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5)
2023(13619)
2022(11941)
2021(11064)
2020(9290)
2019(21405)
2018(21032)
2017(40453)
2016(22267)
2015(25094)
2014(25150)
2013(24800)
2012(22577)
2011(19995)
2010(20394)
2009(18992)
2008(18572)
2007(16262)
2006(14304)
2005(12947)
作者
(63431)
(52341)
(52009)
(49745)
(33648)
(25005)
(23777)
(20557)
(19885)
(18834)
(17902)
(17621)
(16659)
(16563)
(16223)
(15977)
(15646)
(15471)
(15004)
(14997)
(12925)
(12912)
(12615)
(11875)
(11768)
(11620)
(11586)
(11549)
(10453)
(10178)
学科
(84712)
经济(84580)
管理(75208)
(69991)
(61437)
企业(61437)
方法(39455)
数学(33234)
数学方法(32879)
(30133)
中国(22413)
(21820)
(21603)
(21109)
财务(21032)
财务管理(20956)
业经(20269)
企业财务(20066)
(17494)
地方(15961)
(14921)
技术(14503)
农业(14484)
理论(14467)
(14071)
贸易(14054)
(13982)
(13911)
银行(13873)
环境(13686)
机构
大学(316000)
学院(313284)
管理(127874)
(123046)
经济(120255)
理学(110921)
理学院(109775)
管理学(108096)
管理学院(107526)
研究(99828)
中国(76025)
(67690)
(63016)
科学(60192)
财经(49757)
(49376)
(45956)
(45503)
中心(45450)
(45107)
业大(44621)
研究所(44083)
北京(42399)
(39208)
师范(38861)
财经大学(37155)
(37089)
(36616)
经济学(36237)
农业(35344)
基金
项目(212694)
科学(167829)
研究(157698)
基金(155076)
(133849)
国家(132743)
科学基金(115312)
社会(99328)
社会科(94201)
社会科学(94177)
基金项目(82893)
(82375)
自然(75128)
自然科(73301)
自然科学(73288)
教育(72493)
自然科学基金(71977)
(68933)
编号(64565)
资助(63742)
成果(53284)
(47657)
重点(47135)
(44261)
课题(44046)
(43644)
(42445)
教育部(41470)
创新(41250)
项目编号(40845)
期刊
(134959)
经济(134959)
研究(95397)
中国(62949)
(52251)
管理(48021)
学报(47108)
科学(43085)
(41097)
大学(36433)
教育(34243)
学学(34231)
农业(28210)
(27528)
金融(27528)
技术(26119)
财经(24628)
业经(21286)
经济研究(20964)
(20755)
问题(17323)
财会(16152)
理论(16131)
会计(15271)
图书(15165)
实践(14758)
(14758)
科技(14522)
技术经济(14457)
(14361)
共检索到462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有为  史建平  
中国证券市场IPO公司存在差别对待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这两种操控方式的现象,应计盈余操控行为主要出现在IPO当年,真实盈余操控行为主要出现在IPO之后一年。高质量的审计能够从总体上抑制IPO公司的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操控的行为倾向。我国应加强证券市场IPO公司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操控行为的监管,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鼓励IPO公司选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在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整体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应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继续做大做强,带动整个审计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发挥其市场监督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金玉娜  
本文以2009年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质量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尤其是获得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校正自选择性偏差后,上述结论更为稳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江涛  何苦  
本文选用2008—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公司聘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和真实盈余管理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外部制度环境和行业竞争程度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强度显著大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采用真实盈余管理逃避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动机。另外,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机制以及所有权性质等都会对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元木  刘佩  纪端  
本文基于可操控R&D费用视角,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技术独立董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独立董事通过有效抑制管理层操控R&D费用,以此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在考虑了技术独立董事内生性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技术独立董事具有双重职业背景时,有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当其兼职公司数量较多时,则会弱化监督作用。此外,技术独立董事的津贴、受教育水平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并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可为我国政府和公司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盈余信息质量等方面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仙  聂丽洁  
本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是否可以约束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高品质的专业审计是否可以作为IPO实施过程中较少出现盈余管理的有效证据。通过非预期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国IPO市场上经“十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低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专业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IPO中盈余管理动机,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茹玥  王杏芬  
在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力度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采用税收筹划等较为隐秘手段进行盈余操控的行为逐渐增多。本文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运用税收筹划进行盈余操控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整体而言,代表审计质量的审计收费、事务所规模、审计意见都与会税差异(税收筹划程度)正相关,且高税率样本下三者与后者仍然正相关,但是低税率样本下三者不再与后者相关。进一步地,相对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审计下非国有企业的会税差异程度更高,即其运用税收筹划进行盈余操控的动机更强烈。这表明:外部审计质量受到上市公司通过税收筹划进行盈余操控行为的影响,而且高税负的上市公司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立江  葛学齐  章铁生  
本文选取财务报告专项检查期间进行预披露的224家拟IPO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上述公司在面临外部检查压力时,盈余管理的程度及方式是否出现显著变化,尝试揭示证监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手段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财务报告专项检查背景下,IPO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降低,盈余管理手段转向真实盈余管理,且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也有所抑制。研究表明,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目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易玄  谢志明  
公司通过权衡信号成本与信息收益,选择一种或多种市场信号,包括审计师选择、留存股权和盈余披露等。各信号间的内生性问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我们以2000—2002年中国155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系统实证,发现:我国IPO市场审计师选择、盈余预测与留存股权并非替代信号,风险越大公司越倾向保留较低股权;盈利预测对股权留存并没有显著影响;审计收费对公司审计师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审计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王珣  
本文选取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鲍学欣  王鹏  
利用2007—2011年5522个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审计行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具体而言,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上市公司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且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越高,则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则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宋生  董旌瑞  潘爽  
基于审计署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案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前相比,接受政府审计后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与未接受政府审计的央企上市公司相比,接受审计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轻。这表明政府审计有效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项英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探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方式和公司业绩的外部治理作用。研究表明,我国IPO市场确实存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方式是相互替代共同影响的。而审计质量作为外部治理变量,不仅能降低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其同样可以降低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这说明了审计质量对于降低IPO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健  王伟  张雪华  
以2002~2012年我国1337家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师选择与IPO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四大审计的IPO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稳健性均显著低于非四大审计的IPO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但本土十大与非十大审计的IPO公司之间的盈余稳健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义刚  徐影  
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视角检验了高质量审计和投资机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将显著下降,但若其聘请的是高质量审计师,则盈余价值相关性的下降幅度会有显著的降低,且这一治理效应只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显著存在。上述检验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投资机会集公司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