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4)
- 2023(17478)
- 2022(15049)
- 2021(13918)
- 2020(11636)
- 2019(26782)
- 2018(26404)
- 2017(51530)
- 2016(27649)
- 2015(30714)
- 2014(30460)
- 2013(29970)
- 2012(27846)
- 2011(25057)
- 2010(24918)
- 2009(22575)
- 2008(21939)
- 2007(19211)
- 2006(16792)
- 2005(14749)
- 学科
- 济(118834)
- 经济(118716)
- 管理(79703)
- 业(78280)
- 企(64574)
- 企业(64574)
- 方法(53934)
- 数学(47453)
- 数学方法(46902)
- 中国(31956)
- 农(31247)
- 财(29836)
- 地方(27682)
- 业经(26281)
- 学(23141)
- 制(21168)
- 农业(21159)
- 贸(20343)
- 贸易(20330)
- 务(19664)
- 易(19632)
- 财务(19586)
- 财务管理(19546)
- 企业财务(18706)
- 技术(18084)
- 环境(17917)
- 融(17800)
- 金融(17798)
- 理论(17686)
- 银(17586)
- 机构
- 大学(389339)
- 学院(388180)
- 济(158412)
- 管理(155721)
- 经济(155180)
- 理学(135312)
- 理学院(133836)
- 管理学(131491)
- 管理学院(130787)
- 研究(128796)
- 中国(96199)
- 京(82409)
- 科学(78310)
- 财(72860)
- 所(63225)
- 农(61195)
- 财经(58930)
- 中心(58920)
- 研究所(57427)
- 业大(56958)
- 江(56024)
- 经(53818)
- 北京(52095)
- 范(51093)
- 师范(50571)
- 经济学(48103)
- 农业(47517)
- 院(47403)
- 州(45683)
- 财经大学(44164)
- 基金
- 项目(267973)
- 科学(212091)
- 研究(196035)
- 基金(195649)
- 家(169819)
- 国家(168395)
- 科学基金(146193)
- 社会(124541)
- 社会科(118223)
- 社会科学(118194)
- 省(104197)
- 基金项目(103622)
- 自然(95217)
- 自然科(93078)
- 自然科学(93059)
- 自然科学基金(91421)
- 教育(90387)
- 划(87551)
- 资助(81283)
- 编号(79473)
- 成果(63403)
- 重点(59809)
- 部(59416)
- 发(59378)
- 创(55636)
- 课题(54325)
- 创新(51901)
- 教育部(51416)
- 科研(51350)
- 国家社会(51345)
- 期刊
- 济(170831)
- 经济(170831)
- 研究(113853)
- 中国(71989)
- 学报(59432)
- 管理(57381)
- 科学(55410)
- 农(55306)
- 财(55284)
- 大学(46024)
- 学学(43393)
- 教育(42449)
- 农业(38335)
- 融(35585)
- 金融(35585)
- 技术(34533)
- 业经(29359)
- 财经(28853)
- 经济研究(27500)
- 经(24584)
- 问题(22418)
- 图书(19511)
- 业(19241)
- 理论(18890)
- 技术经济(18863)
- 科技(18113)
- 商业(17841)
- 统计(17500)
- 版(17159)
- 实践(17151)
共检索到565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汉昌 王金波
针对近几年频发的IPO破发现象,选取2009~2011年718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特征以及影响IPO定价参与方的议价动机和能力入手,考察了股权结构与IPO抑价或破发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IPO抑价无显著关系,而与IPO破发显著负相关,体现出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IPO抑价程度更高,且IPO破发的概率更低,反映出国有企业管理层可能存在通过IPO抑价确保发行成功来获取政治声誉和寻求未来政治升迁的动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平海 刘斐
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中出现了比较突出的新股抑价问题,本文以截至2014年4月3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高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与IPO抑价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股权结构、加强监管措施、培育理性投资者等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股权结构 IPO抑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玉禄 陈欣
基于主板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考察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建立非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发现,(1)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政策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激励研发,过度则抑制研发;(2)调节效应表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正向调节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且两者还有互补效应;(3)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优的股权结构是前五大股权越集中、第二、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淑芳 樊燕萍
本文以2011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98家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2009年至2013年业绩变化的趋势以及股权结构与IPO前后业绩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的2年内业绩会出现下降趋势,在上市前2年到前1年业绩则出现小幅上升;上市前国有股、社会法人股以及流通股比例越高,以及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越小,业绩下降幅度越小,IPO后业绩越大。
关键词:
公司业绩 股权结构 IPO 创业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翔
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的特征出发,研究私募的特征对企业IPO抑价和经营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私募的参与显著提高了企业的IPO抑价,私募未起到认证作用。成立时间长的私募、高声誉私募、民营私募和私募投资持续时间、联合投资以及阶段性投资能降低企业的IPO抑价,但作用不显著。在企业经营绩效方面,私募参与的企业没有更好地经营绩效,私募未起到提供增值服务的作用。私募投资持续时间、持股比例以及阶段性投资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私募特征 IPO抑价 经营绩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正林 魏美婷 石晨萱
选取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研究IPO超募融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间呈正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弱化了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强化了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这一关系显著。对国有企业而言,股权制衡度调节作用下,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间关系翻转为倒U型关系。不同行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中,IPO超募融资对企业成长性作用的临界点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昱升
