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82)
- 2023(20095)
- 2022(17311)
- 2021(16094)
- 2020(13532)
- 2019(31307)
- 2018(30802)
- 2017(59125)
- 2016(32142)
- 2015(36355)
- 2014(36224)
- 2013(35945)
- 2012(33107)
- 2011(29796)
- 2010(29916)
- 2009(27698)
- 2008(27562)
- 2007(24675)
- 2006(22108)
- 2005(19922)
- 学科
- 济(130655)
- 经济(130482)
- 管理(103176)
- 业(96559)
- 企(81847)
- 企业(81847)
- 方法(58331)
- 数学(50099)
- 数学方法(49464)
- 财(39259)
- 中国(36333)
- 农(34838)
- 制(32082)
- 业经(30511)
- 地方(29268)
- 银(26535)
- 银行(26481)
- 学(26451)
- 务(25864)
- 财务(25767)
- 财务管理(25704)
- 行(25048)
- 企业财务(24473)
- 农业(23520)
- 融(22981)
- 金融(22977)
- 贸(22646)
- 贸易(22626)
- 易(21880)
- 理论(21355)
- 机构
- 大学(455054)
- 学院(452871)
- 济(181946)
- 管理(180067)
- 经济(177872)
- 理学(153259)
- 研究(151628)
- 理学院(151506)
- 管理学(148911)
- 管理学院(148038)
- 中国(120786)
- 京(98334)
- 科学(92112)
- 财(90691)
- 所(76194)
- 农(73067)
- 中心(70337)
- 财经(70303)
- 江(69435)
- 研究所(68590)
- 业大(65593)
- 经(63879)
- 北京(62578)
- 范(59049)
- 师范(58451)
- 农业(56891)
- 州(56122)
- 院(55444)
- 经济学(54759)
- 财经大学(52377)
- 基金
- 项目(301110)
- 科学(237204)
- 研究(219722)
- 基金(218825)
- 家(190451)
- 国家(188865)
- 科学基金(162903)
- 社会(138526)
- 社会科(131387)
- 社会科学(131354)
- 省(116927)
- 基金项目(115440)
- 自然(106381)
- 自然科(103911)
- 自然科学(103889)
- 自然科学基金(102018)
- 教育(101560)
- 划(98644)
- 资助(91171)
- 编号(89349)
- 成果(72533)
- 重点(67588)
- 部(66622)
- 发(65489)
- 创(62203)
- 课题(61863)
- 创新(58121)
- 科研(57652)
- 教育部(57384)
- 国家社会(56888)
- 期刊
- 济(205955)
- 经济(205955)
- 研究(137649)
- 中国(94785)
- 财(73083)
- 管理(70966)
- 学报(69738)
- 农(65839)
- 科学(65080)
- 大学(53826)
- 融(51872)
- 金融(51872)
- 学学(50563)
- 教育(50523)
- 农业(44015)
- 技术(40568)
- 财经(35319)
- 业经(33483)
- 经济研究(31676)
- 经(30158)
- 问题(26262)
- 业(24586)
- 图书(22584)
- 理论(22070)
- 技术经济(21866)
- 版(20791)
- 科技(20546)
- 现代(20529)
- 资源(20136)
- 统计(20022)
共检索到695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梅
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移,特别是保荐制的实施,IPO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应计盈余管理和实质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没有发现Cohen et al(.2008)等西方研究文献所证明的随着监管制度的加强,应计管理和实质盈余管理方式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趋势。核准制尤其是保荐制的运用,可以约束IPO公司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行为,系统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有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抑价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抑价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抑价增加。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抑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祥有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程度:(1)与风险投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保荐制度的实施、财务杠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因素负相关;(2)与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等因素正相关;垄断性行业的发行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低。但是,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前十大保荐机构能够降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的证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祥有
以2001~2005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2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后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IPO前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的经营业绩下降幅度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经营业绩下滑。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经营业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祥有 万寿义
文章以2001年~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IPO后市场表现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前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市场表现就越差,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市场表现变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市场表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志伟
无论从资本配置,抑或从投资者保护层面进行分析,将证券储架发行制拓展适用于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领域均有必要。然而,证券储架发行制在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中的拓展适用需要考察其与既有法律制度之间的契合性。既有的公司法定资本制与核准制证券发行不会对其拓展适用造成实质障碍,关键阻滞乃是证券储架发行制自身制度设计过于粗陋、缺乏系统性,以及现行二元化的信息披露规则和不完备的券商尽职调查权责配置规则。因此,有必要重构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并构建综合信息披露规则和建立完备的券商尽职调查权责配置规则。
关键词:
储架发行 股票公开发行 证券发行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浩萍 陈超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我们没有找到证据支持IPO公司在发行前普遍存在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新股的估价,使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岩 吴芳
本文研究发现发行价格受到管制的公司会出于利益防御的动机强化IPO阶段的盈余管理,而且盈余管理的程度随着期望市盈率、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外部融资需求的提高而上升。从区别产权性质来看,上述关系仅存在于民营企业样本中,而在国有企业样本中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发行价格受限制的公司通过聘请声誉较低的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其盈余管理创造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目前我国正在酝酿中的IPO注册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IPO 发行价格管制 盈余管理 损失厌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博 陶仲羚
《证券法》的修订已基本确立了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注册制的推行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在理论和实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注册制下,IPO与盈余管理、壳资源与盈余管理以及市盈率接轨与盈余管理的问题,探讨了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明 和辉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征 崔毅
本文以2006年至2012年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用可操控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IPO企业在发行前后确实存在显著为正的可操控应计利润;2与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前相比,2009年后IPO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盈余质量变差;3主板IPO企业的盈余管理在上市前与中小板、创业板基本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上市后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中小板、创业板企业仍存在较强的动机将企业的盈余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合喜 刘连育
2017年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后,定向增发门槛升高,许多公司转向可转债市场进行融资。在此背景下发现公司在发行可转债之前业绩好于发行可转债后的业绩,因此有必要对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选取2007—2016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掉了金融行业的公司和一些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最终样本涉及32 208个观测值,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以下研究结论:发行可转债公司在发债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发债后的业绩会因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发债后发生反转,通过进一步分析,将上市公司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实证结果表明,发行可转债的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低。
关键词:
可转债 盈余管理 公司业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敬忠 杨朝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明新
证券发行制度是一国资本市场的准入制度。由于中美经济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影响、证券市场结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美证券发行制度存在较多差异。我国目前证券发行制度的完善应在强化自律组织的自主权,增加发行审阅过程的透明度,完善股票上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上下功夫。在相关法律上明确规范证券发行等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以促进我国证券业的发展。
关键词:
证券 发行制度 比较 审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克敏 廉鹏
本文研究盈利预测制度由强制性向自愿性披露的变化对首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首发上市制度影响条件下,自愿性盈利预测制度使首发公司披露盈利预测的偏好明显下降,盈利预测高估程度明显降低,且激进会计政策选择偏好明显下降,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市场化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有助于缓解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