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2)
- 2023(9529)
- 2022(8134)
- 2021(7381)
- 2020(6450)
- 2019(14904)
- 2018(14767)
- 2017(28621)
- 2016(15763)
- 2015(18048)
- 2014(18534)
- 2013(18289)
- 2012(17262)
- 2011(15619)
- 2010(16048)
- 2009(15419)
- 2008(14592)
- 2007(13419)
- 2006(11566)
- 2005(10557)
- 学科
- 济(63790)
- 经济(63721)
- 管理(41316)
- 业(40472)
- 企(32585)
- 企业(32585)
- 方法(30691)
- 数学(27346)
- 融(27285)
- 金融(27277)
- 数学方法(27128)
- 银(25080)
- 银行(25045)
- 行(24246)
- 中国(23703)
- 财(19067)
- 农(17791)
- 制(16792)
- 地方(14561)
- 贸(13570)
- 学(13560)
- 贸易(13560)
- 易(13218)
- 业经(13122)
- 务(12411)
- 财务(12370)
- 财务管理(12340)
- 农业(11679)
- 企业财务(11674)
- 理论(11526)
- 机构
- 学院(224252)
- 大学(224069)
- 济(93800)
- 经济(91597)
- 管理(81042)
- 研究(77321)
- 理学(68369)
- 理学院(67635)
- 中国(67255)
- 管理学(66383)
- 管理学院(65995)
- 京(47247)
- 科学(46693)
- 财(46280)
- 农(41976)
- 所(40500)
- 中心(38758)
- 研究所(36621)
- 财经(36310)
- 江(35055)
- 业大(34128)
- 农业(33215)
- 经(32739)
- 经济学(30166)
- 北京(29932)
- 州(28607)
- 范(27938)
- 师范(27583)
- 经济学院(27520)
- 院(27051)
- 基金
- 项目(143079)
- 科学(110095)
- 研究(104665)
- 基金(101442)
- 家(88211)
- 国家(87467)
- 科学基金(73235)
- 社会(64413)
- 社会科(61095)
- 社会科学(61075)
- 省(57152)
- 基金项目(53121)
- 教育(48568)
- 划(47768)
- 自然(46211)
- 自然科(45141)
- 自然科学(45125)
- 自然科学基金(44323)
- 编号(43785)
- 资助(43396)
- 成果(36745)
- 重点(32670)
- 部(31715)
- 发(31062)
- 课题(30843)
- 创(29686)
- 创新(27862)
- 科研(27779)
- 性(27259)
- 教育部(26941)
共检索到348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梦根 张唯婧
IMF于2011年启动了对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最新修订。文章从概念与分类、核算方法、货币统计、金融统计和其他等五个方面深入解析了此次修订的主要议题。新的修订进一步加强了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和其他国际统计标准的一致性,对货币与金融统计和核算处理将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 最新修订 主要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少玲 聂富强 郭元绍
货币与金融统计(MFS)是宏观经济领域四大国际统计规范之一,最新成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6年3月发布的《货币金融统计手册与编制指南(MFSMCG2016)》。其不仅是将MFSM2000、MFSCG2008合二为一,更是系统性补充与完善,修订内容广泛而细致。文章从整体结构、概念与分类、核算与原则、货币统计、金融统计等五个方面解析此次修订,并将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国家实践与MFSMCG2016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梦根 张唯婧
货币与金融统计是一国经济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标准的最新修订主要包括三类议题:一是基于《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变化的修订;二是顺应金融形势新发展的修订;三是弥补原体系不足的修订。此次修订对货币与金融统计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扩展指导范围、增加新内容、增强实用性、增进透明度和加强一致性五个方面。新框架对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中国加强金融统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敏,聂富强,周惠彬
金融公司分类是一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关系到货币政策是否有效、金融监管是否稳健的基础问题。中国金融公司分类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勇 李占卫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表明以IMF为代表的国际货币合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尽管区域性货币合作可以促进区域货币的稳定,但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有着严格的经济、金融条件。因此,一段时间内全球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不太可能有比较大的进展。在当前美元、欧元和日元三极化的国际货币格局下,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既需要加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也需要加强IMF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效协调美元、欧元和日元关系的国际机制。
关键词:
IMF 货币合作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欧阳胜银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准则体系是适应国际社会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进而加强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的普遍要求而形成的;它包括数据生产国际准则、数据公布国际准则和数据质量评估国际准则三种类型,并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发展特点;中国在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接轨中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做得还远远不够,应当进一步明确推进国际接轨的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货币与金融统计 国际准则 国际接轨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便芳 魏慧敏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其发行和使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讨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第三方支付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并论证数字货币承担货币职能的机理机制,提出未来应从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交易平台和实行许可证制度三个层面加强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以推进我国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数字货币 金融体系 数字经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文静
随着其他金融性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其对流动性总量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建立涵盖其他金融性公司的综合金融统计体系,应对数据信息缺口等问题。货币金融标准统计报表是进行货币金融统计的基础性工具,是生成货币概览的核心依据。本文以保险公司为例,探讨其他金融性公司货币金融统计标准报表的构建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负债表与货币金融标准统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并将之应用于金融统计实务,为将保险业务纳入综合金融统计提供理论指引和实务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9年 4月对成员国的汇率安排按照新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类。作者详细比较了汇率安排在新旧统计分类方法下的异同 ,并就成员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以及统计分类方法改变所带来的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统计结果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袁辉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间的潜在矛盾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发展,并引发货币品质维护的新问题。通过聚集成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上层货币支撑着下层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充分性,后者则更加灵活地适应商品流通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同时导致再生产不顾消费界限而达到极度紧张和普遍投机。任何货币形式都不能解除货币关系的固有矛盾,信用货币的内生创造和货币金字塔的持续扩张,从而金融体系的过度膨胀,必然以追求更高品质货币、货币等级全面收缩、重建货币基础和价值基础为归宿。因此,商品流通和资本主义再生产始终面临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内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及货币基础与金融体系之间矛盾的约束,尽管货币当局可以规训货币金融体系,并在危机时施以援手,但它无法消除危机。
关键词: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品质 货币金字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南北经济关系即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亦是国际经济学界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南北经济关系从总体上考察,乃一个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这种相互依赖与相互矛盾性,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由此带来南北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的色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王振营 张文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洪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以后,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总额持续扩大,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又有政府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其中,金融体系作为国内投资活动中资金不足者和资金剩余者之间的中介,在提高国内储蓄,增加资金供给,稳定经济增长,平衡国内外经济关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以及金融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