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0)
2023(9257)
2022(8013)
2021(7238)
2020(6093)
2019(14247)
2018(14046)
2017(26852)
2016(14940)
2015(17013)
2014(17484)
2013(17556)
2012(17037)
2011(15663)
2010(16139)
2009(14988)
2008(15053)
2007(13995)
2006(12292)
2005(11348)
作者
(47297)
(39742)
(39559)
(37484)
(25147)
(19096)
(18143)
(15530)
(14928)
(14305)
(13584)
(13194)
(12757)
(12726)
(12583)
(12361)
(12289)
(11752)
(11462)
(11420)
(10137)
(10042)
(9855)
(9120)
(9018)
(8974)
(8917)
(8763)
(8263)
(8051)
学科
(71182)
经济(71118)
(38088)
管理(36987)
(27853)
企业(27853)
方法(27028)
数学(23683)
数学方法(23483)
中国(21689)
地方(21539)
(21334)
业经(15428)
(14673)
农业(14500)
(14366)
(13129)
贸易(13119)
(12613)
地方经济(12081)
(12073)
(11907)
银行(11865)
(11796)
金融(11794)
(11491)
(11229)
环境(10683)
(10612)
技术(9754)
机构
学院(223901)
大学(222070)
(92214)
经济(90134)
研究(83856)
管理(79438)
理学(66731)
理学院(65844)
管理学(64642)
管理学院(64218)
中国(62962)
科学(53524)
(49372)
(45744)
(45280)
(41588)
研究所(40987)
中心(37816)
(36525)
业大(36409)
农业(35833)
财经(32096)
北京(31990)
(31599)
师范(31262)
(29963)
(29299)
(28845)
经济学(28092)
(27946)
基金
项目(141327)
科学(108517)
研究(102759)
基金(97966)
(86254)
国家(85469)
科学基金(70711)
社会(62530)
社会科(59101)
社会科学(59081)
(58043)
基金项目(51861)
(48312)
教育(46910)
自然(44924)
自然科(43790)
自然科学(43770)
自然科学基金(42955)
编号(42939)
资助(40523)
(36869)
成果(35724)
重点(32608)
课题(31025)
(30406)
发展(29301)
(28912)
(28786)
创新(27087)
科研(26985)
期刊
(110737)
经济(110737)
研究(68391)
中国(49860)
(43201)
学报(38823)
科学(34754)
(31820)
农业(29106)
大学(28481)
管理(28443)
教育(27389)
学学(26818)
(22984)
金融(22984)
技术(20231)
业经(19801)
经济研究(17488)
财经(15848)
(15753)
问题(14980)
(13644)
技术经济(11900)
(11548)
商业(11407)
(11193)
图书(11052)
科技(10871)
理论(10507)
世界(10405)
共检索到352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恩亮  马玲玲  杨如同  李林芳  汪庆  李亚  王鹏  
【目的】利用RNA-seq技术对楸树易生根品种‘豫楸1号’的嫩枝扦插生根的4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为阐明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浓度为2 g·L-1IBA处理‘豫楸1号’嫩枝,然后分别提取处理后0天(对照)、1天(激活期)、15天(愈伤形成期)的插穗基部的RNA及25天(不定根形成期)和35天(不定根伸长期)的根部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测序得到raw reads,通过去除接头、重复序列、低质量的序列,得到高质量的clean reads,使用Trinity软件进行拼接获得contigs;随后,利用BLASTx、RSEM、Cytoscape及Me V4.9.0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和差异基因鉴定;最后随机选取15个差异表达的RNA-Seq数据利用q PCR验证基因的表达。【结果】在62 955个unigenes中,31 646(50.26%)个unigenenes获得了注释;差异基因分析发现了11 100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10 200个特异的和900个共同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细胞骨架’仅在激活期显著富集,而‘DNA代谢过程’仅在愈伤组织形成期显著富集;KEGG富集分析显示参与丙烷合成、糖酵解和植物激素代谢等途径的基因对楸树不定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楸树不定根发育进程的发展,参与糖酵解途径的基因数目逐渐减少而参与苯丙素合成的基因数量却在持续增加,表明在IBA刺激后,代谢通路的动态变化响应了不定根的发育进程。【结论】通过对楸树‘豫楸1号’不定根发育的4个阶段的转录组分析,发现细胞分裂素和乙烯间的互作促进楸树愈伤形成而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间的互作则促进了楸树不定根的伸长。虽然本研究不能完全解释‘豫楸1号’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但它可以作为进一步探索与这一复杂过程相关的候选途径和基因的有力工具,可为解析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和其他近缘物种的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英  李明鹤  张新华  严明学  
用石腊切片法研究杉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比较了成年树根颈萌条、树冠上部枝条及其复壮条扦插时不定根形成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复壮条与根颈萌条生根过程相似,一般不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不定根由维管形成层或皮层薄壁细胞分裂而来;用上部侧枝扦插时,穗条基部常形成许多瘤状愈伤组织,不定根难以形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绍鹏  尚艳茹  冷淑娇  杨瑞华  王秋玉  
以欧美杂种山杨嫩枝插穗为实验材料,进行扦插不定根生成过程中插穗形态和解剖学观察,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对扦插后6和12 d插穗不定根生成部位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分析。插穗解剖观察发现扦插后6 d为根原基的诱导期,12 d为不定根的伸长生长期,对插穗不定根2个时期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 328个。对筛选出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和KEGG及pathway分析,确定2个山杨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化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云  王树芝  田砚亭  钱永强  
