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7)
2023(11272)
2022(9937)
2021(9746)
2020(8027)
2019(18898)
2018(19056)
2017(35227)
2016(20301)
2015(23235)
2014(23593)
2013(22619)
2012(21062)
2011(18981)
2010(19295)
2009(17341)
2008(16754)
2007(14683)
2006(12962)
2005(11438)
作者
(56429)
(46503)
(46406)
(44169)
(29785)
(22494)
(21249)
(18429)
(17879)
(16834)
(16195)
(15450)
(14776)
(14570)
(14400)
(14267)
(14262)
(13946)
(13315)
(13254)
(11680)
(11581)
(11186)
(10694)
(10615)
(10391)
(10383)
(10248)
(9365)
(9265)
学科
(70214)
经济(70125)
管理(52534)
(47989)
(40524)
企业(40524)
方法(33825)
数学(28551)
数学方法(28120)
中国(23862)
教育(22707)
(18822)
(18185)
(17562)
理论(17064)
业经(15166)
地方(14276)
(13843)
贸易(13835)
(13454)
(12606)
技术(12576)
(12198)
农业(11908)
(11052)
金融(11051)
教学(10839)
环境(10788)
(10780)
财务(10715)
机构
大学(281704)
学院(275109)
管理(105488)
(98163)
经济(95571)
研究(94212)
理学(91295)
理学院(90170)
管理学(88392)
管理学院(87888)
中国(65093)
(62358)
科学(59944)
(47629)
(46017)
师范(45698)
(45045)
研究所(43570)
中心(41721)
(41400)
(40580)
业大(40475)
北京(40357)
教育(37969)
师范大学(37498)
财经(36060)
(34075)
技术(33497)
(33370)
(32752)
基金
项目(185882)
科学(146021)
研究(141898)
基金(130860)
(113075)
国家(112002)
科学基金(95196)
社会(84363)
社会科(79556)
社会科学(79534)
(73217)
教育(71654)
基金项目(69431)
(63717)
自然(61737)
编号(61008)
自然科(60285)
自然科学(60272)
自然科学基金(59148)
资助(54209)
成果(52441)
课题(44273)
重点(42276)
(42109)
(39717)
(38329)
项目编号(37838)
教育部(36498)
(36075)
大学(35699)
期刊
(107328)
经济(107328)
研究(88857)
教育(62049)
中国(60162)
学报(43854)
科学(39835)
管理(37938)
(37233)
大学(33909)
(32630)
学学(30207)
技术(27790)
农业(26709)
(20486)
金融(20486)
图书(17536)
财经(16789)
业经(16516)
经济研究(15965)
职业(14930)
(14230)
理论(13898)
(13818)
问题(13731)
科技(13381)
(13153)
论坛(13153)
实践(13003)
(13003)
共检索到412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和  
本文从概念框架、作业形式和评分系统三个方面对IEA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的实作评量进行了综述,从而探讨国际科学教育评价中实作评量的发展趋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了解与把握港澳台及海外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界在方法论问题尤其是分析模式或研究架构方面的发展 ,是大陆比较教育工作者在本领域做到知己知彼、并做出自身努力与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 ,本期专载了编者介绍国际教育成就研究与方法及CERC近期出版的教育比较研究专著所使用的比较教育分析架构的文章。希望它将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认识、运用及参与IEA或跨国项目的研究 ,了解香港同行比较教育课题取向及研究方法 ,明确在此领域的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10期撰文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孱弱。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就是对研究生拥有的评判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评价。由于不确定知识总是与活动相联系,因此,对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W·J·佩尔格鲁姆   T·普洛姆   张杰夫  
本文所介绍的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英文缩写为IEA)组织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该项目始于1987年,按设计,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87—1990年底和1991—1994年。参加合作研究的国家有美,加、德、日、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88年底参加了该项目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乔通  
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概念教学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重要概念是指对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起到支撑作用的概念。为了选定基础教育课程中力学重要概念,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44个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文件进行梳理,得出了力学重要概念共31个。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这些重要概念出现的学段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萨丽·托马斯  彭文蓉  田慧生  李建忠  任春荣  马晓强  
改进学校和学生评价的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杠杆。研究发现,增值评量普遍被认为可在评价中国教育质量上提供一种有效且相关的度量,这一结论与其他国家,譬如英国的有关研究结果相类似。在中国现有的学校和教师评价体系中,增值评量的概念与其测量的方法被视为是一种较为科学且受欢迎的评价方法。在运用任何新的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到地方情境以及优先考虑事项。增值评量法是否可在公共问责体制的框架下,为学校效能评价体系提供一种最有用或最适当的方法,向学校提供保密性反馈信息,提高学校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值得讨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科学写作融入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文风自由、形式多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提高科学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媒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歌  王祖浩  
通过跨学科的科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跨学科的思考者和行动者,是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转型的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其实质是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与延伸,跨学科素养与学科素养互为补充的素养结构构成了支撑学生自我发展的整体框架。跨学科素养是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知识所表现出的有效行动,其态度倾向是跨越学科边界,其认知机制是多维整合。在基础教育阶段,一般以科学学科内整合、科学与其社会属性和工程的整合为情境载体,以科学实践活动为路径,促进学生实现多学科概念对流、理论互鉴与方法碰撞,在横跨学科领域的时空范围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建构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在科学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芷,李湘涛,曲力书  
中国生命科学在国际同类研究中的地位王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李湘涛曲力书北京自然博物馆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中心和重点发展学科。中国的生命科学将怎样迎接21世纪?对中国其他学科发挥何种主要带头作用?要对上述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首先应该对中国生命科学在国际...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罗陆慧英  程介明  
2011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会议于2011年7月在香港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研究与教育政策和实践的链接",旨在促进CSCL研究对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领域的政策和实践带来新启示。会议集中了全球学习科学、教育技术与协作学习领域的前沿科学家,是一次有关学习科学的盛会。除了在香港的研讨会,本次会议还增设了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的连锁会,因此在大陆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参与。作为2011CSCL会议的前奏,主办方在香港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全球教育政策论坛,20位成员之中,一半是前沿的学习科学研究人员,另一半则是各国际机构的教育政策领军人物,他们就教育的微观与宏观研究,做了别开生面的对话。我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于研究道德的观点,论述了教育研究道德的几个原则,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些原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泉英明  周加仙  毛垚力  贾玉雪  
2000年起,日本开展的一系列"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以纵向群组研究为主要形式,并依托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脑磁图、近红外成像技术等。在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通力合作以及高度严谨的伦理审核之下,这一新兴领域如今已搭建起了脑与社会的宏观发展框架。目前研究成果在教育、医疗方面的大量应用昭示着"心智、脑与教育"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老龄化带来的记忆减退、全球化形势下的语言学习障碍等典型性社会问题都将获得解决的良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试析当前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张斌贤一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一直是我国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士所努力追求的基本目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虽从未对“科学化”的内涵作过明确的界定,但几乎“约定俗成”的认识无非是两个方面:或是把科学化等同于科学体系,因而,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在国外以至境外早已引起科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SSI教学在科学教育中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尤其在促进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SSI教学对于STS教育实现了一种超越。因此,SSI教学亟待引起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