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2)
- 2023(16591)
- 2022(13902)
- 2021(13011)
- 2020(11222)
- 2019(25433)
- 2018(24783)
- 2017(47087)
- 2016(25402)
- 2015(28630)
- 2014(27804)
- 2013(27507)
- 2012(25448)
- 2011(22856)
- 2010(22321)
- 2009(20861)
- 2008(20732)
- 2007(17763)
- 2006(15441)
- 2005(13855)
- 学科
- 济(104939)
- 经济(104810)
- 管理(76727)
- 业(76624)
- 企(63140)
- 企业(63140)
- 方法(54296)
- 数学(48777)
- 数学方法(48277)
- 财(32423)
- 中国(29454)
- 农(25586)
- 务(22456)
- 财务(22413)
- 财务管理(22370)
- 业经(21992)
- 贸(21849)
- 贸易(21838)
- 企业财务(21482)
- 易(21347)
- 学(21183)
- 制(21150)
- 银(18236)
- 银行(18179)
- 融(17728)
- 金融(17726)
- 行(17193)
- 农业(17120)
- 技术(15330)
- 地方(15169)
- 机构
- 大学(370001)
- 学院(362874)
- 济(154288)
- 经济(151713)
- 管理(144082)
- 理学(125233)
- 理学院(123906)
- 研究(123060)
- 管理学(121778)
- 管理学院(121129)
- 中国(98297)
- 京(77520)
- 科学(75047)
- 财(72857)
- 农(63731)
- 所(61934)
- 财经(59274)
- 中心(57134)
- 研究所(56637)
- 业大(56034)
- 经(54421)
- 江(50944)
- 农业(50820)
- 经济学(48907)
- 北京(48405)
- 财经大学(44863)
- 经济学院(44455)
- 院(44183)
- 范(43218)
- 师范(42602)
- 基金
- 项目(251419)
- 科学(199486)
- 基金(189653)
- 研究(174467)
- 家(168667)
- 国家(167382)
- 科学基金(143683)
- 社会(114964)
- 社会科(109231)
- 社会科学(109201)
- 基金项目(99702)
- 自然(96022)
- 自然科(93937)
- 自然科学(93904)
- 省(93008)
- 自然科学基金(92337)
- 划(81018)
- 教育(79719)
- 资助(78684)
- 编号(66363)
- 部(57278)
- 重点(56708)
- 成果(53285)
- 创(52405)
- 发(51546)
- 科研(49731)
- 国家社会(49707)
- 创新(49267)
- 教育部(49205)
- 大学(47154)
- 期刊
- 济(152891)
- 经济(152891)
- 研究(102793)
- 中国(64317)
- 学报(63498)
- 财(57868)
- 科学(56857)
- 农(54838)
- 管理(51355)
- 大学(47468)
- 学学(45113)
- 融(37556)
- 金融(37556)
- 农业(37296)
- 财经(29617)
- 技术(27973)
- 经济研究(26868)
- 教育(26670)
- 经(25266)
- 业经(22176)
- 业(21705)
- 问题(20372)
- 贸(19487)
- 统计(18311)
- 版(18019)
- 理论(17727)
- 国际(17665)
- 世界(17638)
- 技术经济(17182)
- 图书(16891)
共检索到526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璇 白云霞
本文从制度和公司实务两个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IPO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发现,与赴美上市公司相比,国内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更低,且不同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更具有趋同性,在披露内容上更加注重风险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对财务风险的披露,体现出国内上市公司为应付监管要求而进行合规性披露的特征。实证发现,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IPO抑价,而国内上市公司披露的风险信息总体上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我国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创业板市场,风险信息披露具有降低IPO抑价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上市后的买卖价差,而国内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对买卖价差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和证监会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丹 王宏 戴昌钧
对智力资本信息在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存在性和市场效应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说明智力资本信息已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的进一步管理与规范提供分析依据。
关键词:
智力资本信息 招股说明书 内容分析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红
本文以20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72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特征与公司反腐败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上市地点与公司反腐败信息披露水平显著相关;财务杠杆与公司反腐败信息披露水平不相关;相对于地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披露了更多的反腐败信息。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公共压力与强制性的披露要求是当前公司反腐败信息披露的两大动力,该结论为改善我国公司腐败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水平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反腐败 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报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卫秋 邹苏苏
本文以2006~2010年间深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少。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确实能够减轻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缓和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及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外,研究还发现,行业竞争水平以及股权性质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现金持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璐 吴杨 唐勇军 管亚梅
本文以2012-2014年连续三年披露碳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特征与外部治理特征,研究其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整体质量较低,高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稍高于低碳行业;从全行业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性质及利益相关者治理对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影响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高碳行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外部治理因素,而影响低碳行业的因素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及外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治理因素。并且,相同的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治理特征)对两个行业的影响效果也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璐 吴杨 唐勇军 管亚梅
本文以2012-2014年连续三年披露碳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特征与外部治理特征,研究其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整体质量较低,高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稍高于低碳行业;从全行业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性质及利益相关者治理对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影响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高碳行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外部治理因素,而影响低碳行业的因素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及外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本文以2009-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招股说明书中募集资金用途的信息披露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募集资金用途披露越详细,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低,从而有助于降低IPO抑价。同时,募集资金用途及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推高IPO抑价。为促进我国A股上市公司IPO合理定价,应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资金募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的落实,尤其是要加强对募集资金用于研发项目、变更资金用途项目的监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洪灵 张立燕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管制政策的演进与变革,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行为的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经验结果表明,公司控制风险因素和外在披露压力共同决定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自愿性披露行为,鉴证报告的自愿披露有着丰富的信号发送功能。经验结果为强制性披露框架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方向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宁宁 李书超
本文以1998~2006年间我国赴美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境外上市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实现赴美上市后,外源融资支撑的成长性恶化。论文结合我国赴美上市公司自身特点和宏观经济环境,对这一结论作出了合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境外上市 外源融资 公司成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行天 田野
以2010—2014年中国216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各维度(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及客户资本)进行测量;根据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数据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并以此作为因变量,考察智力资本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创新资本、客户资本、流程资本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章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有所丰富,也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智力资本 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玉德 洪金明
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信息披露作为一种旨在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机制,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本文以2007-200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相关因素后,信息披露质量与资金占用呈显著负相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越少的公司价值越高,并且相比而言,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价值也越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本文以2003~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均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其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而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并不存在这种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结果,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意愿,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 股利政策 现金股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来自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控审计能提高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吗?——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披露质量、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关系研究——基于深交所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诉讼风险与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方式选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女性高管、信任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部监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基于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ESG信息披露与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沟通抑或掩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