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诱导进行了研究。采用 32 析因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选出四倍体宽叶刺槐无性系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 1 2MS +IBA 0 4mg·L- 1 +NAA 0 2 5mg·L- 1 +蔗糖 2 % +琼脂 0 6 % ;并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试管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观察 ,结果表明试管苗嫩梢无潜伏根原基 ,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 ,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阳  曾炳山  裘珍飞  刘英  范春节  
越南奇楠沉香AquilAriA crAssnA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试验以越南奇楠沉香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AA的浓度变化、固化剂的种类、活性炭的含量对奇楠沉香组培苗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无性系对nAA的反应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大量元素+1/2Ms微量元素+nAA(0.05~0.2 Mg/l),诱导越南奇楠沉香组培苗生根的最佳nAA的浓度随无性系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贝贝  郭强  师慈  宣伟  曹泽彧  聂理  沈文飚  
试验比较了低浓度(1 g.L-1)与高浓度(5~50 g.L-1)蔗糖对黄瓜不定根发生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蔗糖对植株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浓度蔗糖能明显促进黄瓜下胚轴切段不定根发生,而高浓度蔗糖则不同程度抑制不定根的发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景瀚  李伟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的发生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2个区域,一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薄壁细胞区域。沙棘不定根原基继续发育时,一部分沿射线向外生长,另一部分向外生长的同时会与茎段的髓连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他树种中尚未发现。沙棘插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出一些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且脱分化,形成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继续分裂,沿着射线向远离轴心的方向伸展,从而形成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泽涵  于文涛  王鹏杰  樊晓静  刘财国  蔡春平  叶乃兴  
为了揭示茶树花不同发育时期生长发育和生化成分代谢的分子机制,以‘黄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树花两个发育时期(花苞期、开放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5 039 271个过滤序列,GC含量为44.30%~45.35%;茶树花两个发育时期共获得18 35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有8 019个,下调的基因有10 333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在与茶树花生长发育、生化成分形成有关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的昼夜节律、糖胺聚糖降解等代谢途径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花的发育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和光周期的诱导,与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有关的代谢途径随着花的发育发生了变化,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树花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厚君  魏凯莉  江成  赵岩秋  宋学勤  卢孟柱  
【目的】生长调节因子(GRFs)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研究杨树组织和器官发育中GRFs的作用,尤其是对不定根形成的调控,不仅可以丰富根发育的理论,而且对于杨树的扦插繁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从银腺杨84K中分离了PtGRF1/2d基因和其启动子,通过对其miR396靶位点核苷酸进行同义突变,获得不受miR396调控的突变形式的mPtGRF1/2d,并将启动子和该突变形式分别构建至含有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过量表达载体,通过遗传转化分别获得PPtGRF1/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盛丽莉  陈颖  汪南阳  徐彩平  曹福亮  
通过对不同银杏外植体的离体培养和显微切片观察,研究了银杏不同外植体的体胚发生、不定芽诱导及不定根发生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成熟胚培养20 d后,具有完整的子叶和胚芽,胚芽、胚轴处有分泌腔的存在;未成熟胚(大子叶胚)可观察到子叶和胚芽原基。小子叶胚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可观察到两细胞、四细胞、多细胞原胚至球形胚的发育;(2)子叶外植体培养过程中外皮层细胞首先启动分化,逐渐在外皮层及皮层周围形成分生细胞团,最终形成不定芽。(3)银杏芽苗不定根发生为诱发生根型,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交叉处的细胞,20d后可观察到成型的不定根。(4)探讨了银杏不定芽或体胚难以成活的原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强   胡盼   刘淑娟   刘腾云   姜雪茹   周华  
