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5)
2023(11014)
2022(9028)
2021(8376)
2020(7197)
2019(16305)
2018(16137)
2017(30941)
2016(16456)
2015(18426)
2014(18013)
2013(17407)
2012(15648)
2011(13632)
2010(14367)
2009(13551)
2008(13531)
2007(12267)
2006(10872)
2005(10070)
作者
(45515)
(37933)
(37910)
(35712)
(24521)
(18067)
(17031)
(14620)
(14252)
(13926)
(12781)
(12716)
(12379)
(12041)
(11769)
(11433)
(11381)
(11046)
(10872)
(10658)
(9382)
(9330)
(9244)
(8714)
(8499)
(8469)
(8455)
(8375)
(7575)
(7496)
学科
(82994)
(77822)
企业(77822)
(74607)
经济(74511)
管理(65770)
方法(33602)
业经(27811)
数学(25653)
数学方法(25121)
(24233)
(24209)
(19405)
财务(19367)
财务管理(19348)
技术(18561)
企业财务(18263)
中国(18257)
农业(17576)
理论(15339)
(15247)
(15236)
(14402)
(13950)
经营(12807)
企业经济(12491)
(12228)
贸易(12218)
(12114)
(11902)
机构
学院(235744)
大学(227817)
(100048)
管理(99504)
经济(98254)
理学(85474)
理学院(84717)
管理学(83264)
管理学院(82825)
研究(71733)
中国(57389)
(47551)
(46222)
科学(41410)
(36678)
(36510)
财经(36501)
(35163)
(33075)
中心(32472)
业大(32086)
研究所(31350)
北京(29889)
经济学(28803)
(28787)
商学(28439)
农业(28435)
商学院(28199)
财经大学(26760)
经济管理(26535)
基金
项目(151394)
科学(121978)
研究(113386)
基金(110575)
(95316)
国家(94138)
科学基金(83515)
社会(72473)
社会科(68892)
社会科学(68869)
(61522)
基金项目(57563)
自然(54166)
自然科(53061)
自然科学(53049)
教育(52184)
自然科学基金(52178)
(49772)
编号(45943)
资助(45655)
(35783)
成果(35667)
(35160)
重点(33596)
(32914)
(32822)
创新(32479)
课题(31461)
国家社会(29551)
(29460)
期刊
(115389)
经济(115389)
研究(68531)
中国(48341)
管理(44620)
(39984)
(35325)
科学(30983)
学报(29025)
技术(25470)
教育(24622)
农业(24498)
大学(23555)
学学(22310)
业经(21621)
(20546)
金融(20546)
财经(18325)
经济研究(18035)
(16315)
(15887)
技术经济(15104)
问题(14045)
财会(12806)
科技(12727)
现代(12589)
统计(12386)
(12345)
商业(12184)
世界(12113)
共检索到35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理想  姚小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IPO企业会聘请科技专家来担任企业的独立董事?文章以2011-2016年间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629家企业为样本,从团队构成、创新战略和制度压力等多个角度实证研究了IPO企业聘请科技专家型独董的原因。结果发现:首先,IPO企业选聘独董的过程中存在"同质相吸"的效应,科技专家型内部董事越多的企业越倾向于聘请更多的科技专家型独董;其次,IPO企业的创新战略决定了其对科技专家型独董的需要,企业的研发强度越高,越会聘请更多的科技专家型独董。同时,企业由于面临制度的压力,还会模仿同行业、同地区和同一年聘请独董的其他IPO企业聘请科技专家型独董的行为;最后,通过比较,文章发现IPO企业聘请科技专家型独董更多的是出于跟风式的模仿,尤其是会参照同地区其他企业的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亮  刘春  
本文从监督和咨询两大职能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的异地独董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研究发现,异地独董的存在同时属于公司主动弱化监督和强化咨询的产物,并且民企因强化咨询而聘请异地独董的需求更大,而居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因弱化监督而聘请异地独董的动机则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异地独董确实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代理成本,更高的异地经营效率,也获得了显著高于本地独董的报酬。研究结论表明,适当发挥异地独董的咨询功能将有助于公司突破我国商品市场的地区分割,提升异地经营的效率,但监管机构也应对代理冲突较大的公司选聘异地独董的行为给予恰当监管,以扬异地独董咨询功能之长而避其监督弱化之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理想  姚小涛  
具有多重兼任的独立董事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声誉成为企业争相聘请的对象,但是鲜有研究创业型IPO企业如何才能聘请到这些优秀的独董、他们又为何接受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企业提供的职位。文章在整合信号理论和独董任职动机的基础上,利用创业板IPO企业的数据,对创业型IPO企业选聘独董的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首先,IPO企业的企业声誉、社会关系和提供给独董的薪酬可以作为传递企业合法性和任职利益的信号,能够激发独董任职的声誉动机、关系动机和经济动机,从而帮助企业吸引到具有多重兼任的独董。其次,IPO企业具有的多个信号或独董的多个动机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声誉、关系和薪酬对独董的吸引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替代的。最后,随着上市日期的临近,IPO企业想要聘请到具有多重兼任的独董会越发困难;而且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企业的各种信号对独董的吸引和激励作用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茶芬  
本文以1994~2000年65家自愿聘请独立董事的A股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自愿聘请的可能动机,以此考察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对独立董事的有效需求。研究发现,一股独大的公司不愿聘请独立董事以降低代理成本,首次发行上市公司更主动地聘请独立董事来迎合政府。这说明在中国,迎合政府而非治理需要构成了公司聘请独立董事的真正动机,公司层面对独立董事的内在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低效率。该发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具体机制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能治标不治本,努力变革不合理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公司对治理机制的内在需求才是根本所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巍  
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从专业背景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则是近期理论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法律独立董事的主要动因在于咨询,而非监督;当公司有着较多的法律诉讼、股利分配、股权转让以及资产收购等活动时,其更愿意聘请法律独董;当上市公司聘请法律独董时,其比较偏好声誉高和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律独董。进一步研究发现,聘请法律独董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市场价值。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专业背景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拓展了法与金融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巍  
