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7)
2023(6185)
2022(5352)
2021(4919)
2020(3960)
2019(9184)
2018(8863)
2017(15759)
2016(8135)
2015(9375)
2014(9369)
2013(9279)
2012(9292)
2011(8713)
2010(9025)
2009(8539)
2008(8158)
2007(7230)
2006(6920)
2005(6496)
作者
(24679)
(20852)
(20774)
(20065)
(13576)
(9932)
(9468)
(7996)
(7957)
(7375)
(7349)
(6976)
(6947)
(6782)
(6661)
(6400)
(6016)
(5984)
(5964)
(5606)
(5443)
(5076)
(4942)
(4915)
(4849)
(4818)
(4372)
(4330)
(4140)
(4059)
学科
(60273)
经济(60230)
管理(19439)
(17436)
方法(16555)
地方(16490)
数学(14554)
数学方法(14469)
中国(14039)
(13121)
企业(13121)
地方经济(12294)
(10525)
(10516)
业经(9885)
(8075)
金融(8075)
(7930)
(7857)
(7824)
贸易(7818)
(7501)
农业(7104)
经济学(7016)
(6997)
银行(6988)
(6953)
环境(6928)
(6814)
(6691)
机构
大学(125351)
学院(123089)
(67224)
经济(66112)
研究(54915)
管理(43198)
中国(41919)
理学(35817)
理学院(35315)
管理学(34721)
管理学院(34463)
科学(29237)
(28660)
(28165)
(27407)
研究所(25072)
中心(24058)
经济学(22108)
财经(21958)
(19925)
(19683)
经济学院(19540)
(19071)
北京(18486)
(18227)
(16896)
师范(16796)
科学院(16651)
财经大学(16109)
社会(14890)
基金
项目(75044)
科学(59292)
研究(56257)
基金(55418)
(49432)
国家(48600)
科学基金(40053)
社会(38382)
社会科(36386)
社会科学(36375)
基金项目(27887)
(27002)
教育(24095)
(23350)
自然(23061)
资助(23029)
自然科(22444)
自然科学(22439)
自然科学基金(22032)
编号(20740)
(18339)
成果(18125)
重点(17661)
(17185)
国家社会(17112)
发展(15462)
(15331)
中国(15298)
课题(15287)
(15276)
期刊
(84957)
经济(84957)
研究(47587)
中国(28453)
(21428)
管理(18946)
科学(17251)
学报(17013)
(16594)
经济研究(15402)
(14207)
金融(14207)
大学(13266)
学学(12335)
财经(11877)
农业(11313)
技术(10849)
教育(10833)
(10562)
问题(10395)
业经(10122)
国际(9855)
(9716)
世界(9475)
技术经济(8122)
统计(8049)
经济管理(6766)
(6638)
经济问题(6624)
(6594)
共检索到21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燕晓春  陈茜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陆续发布对各成员国一年一度的基于宏观经济审议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点对金融业、财政政策、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等领域进行了评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我们编译整理了IMF对英、德、日、美、中等主要国家的2014年"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以期为未来相关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英国(一)主要评估1.宏观经济形势良好。第一,经济强势回升。从2013年下半年起,英国经济增长开始加速。从领先指标来看,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兰  
2014年,日本经济从快速增长转向明显放缓,复苏缺乏持续有效的动力。目前,安倍经济学政策困境与风险并存,日本经济将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债台高筑、规制改革阻力重重等诸多痼疾沉疴与挑战;地缘政治风险与美国QE政策等外部市场环境将增加日本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预计2015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处于缓慢复苏态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3年,中国经济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同时平稳和缓增长,初步逆转2011年以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趋势,但实际复苏进程迟缓。2014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需求管理的扩张操作,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从而实现其从萧条到繁荣的周期形态的根本转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祝宝良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全年经济增长7.7%,其他主要调控目标处于预期目标之内。展望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极大地提振企业和社会的信心,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物价总水平处于温和态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牛犁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个明显下滑到逐步企稳的过程,经过创新管理理念、出台系列"稳增长、保下限"政策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期调控目标。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7.5%左右的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一、2013年我国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天勇  
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1999 年预计GDP增长率在6.9% ~7.1%范围,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为- 2.9% 左右,城镇真实失业率(加下岗职工)在8% ~9% 之内。由于出口增长率好转,到年底,如果扩张投资的财政政策能刺激非财政投资跟进,国民经济运行可能止跌回升。2000 年,如果在抑制储蓄、刺激非财政投资部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放开建设小城镇等方面给予较宽松的政策,使投资增幅达到20% —25% ,经济增长率就可能达到7.5% —8% ,就业机会就会增加,物价水平回稳到0% 以上,使宏观经济形成较健康的局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敬琏  
回头来看,1997年12月中旬对今年经济形势的估计大体上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在方向上也是对头的。但是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东亚金融危机后来的发展表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原先估计的要严重得多。当时我们大家都没有料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经济还要经历多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柴国基  
2013年,全球经济延续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温和复苏,且复苏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发达国家的财政问题出现缓解,金融市场相对平稳,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上升,其中美国率先退出实行了5年之久的超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郝孟梅  
1999年初,俄罗斯政府实行了“经济协议政策”,①制止了经济危机的发展。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俄罗斯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重点是加强财政-税收政策。俄罗斯经济虽有好转,但问题很多,十分脆弱,卢布继续走低已成定局,而议会和总统选举都会给经济带来影响,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发展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2012年通胀压力预计明显减小,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预计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预计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继续平稳降低,年内可能出现前落后稳的走势。宏观经济政策要兼顾稳增长和控通胀的目标,但实际操作预计将逐步偏重稳增长。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郑慧  
本文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作出展望并对经济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旗  
1993年3月13日,中国市场学会与《经济日报》社联合在京召开了“市场理论与市场形势研讨会”,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丁研讨会。会议就近期我国经济形势、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机制的重点及对策展开了讨论。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喜中有忧,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章钟基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概括地说,发展势头强劲,主流是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脆弱性、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为此世界各国也在不断调整其经济发展政策。2013年,世界经济维持低速增长,但推动增长的力量格局却发生了改变。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前景喜忧参半,整体经济复苏有望改善和加快,经济回升将更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由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由于深层次结构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微刺激效果的严重递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前低、中稳、后缓"的宏观季度调整模式,经济增速可能勉强达标。2014年系列宏观参数持续超预期的波动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标志着中国"新常态"进入到新的阶段。2014年第4季度和2015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上扬,并将步入结构调整的艰难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把握结构调整和全面改革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的力度,以强化底线管理,增强宏观经济的可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