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10232)
2022(8661)
2021(8126)
2020(7005)
2019(16238)
2018(15868)
2017(31742)
2016(16652)
2015(18718)
2014(18396)
2013(18016)
2012(16402)
2011(13935)
2010(13858)
2009(12874)
2008(11966)
2007(10058)
2006(8510)
2005(7249)
作者
(43501)
(36313)
(36263)
(34444)
(23300)
(17452)
(16584)
(14263)
(14016)
(12898)
(12478)
(12171)
(11352)
(11250)
(11193)
(11100)
(10730)
(10702)
(10519)
(10466)
(8789)
(8759)
(8636)
(8314)
(8286)
(8107)
(7979)
(7719)
(7218)
(7040)
学科
(73647)
经济(73579)
管理(54671)
(54209)
(46397)
企业(46397)
方法(43226)
数学(39209)
数学方法(38857)
(25026)
(18300)
财务(18258)
财务管理(18187)
企业财务(17520)
(16081)
中国(16030)
业经(14384)
审计(12202)
(11698)
(11697)
贸易(11684)
地方(11510)
农业(11398)
(11377)
技术(11003)
(10894)
(9803)
金融(9802)
理论(9630)
(9360)
机构
大学(228957)
学院(227065)
(99174)
管理(98403)
经济(97652)
理学(86641)
理学院(85956)
管理学(84763)
管理学院(84327)
研究(63534)
中国(50894)
(48539)
(45588)
财经(40114)
(36900)
科学(35056)
中心(32677)
经济学(32045)
(31093)
业大(30860)
财经大学(30572)
(29678)
经济学院(29484)
(28611)
商学(27599)
商学院(27386)
北京(26826)
经济管理(26028)
研究所(25397)
(24624)
基金
项目(160905)
科学(129756)
基金(122737)
研究(116687)
(105638)
国家(104862)
科学基金(93474)
社会(78231)
社会科(74628)
社会科学(74610)
基金项目(65057)
自然(60901)
(60392)
自然科(59571)
自然科学(59561)
自然科学基金(58571)
教育(54364)
资助(50945)
(50548)
编号(45869)
(37482)
成果(36092)
重点(35428)
(34008)
国家社会(33873)
教育部(33499)
人文(32670)
(32277)
创新(31888)
科研(31854)
期刊
(90859)
经济(90859)
研究(60403)
(42365)
中国(37456)
管理(34321)
学报(31200)
科学(28025)
大学(24733)
(24013)
学学(23532)
财经(20110)
(19646)
金融(19646)
技术(19604)
(17085)
农业(16480)
经济研究(16414)
财会(14422)
教育(14237)
业经(13656)
会计(12553)
理论(12389)
统计(12312)
问题(12246)
图书(11535)
实践(11213)
(11213)
技术经济(11206)
(11125)
共检索到314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子健  何砚  谭雪  
基于2018—2019年度A股IPO公司新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特征,实证检验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对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向投资者传递了增量风险信息,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显著提高了IPO抑价水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多,其抑价率越高;而IPO公司主要通过收入确认或资产减值等关键审计事项向投资者传递其增量风险信息,但"十大所"相比"非十大所"更能有效控制关键审计事项传递的增量风险,故"十大所"能有效约束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对抑价水平的提升效果。因此,投资者应理性解读关键审计事项传递的信息以进行投资决策;政府监管部门应重视培育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声誉,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鉴证效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庄飞鹏  韩慧林  闫慢慢  
一、引言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使用者之间进行沟通的最主要桥梁,但是传统的审计报告仅传递了企业财务报表"通过与不通过"的信号,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难以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求。为回应市场需求,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等机构先后开展了审计报告模式改革。在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璇  白云霞  
本文从制度和公司实务两个层面比较了中美两国IPO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发现,与赴美上市公司相比,国内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更低,且不同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更具有趋同性,在披露内容上更加注重风险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对财务风险的披露,体现出国内上市公司为应付监管要求而进行合规性披露的特征。实证发现,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显著降低了IPO抑价,而国内上市公司披露的风险信息总体上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我国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创业板市场,风险信息披露具有降低IPO抑价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赴美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上市后的买卖价差,而国内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对买卖价差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和证监会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项超  苏之翔  
文章借鉴Hanley和Hoberg(2010)的文本分析法,将重大风险提示信息分为标准风险提示信息与特有风险提示信息,并利用沪深两市733家企业的IPO数据,从IPO抑价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两类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标准风险提示信息是指后发行企业与已发行企业的风险提示信息中重复或类似的内容,而两者不同的内容则为特有风险提示信息。研究发现,标准风险提示信息对IPO抑价没有影响,特有风险提示信息可以降低IPO抑价,但这种影响仅存在于主板上市公司,而不存在于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因此,在招股说明书的开始部分提示重大风险的披露政策并不是完全无用,只是在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作用效果尚不理想,亟须改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颖斐  史佳睿  向珊  张小虎  
