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6)
- 2023(8726)
- 2022(7919)
- 2021(7572)
- 2020(6318)
- 2019(14790)
- 2018(14896)
- 2017(28809)
- 2016(15859)
- 2015(17850)
- 2014(17783)
- 2013(17618)
- 2012(15963)
- 2011(14306)
- 2010(13992)
- 2009(12619)
- 2008(11993)
- 2007(10179)
- 2006(8669)
- 2005(7259)
- 学科
- 济(58557)
- 经济(58493)
- 管理(44351)
- 业(41359)
- 企(35008)
- 企业(35008)
- 方法(29731)
- 数学(25715)
- 数学方法(25431)
- 农(15111)
- 学(14994)
- 中国(14030)
- 财(13922)
- 业经(12990)
- 地方(12132)
- 环境(10811)
- 理论(10487)
- 和(10336)
- 农业(10113)
- 贸(10043)
- 贸易(10039)
- 技术(9736)
- 易(9730)
- 务(9299)
- 财务(9242)
- 财务管理(9228)
- 划(9020)
- 制(9000)
- 企业财务(8749)
- 教育(8620)
- 机构
- 大学(221474)
- 学院(219290)
- 管理(90057)
- 济(79963)
- 理学(79256)
- 理学院(78385)
- 经济(78079)
- 管理学(76982)
- 管理学院(76613)
- 研究(71246)
- 中国(49877)
- 科学(48507)
- 京(47369)
- 农(38641)
- 业大(37411)
- 所(36035)
- 财(34604)
- 研究所(33478)
- 中心(31853)
- 农业(30627)
- 江(29929)
- 北京(29451)
- 财经(28793)
- 范(28671)
- 师范(28364)
- 经(26251)
- 院(26048)
- 州(24919)
- 技术(24184)
- 师范大学(22989)
- 基金
- 项目(160742)
- 科学(125025)
- 基金(115957)
- 研究(114429)
- 家(101907)
- 国家(101072)
- 科学基金(86453)
- 社会(69201)
- 社会科(65455)
- 社会科学(65434)
- 省(63722)
- 基金项目(62914)
- 自然(59007)
- 自然科(57614)
- 自然科学(57600)
- 自然科学基金(56523)
- 划(53681)
- 教育(52108)
- 资助(47739)
- 编号(46829)
- 成果(37230)
- 重点(35590)
- 部(34398)
- 发(33577)
- 创(33416)
- 课题(31818)
- 科研(31301)
- 创新(31107)
- 计划(30378)
- 大学(29724)
共检索到299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裴 杨榕 顾超逸 张彦明 张琛 魏建忠 李郁 王桂军
【目的】研究IBV感染鸡气管黏膜上皮细胞(Chicken trachea epithelium cells,CTECs)中基底细胞的特性,以进一步揭示IBV感染与α-2,3-唾液酸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技术、RTPCR方法,对接种IBV的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研究IBV对基底细胞的感染特征。【结果】与CTECs感染IBV结果相反,单独培养的基底细胞接种IBV后,无明显的形态学损伤和亚细胞结构(溶酶体、细胞核)的损伤,细胞中也检测不到IBV的增殖。【结论】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可以被IBV感染,单独的基底细胞不能被IBV感染,提示α-2,3-唾液酸受体是否存在与IBV感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泽红 陈晓武 陈秋生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15只健康中华鳖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细胞的超微构造。结果显示 ,胃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 ,细胞上部胞质中充满黏液性颗粒 ,其形状多样化 ;上皮中有少量淡染的亮细胞 ,其结构与周围细胞基本相同 ,只是数量有差异 ;上皮细胞之间具有明显的细胞连接。胃腺上皮细胞还未分化为独立的主细胞和盐酸细胞 ,但腺体细胞的结构同时具备两种细胞的特征 ,即既有发达的细胞内小管和丰富的线粒体 ,又有大量膜包分泌颗粒和粗面内质网。上述结果表明 ,中华鳖胃黏膜上皮具有分泌黏液的细胞结构 ;一种胃腺细胞可同时执行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功能
关键词:
中华鳖 胃黏膜 胃腺 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明 刘月焕 陈明勇 韩春华 林健
【目的】检测鸡、鸽和虎体内的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以期解释3种动物对禽流感病毒易感性差异的机制。【方法】使用地高辛标记的外源性凝集素染色方法检测这些动物的喉头、气管、肺脏和肠道(直肠)的上皮细胞表面SAα2,6Gal和SAα2,3Gal连接键的类型。【结果】SPF鸡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SAα2,3Gal和少量的SAα2,6Gal;肺房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3Gal;而直肠黏膜上皮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表达。成年鸽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6Gal,而没有SAα2,3Gal;而下呼吸道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直肠...
