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5)
2023(3500)
2022(2548)
2021(2385)
2020(1857)
2019(4398)
2018(4231)
2017(8828)
2016(4660)
2015(5315)
2014(5359)
2013(5178)
2012(4771)
2011(4293)
2010(4239)
2009(3837)
2008(3997)
2007(3918)
2006(3605)
2005(3472)
作者
(12184)
(9956)
(9838)
(9543)
(6499)
(4711)
(4656)
(3847)
(3796)
(3728)
(3432)
(3348)
(3338)
(3303)
(3167)
(3093)
(3089)
(2889)
(2848)
(2699)
(2608)
(2507)
(2396)
(2372)
(2352)
(2258)
(2199)
(2185)
(2152)
(1923)
学科
(17679)
经济(17669)
(14842)
(14621)
银行(14476)
管理(13916)
(13814)
企业(13814)
(13269)
(11504)
业务(8747)
(8020)
制度(8019)
银行制(7645)
(7026)
金融(7026)
方法(6481)
中国(5922)
业经(5537)
数学(5380)
数学方法(5331)
地方(4101)
(3850)
(3817)
(3815)
(3754)
贸易(3746)
(3688)
(3675)
(3576)
机构
学院(61077)
大学(59914)
(27037)
经济(26398)
管理(24805)
中国(23122)
理学(20296)
理学院(20101)
管理学(19934)
管理学院(19791)
研究(19788)
(16731)
银行(16018)
(14823)
(13625)
(12883)
财经(10559)
(10471)
中心(10037)
(9524)
科学(9454)
(9208)
(9062)
(8946)
金融(8900)
经济学(8343)
北京(8227)
研究所(8117)
财经大学(7930)
(7694)
基金
项目(35486)
科学(28430)
研究(27891)
基金(25936)
(21359)
国家(21180)
科学基金(18863)
社会(18041)
社会科(17248)
社会科学(17242)
(13415)
基金项目(13116)
教育(13111)
编号(11692)
自然(11391)
(11250)
自然科(11130)
自然科学(11130)
自然科学基金(10959)
资助(10870)
成果(9544)
课题(8253)
(8173)
(8162)
重点(7901)
(7702)
项目编号(7581)
(7573)
教育部(7477)
人文(7353)
期刊
(30743)
经济(30743)
研究(22332)
(22120)
金融(22120)
中国(14206)
管理(11119)
(10650)
(7046)
科学(6835)
教育(6578)
财经(5714)
学报(5477)
技术(5210)
业经(5208)
经济研究(4913)
(4837)
大学(4612)
国际(4345)
学学(4324)
理论(4028)
(3975)
论坛(3975)
(3851)
实践(3700)
(3700)
现代(3682)
问题(3607)
农村(3598)
(3598)
共检索到107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鸿峰  方斯  
厚积薄发,耕耘金融行业15载15年前,在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破茧而出,成为了孕育各行业新服务、新渠道、新商业模式的摇篮。银行开始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客户服务中心。凭借在电信行业建设呼叫中心的丰富经验,华为首先与招商银行展开了呼叫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正式参与中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耀宏  
华为公司把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结合,致力于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过去十年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的L型触底区,银行传统业务发展增速变缓;同时利率市场化之后存贷利差收窄,进一步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加快了传统金融行业脱媒进程,传统银行的客户被分流,业务场景被占领,在互联网金融数据驱动运营的竞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红华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金融全球化、信息化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业务和经营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迫使银行业历经两次大规模转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规模扩张、粗放型、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商业银行的公司银行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同时受到宏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红华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金融全球化、信息化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业务和经营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迫使银行业历经两次大规模转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规模扩张、粗放型、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商业银行的公司银行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同时受到宏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寿梅生  
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会上来自银监会、银行业协会、各大商业银行的专家学者围绕"银行业科学发展与转型"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银行家们充分意识到,中国银行业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经济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加速、银行业市场从卖方向买方市场转变以及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多重压力挑战,银行业转型势在必行,而且必须从科学发展的高度积极谋划转型。本刊发表交通银行寿梅生副行长在本次论坛上的演讲,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苗  
本文在阐述利率管制条件下中国银行业利润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存贷款市场的均衡利率,发现存贷利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存款管制利率越低,存贷利差越大。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存款利率提高,存贷利差收窄,银行利润下降。因此,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业必须实行战略转型,转变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以降低资本消耗、减少资本占用的中间业务为核心的内涵集约型增长方式,以实现银行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昱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处于风暴中心的欧美市场,银行普遍出现盈利下降、投资损失激增、资产质量恶化等问题。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许多银行纷纷推出了战略性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涉及银行的经营理念、业务范围、区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昱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处于风暴中心的欧美市场,银行普遍出现盈利下降、投资损失激增、资产质量恶化等问题。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许多银行纷纷推出了战略性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涉及银行的经营理念、业务范围、区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合心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时间迫近 ,长期封闭的国内银行业市场将要面向世界开放 ,在国内银行业市场上进行国际化的竞争 ,国内银行业必然会面临诸如监管政策、宏观金融调控、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能否适应开放等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这一基本现实告诉我们 :在继续维持低效率竞争与通过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来推动国内银行业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两者之间 ,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家强  原晓惠  
中国商业银行可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战略投入与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中非合作深化发展半个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经济合作逐渐由单一贸易往来发展为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中非经贸往来为中非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商业银行可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战略投入与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中非合作深化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近一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向美国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向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出售35亿美元,约9.9%的股份;中国银行先是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31亿美元约10%的股权,随后又向淡马锡出售31亿美元中国银行10%股权等。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银行业改革的一项基本策略,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国际银行业战略调整的本质是各家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银行业总是在经济周期的起伏变动、金融监管放松与趋严的摇摆转换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转变了自我膨胀、过度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危机刚结束时普遍采取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去综合化的应对策略,近年来呈现出做强核心业务的态势。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金荣  
目前,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的战略转型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作为一个战略管理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各主要商业银行的实践还是学术机构的理论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多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或业务创新的角度去谈,或零散地见于各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或具体工作安排中,甚至对经常运用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理论的滞后已经对当前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战略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如清  
信息时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战略转型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视角,对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战略转型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022年上半年,受新一轮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将稳经济、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始终承担着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对经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银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