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1)
2023(4697)
2022(3779)
2021(3429)
2020(2934)
2019(6488)
2018(6006)
2017(11703)
2016(6165)
2015(6932)
2014(6822)
2013(6698)
2012(6466)
2011(5856)
2010(6480)
2009(6440)
2008(5365)
2007(4755)
2006(4413)
2005(4114)
作者
(18257)
(15127)
(15125)
(14284)
(9624)
(7213)
(6829)
(6033)
(5589)
(5523)
(5340)
(5260)
(4915)
(4882)
(4872)
(4785)
(4564)
(4387)
(4276)
(4140)
(4000)
(3713)
(3634)
(3557)
(3449)
(3440)
(3422)
(3164)
(3118)
(3066)
学科
(25246)
金融(25245)
(23399)
经济(23370)
(21700)
银行(21686)
(21165)
(17560)
管理(15562)
(14779)
企业(14779)
中国(14570)
中国金融(10905)
方法(8690)
(8675)
(8465)
数学(7540)
数学方法(7429)
地方(6967)
(6548)
财务(6533)
财务管理(6525)
(6411)
企业财务(6322)
业经(6119)
(5656)
(5020)
理论(4993)
农业(4905)
(4804)
机构
大学(88843)
学院(87909)
(36792)
经济(35979)
研究(32866)
中国(32066)
管理(29244)
理学(24646)
理学院(24337)
管理学(23793)
管理学院(23654)
科学(19207)
(18984)
(18580)
(17157)
中心(16874)
(16252)
研究所(15713)
(15583)
(15175)
财经(15128)
银行(15042)
金融(14901)
(14156)
(13739)
(13497)
农业(12875)
经济学(12652)
业大(12429)
人民(12323)
基金
项目(56532)
科学(44030)
基金(41373)
研究(40885)
(36376)
国家(36078)
科学基金(30060)
社会(26071)
社会科(24861)
社会科学(24853)
(21755)
基金项目(21508)
自然(18962)
(18611)
自然科(18554)
自然科学(18546)
教育(18394)
自然科学基金(18222)
资助(17320)
编号(15984)
成果(14146)
重点(13420)
(12736)
(12515)
(12168)
课题(11536)
创新(11465)
(11280)
国家社会(11058)
科研(11032)
期刊
(39185)
经济(39185)
研究(28058)
(27239)
金融(27239)
中国(17921)
(15410)
学报(15285)
(14261)
科学(13535)
大学(11662)
学学(11126)
管理(10352)
农业(9683)
教育(8093)
财经(7692)
(6513)
经济研究(6208)
技术(6011)
国际(5570)
业经(5078)
理论(5068)
问题(4783)
世界(4733)
(4725)
中国金融(4723)
(4612)
实践(4590)
(4590)
(4582)
共检索到142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留禄  
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并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是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方案中的主要措施。左翼经济学家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流动性危机,紧缩政策只会使危机国家雪上加霜,而右翼经济学家则认为IMF拯救行动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国际金融更加动荡。IMF拯救方案引发的争议正在深入,并向国际金融领域的其他层面渗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公齐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采取措施减少金融海啸的冲击。小国金融危机是大国与小国间的经济失衡及大国利用优势货币转嫁和分散风险的结果,具有外生性;大国金融危机是内部经济风险累积不可调和的产物,具有内生性。因而在拯救金融危机的策略上大国利用其国际货币地位和完善金融体系转嫁风险或分散危机;小国则要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摆脱金融危机及其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辅靖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这些措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奇效,美国经济低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仍有反复濒临衰退的可能。但长期效果不应低估。不应夸大危机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冲击力,美国金融及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但不是不治之症。不应全盘否定美国金融的发展路径和监管制度。美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低谷的可能性也不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基于技术持存论的哲学基础,斯蒂格勒将教育指认为一种作为"传输"与"接受"机制的记忆术,进而揭示其功能性与存在论的双重本质构境,即个体与集体意识塑形及其经验性时空定位筑模。技术体系进化使人类社会普遍进入熵增状态,全球记忆术体系的确立使教育演变为一场资本主义精神掠夺,知识普遍性不可逆转的崩溃导致主体认知短路,数字化座架将教育促逼于思想赤贫的系统性愚昧状态。拯救教育的可能出路在于区别知识与非知识的知识,进行持留机制药理学批判以及重构有效的批判认识论。斯蒂格勒的教育本质观对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补充,其关于教育危机及其拯救可能的深描与构序也具有一定警示意义,但其技术哲学本身的内在张力同样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朝翰  杨大群  
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体产生的传染效应。文章认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其金融部门的结构性问题,它会影响到东亚大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金融部门的发展。当然,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基础,中国也不例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宏宇  
企业危机管理──拯救企业的手段单宏宇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发生危机情况下的特别管理方式.它是拯救企业危机、拯救企业不至于破产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当今变幻多端的市场下,许多企业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遭遇企业危机,如重大事故、外部突变,导致企业危机。所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饶凤艳  张文政  
10月23日是全球雪豹日。在这个全球关注雪豹的日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发布题为"脆弱的关联性:雪豹、人类、水源与全球气候化"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保护森林植被、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来保护雪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下,雪豹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由于气候变化、非法捕猎及人兽间的长期冲突,使得这一高山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处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明芳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3968平方公里(1998年数据)。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之一。历史上的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号称"八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有光  
东亚金融风暴有着持续与广泛的影响,而关于应如何解决危机的问题,经济学者与有关机构和决策者间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两大国际机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这个问题上的相反建议。IMF给贷款国的条件,包括紧缩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取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邝梅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制度失灵密切相关。IMF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导致IMF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本功能失效。虽然IMF进行了改革,但美国在IMF权力结构中仍具有明显优势。重建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建中  陆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