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
- 2023(1405)
- 2022(1233)
- 2021(1175)
- 2020(946)
- 2019(2352)
- 2018(2603)
- 2017(5480)
- 2016(2968)
- 2015(3367)
- 2014(3342)
- 2013(3493)
- 2012(3195)
- 2011(2904)
- 2010(2755)
- 2009(2501)
- 2008(2416)
- 2007(2114)
- 2006(1858)
- 2005(1734)
- 学科
- 济(13056)
- 经济(13048)
- 方法(8177)
- 数学(7878)
- 数学方法(7850)
- 业(6124)
- 管理(6034)
- 贸(5669)
- 贸易(5667)
- 易(5622)
- 企(4011)
- 企业(4011)
- 劳(3688)
- 劳动(3685)
- 农(3626)
- 电子(3187)
- 中国(3012)
- 财(2902)
- 网上(2766)
- 网上贸易(2766)
- 银(2711)
- 银行(2699)
- 制(2640)
- 行(2595)
- 动(2560)
- 农业(2275)
- 融(2228)
- 金融(2226)
- 货(2098)
- 制度(1962)
- 机构
- 大学(39962)
- 学院(39253)
- 济(20265)
- 经济(19918)
- 管理(14964)
- 理学(12704)
- 理学院(12611)
- 中国(12547)
- 管理学(12425)
- 管理学院(12366)
- 研究(12270)
- 财(9694)
- 财经(7871)
- 京(7587)
- 经济学(7446)
- 融(7279)
- 经(7272)
- 金融(7209)
- 经济学院(6834)
- 中心(6599)
- 财经大学(6098)
- 所(6067)
- 银(5815)
- 人民(5760)
- 银行(5649)
- 科学(5572)
- 研究所(5326)
- 国人(5258)
- 中国人(5243)
- 中国人民(5185)
共检索到6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完全有可能取代现金和信用卡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是电子货币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二者具有网络规模效应,而预期在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的凸显,移动支付的低交易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减少了人们对现金货币的需求,改变了货币需求的形式。同时,中央银行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并行发行货币,将会冲击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形式的改变和电子货币的私人供给,将会使得货币控制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时需要中央银行发明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这一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伟
"人们往往对于一个新兴行业容易犯的错误是短期过于乐观,长期过于谨慎"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热点,一直受到国内金融业各方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以及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打开了移动支付的创新之门,移动支付也逐渐成为金融IC卡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以及金融IC卡的多应用普及,改变支付业务模式的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博
货币供给量作为金融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一直以来都是宏观调控机构和研究人员衡量经济金融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支付系统成为金融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电子支付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在电子支付对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替代性影响作用的视角,研究了电子支付与货币供给量指标的趋势关系和结构关系,认为电子支付在货币供给量指标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变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货币供给数据的认知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支付系统 电子支付 货币供给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依托于数字技术的移动支付能否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文章使用2016-2020年中国县域数据及北京大学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移动支付指数每提高1%,县域实际GDP提高约1849万元。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约束、缓解市场规模约束以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移动支付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贫困县、西部地区、低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有更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表明移动支付能够发挥普惠效应,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推动力。进一步分析表明,移动支付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协同作用。文章的研究为移动支付对县域经济的增长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力 李关政 王子松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快速成长态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对PC互联网替代趋势日益凸显,移动支付也成为互联网支付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电子商务从纯网络的B2C、B2C向O2O方向发展,促使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巨头争夺移动支付市场。与此同时,通讯运营商、手机生产商也凭借其各自的技术优势积极向移动支付产业渗透。据调查,近两年来移动支付市场快速增长,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同比增速均突破100%,其中移动支付金额在2015年第一季度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月波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利用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来实现网上交易。移动电子商务可以真正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喆 周钰翔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趋向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成为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当前移动支付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支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柴洪峰
随着新兴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正演进到移动电商模式阶段,线上线下的模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趋于融合统一。传统的银行卡和纸币已无法同时满足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支付需求。本文从移动电子货币的发展必要性、支付应用框架构建以及应用领域发展思路三个层面上,完整阐述了现代移动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提出了未来电子支付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松立 伊玫瑰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独特的营销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本文比较了传统网络支付与线上支付的差异,阐述了移动支付发展呈现的特点,通过移动支付差别化优势图分析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力,发现移动支付在潜在用户、营销能力、社交黏性、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移动支付也存在用户转化率低、不够安全、辅助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为移动支付的发展与完善提出理论支持。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使用意愿 市场竞争力 风险把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代晓慧
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金融支付服务融合发展的结果,它填补了传统金融支付服务的空白,已成为信息服务领域新的消费增长点移动互联网已形成新的信息消费热点移动互联网是当今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领域,我国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3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新鹭 周政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支付媒介的电子货币日益普及。以中国电子支付发展为背景、以电子货币替代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划分为银行卡电子货币与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分别研究了这两类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运用1999~2017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电子货币能够放大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其中,银行卡电子货币扩大了央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不仅扩大了央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而且也扩大了央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因此,央行应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原则,尽快建立起电子货币统计监测系统及指标体系,借鉴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
电子支付 电子货币 货币替代 货币创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岳云康
移动支付是在交易活动中以手机作为支付手段,即将手机与信用卡号码链接起来通过手机代替信用卡来支付交易费用,它具有方便、安全、成本低廉等优势,但目前的消费观念、技术支持、利益分配、手续繁杂等多种因素制约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支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主要有虚拟支付和移动现场支付两种基本模式。移动支付提供商应着力于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共赢;正确定位,积极开发市场;强化技术支撑,确保交易安全;加强行业协同,规避政策风险;利用新技术,抢占新市场。
关键词:
移动支付 虚拟支付 交易安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鑫 汤思源 廉子龙 杨学成
对移动电子商务支付问题制约因素深入分析,围绕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产业链,提出关于安全性,运营模式,支付系统,用户消费习惯及法律法规的解决方案,以期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钢 凌霞
用户隐私感知是影响移动电子支付行为的重要原因。为客观呈现用户隐私感知的影响因素以此对企业制定有效且精准的移动支付推广策略,文章基于移动电子支付情境下用户隐私感知影响因素的三个构面,设计开发前因量表。并通过对比移动电子支付、互联网电脑支付及传统线下支付三者的前因量表,归纳总结三种支付场景下用户隐私感知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旨在为制定提升用户互联网支付的隐私安全感知策略提供支持。
关键词:
移动电子支付 用户隐私感知 前因量表设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璇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商业交易。移动支付系统主体包括客户、商家、银行、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以及仲裁机构等。移动支付系统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在成员构成及运营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移动支付系统中,主体较多,而且各主体的目标不尽相同,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因而不同主体之间可能是完全信任、半信任或者完全不信任的关系。移动运营商、商家和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是客户对移动支付信任评价的关键。移动终端用户个人因素包括个人信任倾向、认知程度,移动商务网商因素包括卖家可信度、产品和服务质量,移动商务媒介因素包括界面友好程度、操作便捷程度、交互性、移动终端的多样性,移动商务交...
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支付 信任评价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