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9)
- 2023(14672)
- 2022(12946)
- 2021(12219)
- 2020(10236)
- 2019(23600)
- 2018(23203)
- 2017(45635)
- 2016(24323)
- 2015(27380)
- 2014(27134)
- 2013(26616)
- 2012(24326)
- 2011(21695)
- 2010(21273)
- 2009(19384)
- 2008(18650)
- 2007(16202)
- 2006(14051)
- 2005(11954)
- 学科
- 济(99544)
- 经济(99435)
- 管理(75976)
- 业(73453)
- 企(62707)
- 企业(62707)
- 方法(52186)
- 数学(46134)
- 数学方法(45593)
- 财(27630)
- 农(24733)
- 中国(23656)
- 业经(21747)
- 学(19702)
- 务(19187)
- 财务(19115)
- 财务管理(19078)
- 企业财务(18238)
- 地方(17728)
- 贸(17506)
- 贸易(17496)
- 易(16936)
- 制(16677)
- 理论(16543)
- 农业(16427)
- 技术(15885)
- 和(15055)
- 环境(14518)
- 融(14476)
- 金融(14474)
- 机构
- 大学(345972)
- 学院(342557)
- 管理(144683)
- 济(138203)
- 经济(135375)
- 理学(126531)
- 理学院(125282)
- 管理学(123175)
- 管理学院(122540)
- 研究(105090)
- 中国(79709)
- 京(71533)
- 科学(63512)
- 财(63495)
- 财经(52529)
- 中心(50065)
- 所(50065)
- 业大(49979)
- 农(49303)
- 经(47935)
- 江(47718)
- 研究所(45512)
- 北京(44552)
- 范(43409)
- 师范(43016)
- 经济学(42041)
- 财经大学(39556)
- 州(39220)
- 农业(38458)
- 院(38436)
- 基金
- 项目(241449)
- 科学(191743)
- 基金(178524)
- 研究(176347)
- 家(154063)
- 国家(152842)
- 科学基金(134042)
- 社会(112407)
- 社会科(106707)
- 社会科学(106680)
- 基金项目(95058)
- 省(92503)
- 自然(88361)
- 自然科(86408)
- 自然科学(86389)
- 自然科学基金(84887)
- 教育(81569)
- 划(77827)
- 资助(74178)
- 编号(71965)
- 成果(56855)
- 部(53971)
- 重点(52788)
- 创(50138)
- 发(49433)
- 课题(47506)
- 教育部(47202)
- 创新(46723)
- 科研(46551)
- 国家社会(46394)
- 期刊
- 济(140126)
- 经济(140126)
- 研究(96132)
- 中国(57274)
- 学报(51653)
- 管理(51337)
- 财(49180)
- 科学(47409)
- 农(42374)
- 大学(39785)
- 学学(37294)
- 教育(33785)
- 技术(30117)
- 融(29722)
- 金融(29722)
- 农业(29367)
- 财经(25859)
- 业经(23366)
- 经济研究(22687)
- 经(21901)
- 图书(20922)
- 理论(18920)
- 问题(18203)
- 实践(17452)
- 践(17452)
- 技术经济(16831)
- 统计(15878)
- 商业(15656)
- 科技(15617)
- 情报(15379)
共检索到481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自永 王新宇 崔益嘉
基于中小板IPO询价薄记数据,从公开信息角度和询价对象整体层面,分多个维度研究了它们在IPO定价市场化时期的报价行为,并检验了其报价策略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询价对象的报价水平、需求量、参与度、"搭便车"报价意愿显著与公司规模负相关,与询价前二级市场指数回报和前期已上市IPOs短期后市回报正相关,询价对象表现出小公司偏好和回报追逐行为;同时,它们也加强报价串谋以规避非理性竞价风险,但作用有限,受乐观情绪驱动的报价仍预示着IPO短期后市回报弱势。此外,当二级市场风险较大时,询价对象更热衷于"打新"。
关键词:
IPO 询价对象 搭便车 竞价 串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业钧 张永林
本文以2011-2012年8月沪市A股发售的57支新股为样本,通过提取发行人公布的簿记信息,从询价簿记信息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和首日超额收益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询价的信息揭示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我国的询价制尚在完善之中,但依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2)承销商选择性地利用相关信息,询价信息有助于预测新股后市变现。出现这一悖论的原因是,价格区间对发行价的硬约束和配售政策限制了询价信息揭示能力。研究结果不仅对监管层完善询价制度和投资者参与新股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讨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效率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栋 王新宇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投资者情绪 IPO抑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剑
利用2010—2012年中国A股443家询价对象的45630组详细报价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信息优势"询价对象与"信息劣势"询价对象的平均报价之差的代理变量,使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中国询价制度下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赢者诅咒"假说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询价阶段的详细报价数据,构建了3个衡量机构投资者审慎报价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第三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平均报价之差与IPO首日抑价率成正比;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凯 花贵如 刘志远
本文以2009年6月11日至2012年4月27日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以询价对象对发行公司内在价值信息和市场环境信息敏感性为研究视角,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询价对象是否在申购意向中反映了新股内在价值信息。实证结果表明:询价对象对发行公司增长潜力更为敏感,对市场投资者情绪、新股市场供给更不敏感,从这方面看,询价对象信息显示了更为丰富的发行公司内在价值信息;但是询价对象对于公司风险不敏感,从这方面看,询价对象信息显示了较少的发行公司内在价值信息。未来询价制度改革应在制度设计上注重激励询价对象积极显示发行公司风险信息,不断提高IPO定价效率。
关键词:
询价对象 IPO定价效率 内在价值 申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虎 孟卫东 周孝华
文章借鉴Robinson等首次提出的所有权保留和抑价间的曲线关系理论模型对全流通后的中国中小板IPO市场数据进行实证。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到了和该理论模型近似一致的结论: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IPO发行前所决定的所有权保留比例和IPO抑价有近似的曲线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邱冬阳 陈林 孟卫东
本文选取2006—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对应的超额收益率,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市场对IPO期间的内控信息披露的反应。结论是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控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从IPO开始规范内控信息披露、推动内控制度建设。
关键词:
IPO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超额收益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炜 于博 宁宜希
