财经大学(46742)
- 基金
- 项目(282702)
- 科学(222649)
- 研究(208581)
- 基金(204296)
- 家(176856)
- 国家(175331)
- 科学基金(151845)
- 社会(129345)
- 社会科(122466)
- 社会科学(122433)
- 省(110427)
- 基金项目(107923)
- 自然(99857)
- 教育(97998)
- 自然科(97581)
- 自然科学(97558)
- 自然科学基金(95800)
- 划(92920)
- 编号(86765)
- 资助(85406)
- 成果(70552)
- 重点(62712)
- 部(62650)
- 课题(59552)
- 发(59129)
- 创(58687)
- 创新(54538)
- 教育部(54176)
- 科研(53811)
- 项目编号(53643)
- 期刊
- 济(179977)
- 经济(179977)
- 研究(121699)
- 中国(80506)
- 管理(66078)
- 财(63139)
- 学报(62051)
- 科学(57989)
- 农(57489)
- 教育(49847)
- 大学(48289)
- 学学(45294)
- 融(40120)
- 金融(40120)
- 农业(39592)
- 技术(39146)
- 业经(30313)
- 财经(30030)
- 经济研究(28026)
- 经(25630)
- 问题(22598)
- 业(22549)
- 图书(21772)
- 技术经济(20410)
- 理论(19880)
- 现代(19181)
- 统计(19086)
- 版(19062)
- 科技(19025)
- 商业(18988)
共检索到61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烨 方立兵 蒋毅
在IPO过程中,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与其承销商选择决策存在相互影响。本文以中小板市场为样本,通过估计企业和承销商的双边匹配模型,揭示了两个显著特征:(1)在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市场份额大的承销商与盈余管理动机强的企业形成配对关系,说明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采用宽松监督和认证标准的承销商反而可以获得更多客户。(2)盈余管理动机弱的企业与资产规模大的承销商配对,这是因为资产规模大的承销商其声誉受损的成本大,监督和认证的可信性强,能更好地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而更受盈余管理动机弱的企业欢迎。本文可以为监管当局把握复杂而隐蔽的IPO盈余管理过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霄 赵文耀 郑建明
在IPO过程中,企业需要聘请承销商和审计师,这就构成IPO的中介策略。已有研究主要关注IPO中介机构各自的行为和经济后果,对于IPO中介之间的关系则鲜有关注。本文以2004-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介关系对IPO盈余管理及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与审计师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与IPO盈余管理、发行定价显著正相关,且盈余管理对合作关系与IPO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本文结论为考察IPO中介之间的合谋和完善IPO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加强IPO监管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霄 赵文耀 郑建明
在IPO过程中,企业需要聘请承销商和审计师,这就构成IPO的中介策略。已有研究主要关注IPO中介机构各自的行为和经济后果,对于IPO中介之间的关系则鲜有关注。本文以2004-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介关系对IPO盈余管理及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与审计师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与IPO盈余管理、发行定价显著正相关,且盈余管理对合作关系与IPO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本文结论为考察IPO中介之间的合谋和完善IPO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加强IPO监管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凯
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发布的信息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而这种行为究竟是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还是其向外界发送的信号?本文通过设计信号传递模型,证明了信息优势方IPO公司可以使用盈余管理这一信号向投资者传递其自身类型的信息,并且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识别这种信号,给予此类公司的股票较高的定价。选取A股市场2007年至2010年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此结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承销商声誉 信号传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永林 田业钧
本文从承销商利润最大化角度,构建IPO随机需求模型,研究异质需求风险对IPO发行价格和抑价的影响机制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承销商具有有意抑价的激励,抑价是对投资者提供真实需求信息的一种利益让渡,也是合理定价的必要条件;均衡的发行价格取决于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程度以及机构投资者对新股需求的概率分布特征;当机构投资者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时,分歧越大IPO抑价越高,但预期的抑价率不变。本文从承销商角度揭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对中国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雄一 熊励 孙文灿 王锟
针对平台视角下的数据交易供需双边匹配问题,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提出了考虑模糊语言评价信息、区间数评价信息和0-1评价信息的混合型多属性匹配决策方法并定义了属性匹配满意度函数。以供需主体最大匹配满意度为目标,构建了数据交易供需双边匹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模型求解算法,将多目标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取匹配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供需双方需求信息的详细分析,双边匹配结果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双方需求,同时,优化模型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开刚 秦玉龙 杨庆