关键词:
流感病毒受体 唾液酸 鸡 鸽 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裴 张彦明 张浩 高春生 张为民 王晶钰 郭抗抗 党如意
【目的】探索鸡气管上皮细胞(chicken trachea epithelium,CTE)分离培养技术,并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在CTE中培养特性。【方法】利用气管灌注冷消化法分离培养CTE,对CTE特异性8/18角蛋白作免疫组化鉴定上皮细胞。培养的CTE分别接种IBVM41株和T株,分别在接种后第12~96小时观察接毒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电镜技术观察CTE细胞病变和病毒粒子结构,利用RT-PCR技术检测CTE中病毒核酸并对CTE中IBV的血凝性和鸡胚致病性进行检测。【结果】利用灌注冷消化法可以获得形态完整并带有纤毛的CTE,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
在研究富含淋巴细胞的肠绒毛形成过程中观察了大量的猪小肠和子宫黏膜组织切片 ,发现小肠和子宫黏膜上皮内的淋巴细胞实际上就是来源于固有膜中的淋巴细胞 ,并能通过小肠上皮迁移到腔中 ,作者暂时称之为“腔排”现象。
关键词:
猪 黏膜上皮 淋巴细胞 “腔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传丽 刘铮铸 俞英 张勤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志坚 董瑞兰 罗刚 江和基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模型,研究菠萝蛋白酶对K8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显著降低K88+ETEC的黏附率,且与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相当(P>0.05).由此可以推测,菠萝蛋白酶能体外抑制K88+ETEC菌毛黏附上皮细胞,阻止K88+ETEC对肠道的侵袭,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菠萝蛋白酶 黏附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言伟 江飚 但学明 李安兴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原生纤毛类寄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并导致死亡,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刺激隐核虫体表寄生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机制的良好病原模型,可为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海水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已有研究表明,受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斜带石斑鱼皮肤黏液或其培养上清液能使幼虫发生阻动,由皮肤中的抗体分泌细胞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刺激隐核虫感染时,多种免疫细胞如NC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寄生虫周围聚集,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在寄生虫感染部位上调,暗示其调节的免疫细胞也参与抗虫免疫;此外,研究发现黄斑蓝子鱼对刺激隐核虫具有天然抗性,其血清和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和滋养体均具有杀灭作用,已从其血清中分离到一种天然抗虫蛋白—L-氨基酸氧化酶,为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免疫实验证实疫苗防控刺激隐核虫病是可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 练高建 黄国庆 陈杰
实验组肉鸡在灌喂半胱胺 2 0mg·kg-1(CY Ⅰ )和 80mg·kg-1(CY Ⅱ )后 ,应用鸡新城疫弱毒苗 (NDV) (Ⅳ系苗 )以口腔注入法进行免疫 ,检查小肠粘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阳性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 (iIEL)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CY Ⅰ在NDV首免后第 4周 ,十二指肠中sIgA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芮琪 罗启慧 陈正礼
【目的】制备硫酸化黄芪多糖(Sulfate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研究其对雏鸡十二指肠组织发育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apS)进行硫酸化修饰,制备SapS,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定SapS中硫含量,并计算SapS的硫酸基取代度。运用组织学制片技术和染色方法分别观察apS及SapS干预后7d和14d鸡十二指肠的组织学特点,对肠壁黏膜层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柱状上皮细胞间杯状细胞(goblet cell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亚丽 宋慧 姜云瑶 牛姝力 丁国栋 尚红梅
为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树舌发酵浸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ermentation concentrate of 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Gray.),GAP)对肉鸡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鸡225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15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5mg/kg黄霉素)和3个GAP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GAP),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0%和0.2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荣 姜义宝 郑世民 马春全
为了观察益生素对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将60只雏鸡随机分为益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灌服益生素后1,4,7,10和18 d,采集肠液、十二指肠派伊尔结和盲肠扁桃体,观测肠道黏膜抗体生成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和肠液免疫球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并在服用益生素后4 d对盲肠扁桃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常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服用益生素后7 d,雏鸡肠液的IgA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荣 姜义宝 郑世民
为探明益生菌能否增强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局部黏膜组织的免疫效果,雏鸡分别于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天及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攻击7d后或死亡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派伊尔结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菌协同ND疫苗组雏鸡局部黏膜的IgA,IgM,IgG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分别在免疫后7d明显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P0.05),表明益生菌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东宁 齐雪峰 赵献军 段连茂 靳亚平 李义 王大会 王芳
【目的】优化嗜酸乳杆菌对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黏附的条件。【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法,研究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菌体生长状态和pH值以及孵育时间对菌体黏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当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48 h,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为1.0×109mL-1,pH值为4.0,孵育时间120 min,嗜酸乳杆菌培养24 h时,嗜酸乳杆菌对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性最好。【结论】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为细菌黏附性能研究的体外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晨 张恩 王佳璐 黄璐璐 杨倩
[目的]本试验旨在建立体外分离猪肠黏膜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PP)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然后分别采用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术根据细胞表面标志MHC-Ⅱ和SWC3a分选猪肠黏膜PP结DC,并进行DC形态学和免疫学性质鉴定。[结果]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orting,MACS)富集SWC3a+细胞纯度达90.2%,而SWC3a+/MHC-Ⅱ+细胞纯度达50.5%。流式细胞术分选猪肠黏膜PP结中SWC3a+/MHC-Ⅱ+DC纯度高达95.6%,将该DC培养2 d后,细胞有聚集现象,细胞表面不规则,略有突起,具有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分离猪肠黏膜PP结中DC的方法,分离到的DC具有体内DC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猪肠黏膜PP结中DC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