【目的】研究樟树“赣彤1号”在不同光质下扦插的变化情况及其生根的分子机制,为全面揭示“赣彤1号”插穗生根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扦插后在4种光质下处理不同时间(0、30、68 d)的插穗基部韧皮部组织为材料,观察“赣彤1号”生根形态,同时对其在不同光质和不同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其结果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红光处理下的生根率大于其他3种光质,红蓝光与白光发育进程较为相似,蓝光处理下生根率最低;在生根发育过程中共发现39 02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23 414个,下调15 612个,红光下差异基因最多,上调6484个,下调3902个;GO 富集结果表明,DEGs在次级代谢过程、苯丙醇代谢过程、光合作用、膜锚固构件、叶绿素结合等过程得到显著富集。KEGG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被富集到光合作用、生长素及糖酵解/糖异生等代谢过程。光系统I的氧化还原状态在蓝光下会被抑制,ATP合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蓝光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糖酵解通路中磷酸葡萄糖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等基因在红蓝光下显著上调;在红光及红蓝光下,其生长素水平显著上调。【结论】通过对“赣彤1号”在不同光质下扦插生根的转录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光下多种基因上调表达,有利于促进其不定根的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利斌  苗红梅  张海洋  
【目的】系统了解芝麻发育及种子形成转录组特征,丰富芝麻转录组数据信息。【方法】选用6份芝麻样品(5个不同芝麻品种的完整植株、1份不同发育阶段的芝麻籽粒),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Illumina RNA-seq双端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原始数据12.69 Gb,有效数据8.80 Gb。通过de novo拼接获得了长度大于100 bp的转录物26 837条(http://www.ncbi.nlm.nih.gov/genbank/TSA.html,登录号:JP631635—JP668414);转录物总长度18.35 Mb,平均长度683 bp,N50长度1 006 bp。转录物注释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健  郑勇奇  吴超  
以天然成年植株和温室内1年生、2年生幼苗萌生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以不同浓度(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 mg.kg-1)的IBA、NAA、IBA+NAA(10∶1)、IBA+NAA(5∶1)、IBA+NAA(2∶1)、IBA+NAA(1∶1)等为外源激素处理插穗,以泥炭+珍珠岩(3∶1)、蛭石、河沙为扦插基质,对花楸树嫩枝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自成年母树的插穗没有不定根生成,取自1、2年生幼苗的插穗平均生根率分别为79.03%、70.37%,不定根平均长度分别为5.01、4.85 cm,不定根数量分别为19、30根;取自枝条下部的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博  兰再平  马可  胡海姿  
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温室中,保证生根期空气温度18 28℃,空气相对湿度90%95%,以圆基长果楸为材料进行了楸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并对生根率及生根性状进行了研究。对比了ABT-1和NAA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处理时间的组合,以及泥炭、珍珠岩、河沙、蛭石不同配比的基质组合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 000 mg.kg-1ABT-1或1 000 mg.kg-1NAA滑石粉稀释粉剂速蘸的激素处理对楸树嫩枝扦插较适宜;楸树嫩枝扦插的最佳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1∶1;采用该激素处理和基质配方组合的楸树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达8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琪  伍越  郑会全  胡德活  胡瑞阳  韩娟  李云  孙宇涵  
【目的】不定根诱导是杉木优良无性系繁殖的重要手段,杉木组织培养中不定根诱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杉木不定根诱导的影响,以期研究出最适宜杉木生根的培养因素,为后续试验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杉木T-c22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营养物质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去除针叶情况、有无活性炭、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光质等不同培养因素,统计杉木生根的各种指标,研究不同培养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与光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杉木生根的影响。【结果】(1)光照比黑暗显著提高杉木组培苗的株高、生根率、平均根数以及平均根长,显著抑制杉木的根鲜质量。(2)白光和红光均能提高杉木的生根率,生根率达100%;白光能够显著提高杉木的生根数量;红光和蓝光均会显著降低杉木的根长,但能够显著提高杉木无菌苗的株高。(3)添加IBA、NAA等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杉木的株高、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根鲜质量以及根干质量;光照和单一生长调节剂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平均根数以及平均根长。(4)培养基中含有适量营养成分会显著提高杉木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平均根鲜质量以及平均根干质量;光照和有无营养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杉木的株高和平均根长。(5)去针叶显著提高杉木无菌苗株高、根的平均长度及平均干质量;光照和有无去针叶的交互作用对杉木不定根的诱导没有显著的影响。(6)活性炭显著降低杉木无菌苗的生根率、生根数量、根鲜质量以及根干质量;活性炭和光照的交互作用显著降低杉木的生根率以及平均根长。【结论】本研究中影响杉木T-c22无性系生根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光质>光照时间以及光照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有无去针叶和活性炭。最适宜杉木Tc22无性系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 0.5 mg/L+IBA 0.5 mg/L;最适宜杉木生根的培养条件为添加适宜的营养物质、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 0.5 mg/L)、去除部分针叶以及红光(16 h/d)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