本文通过选取综合性较强的公司股东权益净利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将我国股权结构划分为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以沪深两市的28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就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法人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而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表现出正相关性。研究还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性,这为股权结构改革以提高公司绩效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曾晓 靳庆鲁
VIE模式是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独特创造和现实选择,其对于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其特有的协议控制方式也会引发双层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此,本文首次以双层委托代理问题为切入点,实证检验VIE上市模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VIE模式上市会提高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双重股权结构这一机制设计可以缓解VIE模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面影响,基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VIE模式下引发的双层委托代理问题会降低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导致股价崩盘风险的增加。本文首次基于股价崩盘视角分析了VIE模式企业的上市效果,同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嵌入VIE模式可以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VIE模式、双重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同时可为我国科创版VIE模式上市政策的改革、VIE模式监管制度的完善及我国VIE模式企业的上市决策提供经验证据及决策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伟 高英 邢英
文章利用2001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权集中公司的负债率显著低于股权分散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存在二次关系和三次关系,资产负债率在24.52%与51.13%之间时,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股本结构 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吴超
基于国际比较,本研究搜集了2009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7585个样本数据,采用OLS多元回归和分组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分类治理的思维,研究发现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不具有治理效应,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与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文章最后对该结论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对当下我国国企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相对股权集中 国际比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吴超
基于国际比较,本研究搜集了2009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7585个样本数据,采用OLS多元回归和分组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分类治理的思维,研究发现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不具有治理效应,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与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文章最后对该结论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对当下我国国企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相对股权集中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马德芳 祁怀锦
本文使用我国2003~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改公司全流通前后股权结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流通后样本公司的业绩水平有显著改善,但国有最终控制公司的业绩改善程度显著弱于非国有最终控制公司。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尽管全流通后最终控制人利益实现方式的改变对业绩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全流通后国有最终控制人的掏空动机显著高于非国有最终控制人。作为控制人控制企业主要途径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全流通后与业绩呈现出显著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效果则在全流通后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大股东股权制衡度对业绩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控制公司显著增强,在国有控制公司则无显著变化,而流通股股权制衡度对业绩的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巧平
关于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权收益越高;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限制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收益。因此,降低股权集中度、充分发挥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是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控股股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建国 迟文婷
自由现金流量与代理成本密切相关,而代理成本对公司治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股权结构会对自由现金流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两方面研究了股权结构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法人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自由现金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与自由现金流量呈U型关系,但是不显著。因此研究股权结构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可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一些经验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