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0)
2023(2752)
2022(2315)
2021(2315)
2020(1990)
2019(4461)
2018(4528)
2017(9010)
2016(4932)
2015(5406)
2014(5167)
2013(5336)
2012(4781)
2011(4185)
2010(3986)
2009(3694)
2008(3761)
2007(3330)
2006(2854)
2005(2702)
作者
(13173)
(11118)
(10883)
(10675)
(7164)
(5295)
(5017)
(4238)
(4220)
(3964)
(3901)
(3850)
(3580)
(3478)
(3473)
(3443)
(3416)
(3261)
(3217)
(3021)
(2729)
(2708)
(2669)
(2648)
(2574)
(2547)
(2468)
(2310)
(2257)
(2168)
学科
(21875)
经济(21854)
管理(15603)
(15579)
(14229)
企业(14229)
方法(13482)
数学(12858)
数学方法(12756)
(8649)
(7197)
财务(7192)
财务管理(7186)
企业财务(7060)
(4730)
中国(4245)
(3415)
(3385)
金融(3385)
(3220)
(3135)
银行(3124)
市场(2959)
(2909)
业经(2904)
(2822)
体制(2821)
(2753)
(2655)
劳动(2652)
机构
大学(68590)
学院(66925)
(29499)
经济(28997)
管理(27058)
理学(23995)
理学院(23754)
管理学(23176)
管理学院(23051)
研究(20544)
中国(17213)
(16053)
(13701)
财经(13259)
(12211)
科学(11792)
中心(10361)
财经大学(10264)
(10203)
经济学(9857)
(9408)
(9227)
经济学院(9043)
研究所(8991)
业大(8823)
北京(8741)
商学(8245)
商学院(8176)
(8039)
金融(7905)
基金
项目(45375)
科学(36672)
基金(35788)
(31324)
国家(31133)
研究(30473)
科学基金(27481)
社会(20788)
社会科(19937)
社会科学(19932)
自然(18932)
自然科(18614)
自然科学(18611)
基金项目(18591)
自然科学基金(18297)
资助(15943)
(15890)
教育(14441)
(13977)
编号(11180)
(10914)
重点(9870)
教育部(9679)
科研(9407)
国家社会(9222)
人文(9210)
(9001)
成果(8872)
大学(8813)
创新(8538)
期刊
(26195)
经济(26195)
研究(18744)
(14194)
中国(12134)
学报(10307)
管理(9378)
科学(9108)
(8996)
金融(8996)
大学(8034)
学学(7726)
(7152)
财经(6989)
(5861)
统计(5467)
经济研究(4768)
农业(4758)
财会(4556)
(4548)
决策(4326)
理论(4231)
技术(4222)
实践(3794)
(3794)
会计(3724)
问题(3240)
技术经济(3175)
教育(3114)
业经(3096)
共检索到96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顺武  汪宁  俞凯  
询价制下,投资者关于新股的估值分歧主要体现在询价阶段和上市后初期。分别以机构报价差异和新股抑价波动作为两个阶段新股估值分歧的代理变量,选取第二阶段询价制度改革期间发行的IPO样本,实证研究了两个阶段IPO估值分歧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不同阶段同一新股的IPO估值分歧存在显著的负向关联,而同一阶段不同新股的IPO估值分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说明新股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分歧反向地提前反映了二级市场的估值分歧,并且前期上市新股的机构报价差异或抑价波动均可以预测当期新股的机构报价差异或抑价波动。研究结果将为投资者参与新股询价与市后初期交易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冬昕  李心丹  俞红海  朱伟骅  
机构投资者报价是询价制度下IPO定价的核心环节,本文从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角度研究中国股票一级市场IPO"三高"问题,以及二级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及长期表现。研究发现,我国询价机构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性,表明机构报价过程中意见分歧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询价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意见分歧越严重,一级市场IPO定价过高问题就越突出,并导致"三高"问题的出现;同时,机构报价差异性与IPO首日收益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级市场投资者意见分歧已通过询价机构报价的方式提前反映到IPO定价中;而长期来看,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未来股价下跌幅度越大,市场低迷问题也越突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市场IPO现象、改革与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华   杨雯淇  
文章选取201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股价波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提高了公司的股价波动率;较高的投资者信心会削弱ESG评级分歧对股价波动率的正向影响;相比年报可读性高时,在年报可读性低时ESG评级分歧对股价波动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公开披露IPO审核问询与回复,是对核准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重大改革。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否发挥预期的信息挖掘和价值发现功能,帮助投资者评估新股价值,提升IPO定价效率?本文研究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回复函的信息特征显著影响了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具体表现为回复函叙述性披露内容越多,可视化信息量越大或文本可读性越高时,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越低。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越大。进一步,当交易所明确指出回复函存在信息质量问题或者首轮问询后仍多次被问及核心科技问题时,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显著减弱。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等非理性因素对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基于科创板IPO信息披露的分析,从定价效率视角提供了评价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经验证据,也为监管方进一步提高审核问询质量,提升IPO定价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超  