针对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现象,监管机构通过加强网下询价监管,以规范询价机构的报价行为。文章以2019—2022年48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询价监管新规前后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询价监管新规后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影响力显著下降。横截面结果显示,当承销商声誉较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更差时,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影响力在询价监管新规后下降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询价监管新规发布后,承销商分析师预测价格更加乐观,机构投资者报价的离散程度更大。文章拓展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影响的文献,为进一步完善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晶
注册制下跟投制度是否能降低承销商机会主义行为、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19—2022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跟投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了承销费用在跟投制度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与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但承销费用的提高削弱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此外,跟投制度对承销商市场份额较低、审计师声誉较高和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江会
市场为高声誉承销商提供比低声誉承销商更高的承销服务费用是对承销商建立和保持市场声誉、提高承销服务质量的一种补偿和激励,因而也是确保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承销费用率与承销商声誉值正相关,但是不同声誉等级承销商之间的承销服务价格差别很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形成,也弱化了声誉机制对我国承销商行为的约束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承销服务费用率的形成机制。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放松当前对承销服务费用的管制,建立市场化的承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
认证中介 承销商声誉 承销服务费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裕稳 吴洁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针对匹配主体对一方匹配对象的满意度与其他匹配对象相关联,以及因人们认知局限性、决策条件模糊性或决策者不愿发表决策意见等情况导致的信息难以准确量化的情形,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整体性处理匹配主体之间的匹配满意度,并采用区间数、直觉模糊数、三角模糊数等数据类型较为全面地表示主体各种指标信息。在考虑匹配主体心理行为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主体的匹配关联度,以匹配关联度最大化为目标获得满意度最高的匹配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决策 双边匹配 灰色关联 不确定信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菅利荣 赵焕焕
针对含有灰色、模糊等不确定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从匹配主体的满意度、匹配方案的公平性角度构建一种新的灰色双边公平匹配决策模型。首先给出灰色匹配信息系统和公平匹配的概念;然后利用灰靶决策方法测度匹配主体的满意度,建立基于匹配距离最小、匹配距离偏差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匹配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匹配方案;最后利用其解决产学研合作匹配对象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匹配主体的满意度和匹配方案的公平性,能够很好地描述和解决不确定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继新 罗永泰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和促进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供需不匹配是制约社区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困境。基于供给和需求主体心理偏好行为,以内在整体感知价值最大化目标为导向构建公共物品供需双边匹配目标优化模型,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从主体心理行为不同角度得出不同供需匹配方案,并提出供需匹配要以供需主体心理偏好为出发点,信息对称为保障前提,供需主体互评体系为手段,形成系统化自主决策机制,进而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并增进供给整体满意度,为提升城市社区公共物品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物品 双边匹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蒋忠中 盛莹 樊治平 袁媛
以C2C电子商务为实际背景,研究了在商品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双边匹配问题。首先给出了C2C电子商务中商品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双边匹配问题的数学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匹配度和交易额为目标,建立了双边匹配多目标决策模型,并依据该模型是一类多目标混合0-1整数二次规划模型的特点,设计了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的计算,说明了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莉 应秀杰 王峥
本文将声誉成本因素引入了承销商利润模型,以此考察我国承销商的定价决策过程,分析声誉成本和超额配售选择权对IPO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确定了不同认购情况及预期市场表现下的最优股票发行价格;从数理角度证明了承销商声誉、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存在将促使承销商降低发行价格。研究还表明承销商的声誉越好,声誉成本对承销商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也可以通过影响承销商声誉间接作用于承销商定价决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春铃 石桂峰
作者通过构建不对称信息结构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应用Bayes法则对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动态化以及二者声誉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模型结论显示,监管者对承销商的违规或错误评估行为的“宽容”以及任何“下不为例”的监管思维不仅会加剧自身声誉的下降,而且会导致承销商评估失误概率的上升和承销商声誉的下降,表明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具有一损俱损的关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