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4)
- 2023(9052)
- 2022(6746)
- 2021(5922)
- 2020(4631)
- 2019(10430)
- 2018(10089)
- 2017(19118)
- 2016(9662)
- 2015(11273)
- 2014(11096)
- 2013(11404)
- 2012(11240)
- 2011(10772)
- 2010(10719)
- 2009(10110)
- 2008(9582)
- 2007(8493)
- 2006(7866)
- 2005(7373)
- 学科
- 济(76004)
- 经济(75957)
- 管理(25673)
- 方法(22394)
- 业(21685)
- 数学(20262)
- 数学方法(20198)
- 中国(19735)
- 地方(16686)
- 企(15984)
- 企业(15984)
- 业经(15287)
- 贸(13207)
- 贸易(13198)
- 农(12991)
- 易(12828)
- 地方经济(12589)
- 产业(11026)
- 融(10503)
- 金融(10503)
- 制(10463)
- 学(10394)
- 银(9936)
- 银行(9932)
- 行(9774)
- 环境(9246)
- 信息(9215)
- 总论(9200)
- 体(9131)
- 关系(9101)
- 机构
- 大学(160363)
- 学院(157558)
- 济(89480)
- 经济(88223)
- 研究(65529)
- 管理(57302)
- 中国(51071)
- 理学(48380)
- 理学院(47817)
- 管理学(47416)
- 管理学院(47094)
- 财(35873)
- 京(34364)
- 科学(32952)
- 所(32379)
- 经济学(30694)
- 研究所(29145)
- 财经(28831)
- 中心(27729)
- 经济学院(27464)
- 经(26439)
- 院(23089)
- 北京(22830)
- 江(21690)
- 财经大学(21445)
- 农(20995)
- 科学院(20483)
- 范(19804)
- 师范(19702)
- 社会(19140)
- 基金
- 项目(98609)
- 科学(79548)
- 基金(75569)
- 研究(75233)
- 家(65377)
- 国家(64936)
- 科学基金(55248)
- 社会(53883)
- 社会科(51429)
- 社会科学(51419)
- 基金项目(38086)
- 省(33436)
- 教育(32344)
- 资助(30915)
- 自然(30568)
- 自然科(29876)
- 自然科学(29869)
- 自然科学基金(29401)
- 划(28889)
- 编号(27810)
- 国家社会(25099)
- 部(23863)
- 发(23502)
- 成果(23467)
- 中国(23415)
- 重点(22339)
- 教育部(21162)
- 发展(20417)
- 济(20332)
- 经济(20168)
共检索到256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游佳慧 赵若锦
数字经济是IPEF的核心议题,美国在IPEF下聚焦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半导体供应链和数字贸易四个领域与印太盟友开展数字经济合作。IPEF数字经济合作将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对此,中国应坚持“双循环”战略,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制定应对策略。在国内层面,中国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数字治理水平提升,增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层面,中国应以东盟为优先伙伴,欧盟和韩国为关键伙伴,金砖国家为重要伙伴,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网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协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博文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都造成了一定冲击,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达成了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当前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在积极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性全球供应链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国际经济与合作方式,使国际经济合作逐渐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规则重构特征。这就要求企业保持较强的敏感性,明确新的定位,调整自身发展策略,把握发展大趋势,迎合绿色发展的需要,寻求在绿色资本、绿色产能、绿色贸易等层面的合作,构建贸易合作新业态,由此在国际经济贸易新形势下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合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登永
沪港经济合作的背景和趋势分析洪登永中国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因素”一直是香港经济长期稳定和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香港也在内地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发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巍
"金砖国家"正在推动改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过程中,"金砖国家"致力于创立多元化和更加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金砖国家"对促进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金砖国家"将在保持世界经济稳定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金砖国家 经济合作 潜力巨大 促进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勤
本文分别阐述了港台、大陆与香港以及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指出,近年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并呈现出以贸易为主,金融跟进、多方发展的势头;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资本流动日趋扩大,尤其是港资迅速北移而使粤港经济一体化,大陆与香港分别成为彼此主要的贸易伙伴,而且,香港在海峡两岸交往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发生经贸关系起着桥梁作用;海峡两岸的间接贸易不断扩大,台商赴大陆投资形式成热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支伟 刘钧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制度性合作得以推进,已在区域政治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这种制度合作还远未达到与东亚各经济体间生产一体化程度相匹配的水平。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两头在外"的区域生产贸易格局和美国的制衡战略是影响东亚经济合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原因。最新一轮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加速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在当前条件下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应首先深化各个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提升已建立的合作机制的效率,使成员国获得更多的切实利益。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合作 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Eastcrn Asia with more population,larger area and greater natural re sources tha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UN Security Council,China will produce great impacts on Eastern Asain are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or in next cent...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巍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细作、持久发展阶段迈进,成果惠及世界。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推进经济走廊建设,中方企业、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产业合作,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周念利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内,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可能将更多地表现为以"功能性建设"、"贸易便利化先行"为特征的多边贸易合作,以及以做大做实"清迈协议"为主的多边金融合作。中国应该在加强双边合作机制基础上,采取灵活、现实的手段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亚太经济合作走向更高层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金泓汎(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州350001)在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与区域化同时并进的新形势下,亚太经济合作也出现了转向建制化的新趋势。如何处理一体化与区域化的关系,有效地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是跨世纪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鞠欣
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进入深度调整的历史性阶段,受到了全球意识形态转向及大国博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深度嵌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大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面临制度包容性转型、产业链转移、关键技术封锁等多种挑战。在这种发展环境中,中国当前需要加快制度型开放,全面推进立法工作和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秩序改革,并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助力自身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地位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