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从专业背景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则是近期理论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法律独立董事的主要动因在于咨询,而非监督;当公司有着较多的法律诉讼、股利分配、股权转让以及资产收购等活动时,其更愿意聘请法律独董;当上市公司聘请法律独董时,其比较偏好声誉高和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律独董。进一步研究发现,聘请法律独董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市场价值。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专业背景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拓展了法与金融的研究内容,还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康涛  孙苇杭  李有华  
本文分析了董事的海外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的独立董事具有海外背景时,公司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进行审计。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曾处国家的四大市场份额越高,则公司聘请国际四大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董事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的影响要强于董事海外访问经历。最后,若公司所在省份有四大分所,则董事海外背景对国际四大聘请的影响减弱。本文从认知观角度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玉苗  周莹莹  潘珺  
利用手工搜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公司聘请退休政府官员任独立董事是否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经济好处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主要发挥的是"政府关系"协调功能,该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地区制度环境。控制公司高管政治关联的情况下,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聘请退休政府官员的企业确实得到了更多税收优惠、政府补助等政府控制性资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中央政府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相比,地方政府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仍担任行业协会职务的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比完全退休的政府官员背景独立董事也更能为企业谋利。研究证实了公众对退休政府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的担忧和质疑,为改进独立董事选聘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康涛  孙苇杭  李有华  
本文分析了董事的海外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的独立董事具有海外背景时,公司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进行审计。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曾处国家的四大市场份额越高,则公司聘请国际四大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董事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的影响要强于董事海外访问经历。最后,若公司所在省份有四大分所,则董事海外背景对国际四大聘请的影响减弱。本文从认知观角度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全怡  李四海  梁上坤  
以沪、深两市2002年至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对异地上市公司聘请北京独立董事的动机与经济后果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1)出于获取政治资源的动机,总部与北京距离较远以及总部所在地制度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北京异地独立董事;(2)相比较北京当地上市公司,异地上市公司聘请的北京独立董事中任职于政府部门的比例显著更高;(3)聘请北京独立董事的确有助于异地上市公司的政治资源获取,表现为有助于企业股权再融资、进入高壁垒行业以及降低企业违规处罚风险。同时,北京异地独立董事也获取了更高的薪酬。本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平  刘秀清  吴萌  
董事会结构是影响董事会效率与独立性的关键因素,是解决早期公司治理失效问题的重点,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在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形态、外部董事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企业董事会最优结构模型,探讨最优董事会结构与董事治理效率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为完善企业董事会建设和改善董事会治理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晖  曹健  
本文以上市公司自愿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背景,从信号传递理论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公司更倾向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第二,除了内部控制质量,公司性质也会影响公司是否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的决策,国有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第三,聘请了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的公司业绩显著提升。本文的研究对未来内部控制实施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春海  
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市场体制、资源状况、企业组织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西部企业存在的实际状况看,模仿创新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因为模仿创新可以减少创新产品的生存风险,节约投资,为弱势企业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而逐步占领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所以,它应当成为西部企业创新战略的首要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晓勇  胡平波  李红  
在分析模仿创新效应极其能力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企业要积累世界级的企业核心能力,就要通过培养并提升模仿创新能力来缩短积累的时间。提出了“全球模仿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指出建立“全球模仿学习型组织”是我国企业提升模仿创新能力的组织战略选择。并结合我国现实论述了如何建立这一组织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栋  薛有志  
针对多元化战略管理需要,分析了董事会战略介入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董事会专业能力和关系能力对董事会多元化战略介入价值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战略介入有助于提高企业多元化经营业绩,而且董事会专业能力有助于提升董事会战略介入效应,适当的董事会关系能力特别是政治关系能力也有助于正向促进董事会战略介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董事会战略介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