为探究独立审计鉴证与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这两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关系,本文以201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越多,年报被实施问询的概率越高。这两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在非常规关键审计事项对交易所问询内容的影响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组和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组,审计师披露的非常规关键审计事项更能为交易所监管提供风险提示线索;当被监管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非常规关键审计事项为交易所监管部门提供监管线索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验证了审计师与交易所监管部门之间在信息披露监管上存在互补关系,两者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存在更大的协作空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柱英  
本文以我国A股沪深两市2006—2008年首发上市的252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推广与IPO抑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推广使公众投资者对公司更加了解,提高了公司知名度,推动公司股价上涨导致IPO高抑价现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成方  宋夏云  蒋巍  
选择2001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中国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政府定价管制程度不同情况下对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而政府定价管制程度的提高会削弱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甚至会使其转向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聪聪  布艳辉  
文章以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考察了联合投资及其相关特质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联合投资比单一风险投资更能降低IPO抑价率,主导风投持股比例和声誉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主导风投对被投资公司的投资时间与IPO抑价率负相关,但不显著。本文研究细化了风险投资相关研究,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同时验证了联合投资的"认证理论"在创业板发挥了显著作用,为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策略选择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柳木华  雷霄  
利用手工收集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新式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据,证明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应对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在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利用估值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有助于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研究还发现利用专家工作抑制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限制管理层对产品生产成本和操控性费用的调节行为来实现的。另外,在公司治理水平低、信息环境差的公司中利用专家工作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贡献在于为审计师利用专家工作的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证明了新式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有助于评价审计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援成  管超  
文章重点探讨媒体关注对我国IPO抑价影响的具体路径。基于上市公司IPO及之前的媒体信息,选取创业板IPO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抑价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经路径研究发现,高媒体关注通过配置投资者"有限注意力"导致高发行抑价,在个人投资者比例较高的创业板市场上,媒体关注对IPO抑价的影响路径是基于情绪效应而不是认知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俊  赵一春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背景,以2009~2010年沪深两市通过IPO募集股权资本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投资者参与程度、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以市盈率衡量的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负相关;以中签率和换手率衡量的投资者参与程度,与IPO抑价正相关。较低的中签率和较高的换手率,代表更高的投资者参与热情,通常会导致更高的IPO抑价。此外,诸如IPO规模和行业特征等其他因素也会对IPO抑价产生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华  尹顺达  曲世友  韩东平  
为了研究IPO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7~2011年中小板IPO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IPO的抑价水平与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负相关,但如果公司在IPO前引入私募股权资本,会使得这种负相关关系减弱。研究结论说明了在IPO公司中控制权-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越大,终极控股股东越倾向于IPO高定价,降低抑价水平,但由于私募股权资本并不能起到监督和认证作用,使得抑价水平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柳木华  任嘉乐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新式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据,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应对对客户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我们创新地以能获得较可靠审计证据、成本较高的实地走访程序表征关键审计事项应对力度,同时采用应计现金流模型、Basu反盈余报酬模型和C_Score稳健性指数计量会计稳健性,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应对力度提升了会计稳健性,在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应对在贷款银行监督力量较弱的企业、稳健性需求较大的民营企业里对会计稳健性起到显著提升作用。本文的贡献在于为审计质量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拓宽了会计稳健性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证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信息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帆  邹梦琪  
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越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而可读性、语调对投资效率影响有限。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企业代理成本越低,越能促进详细程度、精确性与投资效率间的正向关系。同时,高媒体关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也越能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事项段和应对段披露越详细、事项段越可读、事项段越精确,越能显著提升投资效率;披露公司层面事项、对外投资事项以及非投资事项均会降低非效率投资。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