IPO抑价(IPO UnderPrIcIng)指的是新股发行上市后市场交易价格远高于发行价格,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出现较大价差,导致投资者可以在新股发行上市后获得显著超额收益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IPO抑价程度通常保持在15%左右,而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若A股市场的抑价率长期停留在过高的水平,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妍  郑冠群  
实证检验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第三阶段询价机构意见分歧与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监管部门针对"超募"、"发行市盈率"、"存量股转让"实施的一系列行政干预下,询价机构意见分歧与IPO定价效率之间的关系弱化,询价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市场化定价效力。研究认为,未来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制度仍应坚实市场化方向,以提升询价机制的定价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王骁玮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要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网络关联性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间错综复杂的关联结构使风险易在系统中传染,增加负面冲击的影响和范围。各机构和行业间股价波动溢出效应是网络关联性的直接体现,本文从股市波动视角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中国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59家上市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存在行业差异和分层,银行业是核心层,证券业起中介层作用,多元服务业处最外层。银行业是证券业和多元服务业溢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证券业和多元服务业溢出变动互为格兰杰因果,股市震荡时期网络关联性更强。结合微观层面数据发现,资产负债率和机构波动溢出关系不显著,但高资产负债率使机构易受外部溢出影响,国家控股能够抑制机构波动溢出。建议根据机构和行业在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实行动态化差异监管,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监管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其安  胡本刚  
上市公司变更IPO融资投向可能对中国股票市场发生重要影响,此种情况已受到了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系统研究上市公司IPO融资投向变更对中国股票价格波动性影响,旨在加强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管理和控制,进而保障中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苏会灵  
新股抑价(Underpricing),也被称为IPO的低估,是指新股发行的一级市场价格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特别是上市首日的交易价格巨幅上扬。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来看,若一级市场新股价格的制定依据二级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并且由于逐利行为的存在,不应存在抑价问题,因为按照一般均衡的原理,发行市场不可能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然而实践证明,新股抑价确实是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峰  赵威  房振明  
本文利用上交所新股交易高频数据从四个不同维度实证分析了自动撮合市场中IPO股票后市流动性风险的变动特征,发现IPO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高于后市投资者。将流动性资产定价理论应用于IPO抑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后市流动性风险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流动性越差,抑价越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罐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损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消除这种经济波动,平滑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然而,经济波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到目前为此,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社会成本大小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将从这种分歧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便加深人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福利成本的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鞠方  周建军  吴佳  
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1991-200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房价波动和股价波动引起的消费波动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比较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住宅和股票两种资产之间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即房价波动存在着一个微弱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不存在财富效应,而且对消费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丽娜  
文章以1992~2006年间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季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对二者作了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昕  杨朝军  万孝园  
运用2006-2017年间A股的机构投资者持仓数据,以证券分析师覆盖和分析师盈利预测衡量公司信息透明度,通过两步回归法,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高了公司信息透明度、降低了股价波动,并且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主动型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更大。在改变衡量指标、回归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发现为监管部门引导机构投资者监督上市公司、维护股价稳定提供了新的有益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振彪  何天  
采用TGARCH模型对机构投资者与我国股指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也均未起到稳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