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4)
2023(3507)
2022(2731)
2021(2462)
2020(2119)
2019(4693)
2018(4265)
2017(8638)
2016(4258)
2015(4789)
2014(4635)
2013(4665)
2012(4339)
2011(3867)
2010(4345)
2009(4515)
2008(3171)
2007(2738)
2006(2528)
2005(2464)
作者
(10920)
(8840)
(8675)
(8358)
(5469)
(4244)
(4139)
(3559)
(3229)
(3213)
(2937)
(2933)
(2885)
(2840)
(2692)
(2652)
(2639)
(2482)
(2403)
(2295)
(2192)
(2138)
(2049)
(2022)
(1946)
(1942)
(1914)
(1866)
(1837)
(1824)
学科
(24544)
金融(24544)
(21066)
银行(21066)
(20575)
(14301)
经济(14284)
(13049)
中国(12793)
(11244)
企业(11244)
管理(10839)
中国金融(10830)
(7174)
(7106)
(5711)
财务(5698)
财务管理(5692)
企业财务(5531)
地方(5466)
方法(5023)
数学(4632)
数学方法(4602)
业经(4383)
事业(4288)
(4109)
(4005)
业务(3741)
体制(3714)
(3473)
机构
大学(55396)
学院(54995)
(25863)
经济(25303)
中国(22707)
管理(19013)
研究(18965)
理学(15598)
理学院(15467)
管理学(15299)
管理学院(15196)
(14655)
银行(14194)
(14020)
(13819)
金融(13571)
(13334)
(11294)
中心(11281)
财经(10958)
人民(10836)
国人(9973)
(9949)
中国人(9934)
中国人民(9876)
经济学(9336)
(8991)
经济学院(8551)
科学(8439)
财经大学(8379)
基金
项目(33118)
研究(26696)
科学(25933)
基金(23949)
(19583)
国家(19384)
社会(17579)
社会科(16892)
社会科学(16889)
科学基金(16750)
(12795)
基金项目(12152)
教育(12059)
编号(11081)
(10570)
资助(10135)
(10072)
成果(9874)
自然(9015)
自然科(8832)
自然科学(8830)
自然科学基金(8674)
(7902)
(7876)
课题(7674)
重点(7645)
(7614)
(7536)
国家社会(7469)
项目编号(7432)
期刊
(26151)
经济(26151)
(25939)
金融(25939)
研究(20791)
中国(11380)
(10786)
(7211)
管理(6940)
教育(6260)
学报(5896)
财经(5618)
大学(5383)
科学(5184)
学学(4869)
(4740)
中国金融(4723)
经济研究(4511)
国际(4467)
农业(4120)
理论(3954)
技术(3626)
实践(3587)
(3587)
世界(3484)
业经(3455)
(3322)
问题(3087)
财会(2789)
农村(2751)
共检索到9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邝梅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制度失灵密切相关。IMF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导致IMF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本功能失效。虽然IMF进行了改革,但美国在IMF权力结构中仍具有明显优势。重建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元旭  
一、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金融动荡和危机很早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据IMF的资料表明,自1980年以来,该组织181个成员单位中有133个成员单位发生过重大金融动荡,52个国家的大多数银行多次丧失支付能力。进入90年代以来,金融动荡和危机更是不断,主要有:1991年英国货币危机,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全球债券市场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美元狂跌,英国巴林银行破产,1996年捷克、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银行倒闭,1997年泰国金融金融危机等,其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墨西哥危机和东南亚危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留禄  
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并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是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方案中的主要措施。左翼经济学家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流动性危机,紧缩政策只会使危机国家雪上加霜,而右翼经济学家则认为IMF拯救行动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国际金融更加动荡。IMF拯救方案引发的争议正在深入,并向国际金融领域的其他层面渗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美国金融经济危机表面上源于次级贷款和其衍生产品的泛滥,其深刻的原因则是198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体制。危机让我们看到: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和分散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还可能将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复制和层层放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最终伤害实体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职责不能推给市场,否则得不偿失;我国要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此扩大内需、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长期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蔺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条件性(Conditionality)从产生至今因存在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不断受到各界质疑和批判。2009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危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面临严重阻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出口贸易受到波及,国际收支面临失衡的国家不得不寻求IMF的贷款援助。而贷款条件性作为IMF贷款援助的核心内容,必然受到各界的重新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IMF贷款条件性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文  宣海林  林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世渊  
当前关于金融危机实质的研究有多种角度和多种研究方向,本文从科技进步视角对金融危机的实质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会有一个痛定思痛、检讨和变革的过程。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其成因和教训的研究立即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金融脆弱性说(Wolf,2008)、金融创新过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楚明  
为什么比例不高的次级房贷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近些年金融危机会脱离实体经济呈现频繁、独立爆发的趋势,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消费模式等因素有一定解释力,但忽略了金融活动中金融信用基础的缺陷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起点就是金融信用基础存在不足,金融信用基础可以简单表述为金融信用产品创造与交易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支撑金融资产价格的物质基础,是防范信用风险和遏制现代金融危机的技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金融业特有的脆弱性和强势性特征决定了金融业既要受到审慎性管制,又要受到反垄断管制。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美国双重管制的失败,而双重管制失败的根源在于管制者被"俘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毅  
自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世界再次感受到大型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并且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受到本次危机的冲击更加明显。历史表明,每次危机都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我国应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复杂形成机制,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动金融乃至全社会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