本文以2004-2012年间在我国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625家公司为样本,考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是否具备监督筛选功能、认证功能和市场力量功能。本文构造"相对发行市盈率"指标,并采用回归模型对上述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与前期大多数研究不一致的结论。研究发现,创投持股与否对我国中小企业的IPO定价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显著提高股票二级市场上市首日收盘价,从而增大IPO折价率。因此,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创投的监督筛选假说和认证功能假说不成立,但存在明显的市场力量功能。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参股创投个数越多、创投持股比例越高、创投参股时间越长,则其市场力量越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学敏
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是最高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IPO抑价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基于这个考虑,本文选取了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年6月~2007年12月)中小板市场上的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于抑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发行前资产利润率、上市首日大盘指数等变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股权分置 中小板 IPO抑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冬昕 李心丹 俞红海 朱伟骅
机构投资者报价是询价制度下IPO定价的核心环节,本文从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角度研究中国股票一级市场IPO"三高"问题,以及二级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及长期表现。研究发现,我国询价机构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性,表明机构报价过程中意见分歧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询价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意见分歧越严重,一级市场IPO定价过高问题就越突出,并导致"三高"问题的出现;同时,机构报价差异性与IPO首日收益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级市场投资者意见分歧已通过询价机构报价的方式提前反映到IPO定价中;而长期来看,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未来股价下跌幅度越大,市场低迷问题也越突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市场IPO现象、改革与完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邱冬阳 孟卫东
文章选取2006年~2008年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承销商声誉及其对应的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论是IPO公司上市首日抑价程度与承销商声誉是负相关。
关键词:
IPO 承销商 声誉 超额收益率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华 尹顺达 曲世友 韩东平
为了研究IPO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7~2011年中小板IPO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IPO的抑价水平与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负相关,但如果公司在IPO前引入私募股权资本,会使得这种负相关关系减弱。研究结论说明了在IPO公司中控制权-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越大,终极控股股东越倾向于IPO高定价,降低抑价水平,但由于私募股权资本并不能起到监督和认证作用,使得抑价水平提高。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私募股权资本 IPO抑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它跟中小板市场一起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的融资场所。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等相关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分析,以及各自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以求证两个市场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有利于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初次上市融资。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中小板市场 抑价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帮亮
本文运用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国沪深两市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新股发行抑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普遍存在IPO抑价的现象,但不同市场上的IPO抑价程度差异较大,个股抑价水平也有较高的离散程度;不同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其中上市首日换手率和公司规模是三个市场共有的影响因素;每个市场上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一个指标对不同市场的影响效果也不同。
关键词:
IPO抑价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比较研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耿建新 张驰
我国证券市场借鉴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方式,于2005年正式引入询价制度,并分别在2009年、2010年及2012年三次对包括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在内的新股发行体制进行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三高"现象的发行定价情况进行分析表明,"三高"现象是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中阶段性的必然现象,是由于市场约束机制缺失、市场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应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首日抑价与长期收益:来自中小板的证据
社会资本、产权性质与上市资格——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
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的实证研究
媒体报道与IPO公司股票发行定价研究——来自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创业投资的机构特征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来自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审委社会资本影响审计需求和审计收费吗?——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
媒体报道影响公司IPO融资成本吗?——来自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媒体监督、公司IPO与投资者保护——来自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多元偏t-Copula模型下新股发行制度与Ipo抑价研究——基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实证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效率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