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1)
2023(1793)
2022(1512)
2021(1333)
2020(1188)
2019(2615)
2018(2605)
2017(4463)
2016(2666)
2015(3108)
2014(3055)
2013(3103)
2012(2892)
2011(2263)
2010(2914)
2009(2527)
2008(2185)
2007(1864)
2006(1649)
2005(1492)
作者
(8669)
(7016)
(6974)
(6684)
(4702)
(3346)
(3173)
(2620)
(2582)
(2478)
(2326)
(2322)
(2301)
(2295)
(2284)
(2275)
(2092)
(2082)
(2074)
(1928)
(1917)
(1675)
(1607)
(1564)
(1556)
(1540)
(1508)
(1506)
(1495)
(1471)
学科
审计(12093)
(7777)
管理(7577)
(7563)
企业(7563)
(6974)
经济(6965)
各类(5833)
(4815)
方法(3975)
(3814)
财务(3803)
财务管理(3739)
企业财务(3620)
(2843)
数学(2625)
中国(2604)
数学方法(2599)
(2416)
技术(1725)
(1637)
(1609)
业经(1477)
(1465)
(1435)
金融(1435)
(1397)
银行(1388)
专业(1337)
(1310)
机构
大学(34949)
学院(34681)
管理(11555)
研究(11199)
(10493)
经济(10206)
理学(10064)
理学院(9906)
管理学(9708)
管理学院(9638)
中国(9566)
(8525)
(8071)
科学(8046)
(7720)
(6783)
(6336)
财经(6256)
农业(6177)
会计(5926)
业大(5805)
审计(5701)
(5684)
(5626)
研究所(5546)
中心(5501)
财经大学(4728)
(4622)
北京(4512)
(4481)
基金
项目(22213)
科学(17393)
基金(16789)
(15400)
国家(15271)
研究(14090)
科学基金(12945)
自然(9968)
自然科(9680)
自然科学(9679)
自然科学基金(9516)
基金项目(9008)
(8925)
社会(8076)
(7724)
社会科(7702)
社会科学(7696)
资助(6729)
教育(6565)
重点(5355)
编号(5324)
计划(5159)
科研(5125)
成果(4942)
(4738)
(4729)
创新(4429)
大学(4294)
(4278)
(4164)
期刊
中国(13091)
(11169)
经济(11169)
研究(10619)
(9827)
审计(9150)
学报(8187)
(6646)
科学(5943)
大学(5574)
学学(5355)
财会(5183)
会计(4964)
农业(4189)
管理(3741)
通讯(3241)
会通(3239)
(3026)
金融(3026)
内部(2949)
国内(2949)
财经(2905)
(2645)
(2447)
(2427)
经济研究(2416)
月刊(2341)
(2336)
业大(2201)
教育(2087)
共检索到58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迪  赵向芳  薛成  
在IPO审核制的背景下,所有实现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公司不仅要在财务数据上达到要求,还须获得清洁审计意见,但其中仍不乏出一些业绩变脸的公司,这可能意味着公司与审计师存在合谋。以往文献表明控制可观察因素后的异常审计收费能够度量二者之间的合谋,基于此,文章对异常审计收费与IPO后的业绩表现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异常审计收费与IPO后的业绩增长显著负相关,即与IPO后的业绩变脸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券商声誉较差、公司注册地市场化程度较低时,二者关系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为IPO中审计相关信息的解读及IPO后业绩变脸的预测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科举  
以中小板、创业板187家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公司IPO前后业绩表现和风险投资持股在公司IPO前、中、后各个时期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上市当年普遍存在业绩增长下降现象;与上市前两年相比,上市后三年业绩增长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前两年业绩增长显著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其上市当年的业绩增长下降幅度也大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以后,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业绩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业绩增长并无显著差异。风险投资在被投企业中的董事会席位、持股时间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公司业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德奎  卞世博  
本文通过构建中文财经情感词典,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IPO招股说明书负面语调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招股说明书负面语调与公司上市后业绩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招股说明书文本负面语调与IPO后业绩表现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招股说明书文本中的负面语调越强,则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可能性越大。研究结论表明个股招股说明书的负面语调具有有效信息含量,其量化结果对IPO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萍  宁晨昊  罗宁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ESG表现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媒体关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媒体关注弱化了ESG表现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主要通过减少审计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影响审计收费;异质性分析发现,媒体关注的影响效应并不存在显著异质性,不同倾向媒体关注都表现出对ESG表现降低审计收费作用的弱化效应,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ESG表现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越明显。研究深化了对企业ESG表现与审计收费关系的理解,同时对审计与媒体关注协同治理维护资本市场有序运行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顺林  辛清泉  
隐性成本是新股发行成本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其难以度量,目前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2004—2012年中国的IPO公司为样本,以IPO停摆的外生事件作为工具变量,利用二阶段回归考察新股发行的隐性成本对其上市后大股东行为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隐性成本越高的企业,上市后大股东资金占用和股利发放水平都显著越高;并且,这些企业上市后的会计业绩和市场表现也显著越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实际控制人现金流权较高、上市时盈余管理程度较低的公司,隐性成本对上市后大股东行为和公司业绩的影响都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祥有  万寿义  
文章以2001年~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后市场表现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市场表现就越差,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市场表现变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郑登津  李路  
中国IPO监管的"核准制"使得证监会发行与审核委员会拥有企业上市的决定权,在发审委委员名单公开的"准自然实验"契机下,本文立足于民营企业与发审委委员的社会关系来研究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与上市资格、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表现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上市成功率,但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关系的作用带来,对于公司聘任过去在发审委任职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检验则发现这种社会关系具有时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民营企业在IPO短期抑价幅度及发行当年的业绩与成长性都要高于没有关系的企业,但是在未来两年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公司的业绩和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伟忠  袁恬  
将社会网络嵌入理论从单一网络拓展至双重网络,分析上市公司同时嵌入风险投资网络和承销商网络对公司IPO上市后市场表现的影响。利用2004~2017年有风险投资支持的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单独嵌入风险投资网络中心位置、单独嵌入承销商网络中心位置,均会提高公司IPO后市场表现;(2)同时嵌入风险投资网络中心位置和承销商网络中心位置,对公司IPO后短期市场表现的正向影响会相互替代;(3)同时嵌入风险投资网络中心位置和承销商网络中心位置,对公司IPO后长期市场表现的正向影响会互相补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华  
关键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钟高  林夜  
与以往从上市前企业行为选择、政府监管、承销商等角度考察IPO公司业绩不同,本文以2009~2012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首次从上市前后客户集中度变化的视角,考察分析了客户集中度对IPO公司的业绩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提高对IPO公司的业绩表现具有负向影响。进一步加入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异质性因素后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抑制这种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高能够稳定企业的市场渠道,但是这种稳定作用在企业上市后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成本降低优势不再明显,甚至会增强客户的议价能力,侵蚀企业业绩。企业应当客观分析利弊得失,避免形成大客户依赖。同时,国家应当加快市场化建设进程为企业的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廖理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背景对公司在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外资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抑价率较低,股票市场累计异常回报率较高,民营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与政府背景支持的无显著差异;如果仅划分为有、无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两类,那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支持的公司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抑价率更低,股票回报率更高。对影响机理进一步剖析发现: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倾向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投资之后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会更加合理,并且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这些最终导致公司股票IPO抑价率较低和回报率较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卞世博  阎志鹏  
与国外发达的股票市场不同,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中小投资者往往无法参与IPO公司召开的线下路演。因此,网上路演则成为IPO公司向中小投资者进行推介的主要方式。网上路演最重要的部分是中小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问答环节。文章以2004-2017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1 434家IPO公司召开的网上路演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法对网上路演问答环节中管理层"答非所问"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实证分析了管理层的"答非所问"与IPO抑价率和IPO首日流动性之间的可能关联。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的"答非所问"与IPO抑价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IPO首日流动性方面,管理层的"答非所问"的程度越高,则IPO首日流动性就会越低。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管理层的"答非所问"与IPO后公司股票的中长期表现之间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IPO网上路演是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了解IPO公司的重要渠道,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对公司进行估值;而网上路演中管理层的"答非所问"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特征,对IPO抑价率、IPO首日流动性以及IPO中长期表现都有着较好的解释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璐  杨敬静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IPO长期市场表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IPO长期市场表现的趋势研究及相关理论解释、异常收益率的衡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文献回顾,试图梳理出IPO长期市场表现的研究脉络,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汉昌  何瑞卿  
本文根据上市首日表现将IPO新股区分为破发股和非破发股,分别采用不同市场收益率基准,考察了基于事件时间研究法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和买入并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以及基于日历时间研究法的月平均超常收益率(MMAR)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IPO破发短期会给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带来不利影响,但中长期而言,IPO破发股的弱势程度更轻、市场表现更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豫湘  冯丽娜  
本文以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公司盈余管理对上市首日股票的开盘价、成交均价和抑价率的影响,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高抑价现象,且IPO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开盘价和首日成交均价与企业报告盈余的相关性均胜于实际盈余,且首日抑价率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