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7)
2023(8362)
2022(6968)
2021(6344)
2020(5301)
2019(11693)
2018(11367)
2017(20614)
2016(11551)
2015(12500)
2014(12628)
2013(12122)
2012(10808)
2011(9448)
2010(9299)
2009(8581)
2008(8789)
2007(7474)
2006(6300)
2005(5493)
作者
(34895)
(29211)
(28807)
(27259)
(18309)
(14011)
(13005)
(11605)
(11204)
(10144)
(9905)
(9763)
(9320)
(9049)
(9010)
(8988)
(8780)
(8692)
(8332)
(8174)
(7672)
(7150)
(7050)
(6642)
(6551)
(6522)
(6377)
(6347)
(6036)
(5858)
学科
(38330)
经济(38274)
管理(36580)
(32173)
(26312)
企业(26312)
方法(17055)
(15243)
数学(14891)
数学方法(14771)
(11916)
(11506)
中国(10797)
(10768)
财务(10746)
财务管理(10728)
企业财务(10014)
(9421)
环境(8659)
业经(8633)
(8579)
贸易(8576)
(8330)
(7745)
农业(7574)
(7534)
银行(7491)
(6842)
金融(6835)
(6770)
机构
学院(158741)
大学(157128)
(60195)
管理(59140)
经济(58950)
研究(53456)
理学(51792)
理学院(51216)
管理学(50170)
管理学院(49910)
中国(40846)
(35737)
科学(35450)
(32735)
(31603)
业大(29414)
农业(28625)
(28613)
研究所(25707)
中心(24773)
财经(24243)
(23921)
(21943)
北京(19891)
(19401)
农业大学(19182)
(18396)
(18371)
(18369)
技术(18048)
基金
项目(111671)
科学(86351)
基金(81102)
研究(75010)
(74150)
国家(73506)
科学基金(61727)
社会(47773)
社会科(45278)
社会科学(45268)
(44473)
基金项目(43516)
自然(42269)
自然科(41341)
自然科学(41324)
自然科学基金(40629)
(37849)
教育(34337)
资助(32014)
编号(28874)
重点(25420)
(23806)
(23510)
计划(23053)
(22979)
成果(22502)
科研(22408)
创新(22016)
(20544)
课题(20402)
期刊
(61306)
经济(61306)
研究(41291)
学报(34024)
中国(32934)
(31156)
(29159)
科学(27177)
大学(24552)
学学(23709)
农业(20681)
管理(19707)
教育(14084)
会计(12975)
(12616)
金融(12616)
财经(11642)
技术(11333)
业经(10938)
(10928)
经济研究(10761)
(10664)
财会(10329)
(9818)
业大(9811)
农业大学(8500)
问题(8180)
科技(8150)
商业(7345)
统计(6821)
共检索到230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涂毅  郝玲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交易形式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排放权及其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却给现有的会计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于2005年专门颁布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泽朋  
一、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简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京都议定书》的协定暂时不承担温室气体强制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中设定的三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排放权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简  庄鑫  
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展开,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笔者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现实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的研究分析,试图找出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建来  冯振华  
科学严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为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让重点碳排放企业对与碳排放权有关的会计处理有章可循,财政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规定》)。文章基于《暂行规定》的要求,就重点碳排放企业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会计处理的细节作了梳理,对重点碳排放企业超额排放时、取得配额先在市场上出售时、从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用于投资时以及财务报表列报时的会计处理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以满足碳排放权会计实务操作的需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也光  周畅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建以及财政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当下,回顾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继续承担大国责任、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文献、政策和市场数据的梳理,从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碳信息披露、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三个方面总结碳排放权会计研究形成的理论体系,并揭示我国碳排放权会计研究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小平  袁迪  田博源  
从重点排放企业实际出发,采用质性分析为主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最终形成选择动因与会计处理方法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初始确认阶段,会计合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规模假设、薪酬契约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的影响较弱;在后续处理阶段,除会计合规动因外,税务合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报告阶段,会计合规和信息披露动因则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发现,审计合规贯穿于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全过程,拓展了现有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另外,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这一特殊的经济业务,政策的确定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相关信息监管制度的完备性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虎超  夏文贤  
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承诺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40%-45%,因而相关的主体将在未来面临显著的减排义务。但截至目前,针对排放权这一新的会计实务,我国还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有鉴于此,本文对排放权及其交易的有关会计事项作了具体分析,并对国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处理方式做了归纳评价,从而为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伟  
哥本哈根会议对全球减排行动的激烈争论显示出碳排放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首要问题,也凸现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迫切性。排放权概念及其交易的出现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全新会计课题。文章通过分析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会计影响,排放权交易涉及的主要会计问题及相关国际准则的研究进展情况,结合我国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从启动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项目、参与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建立排放检测会计指标体系、积极参与排放权交易国际准则制定进程等角度对我国排放权交易会计和相关准则的发展提出初步设想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广森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威胁到部分人类的生存,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研究了总量配额交易模式下,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文章从会计要素的角度分析排放权的会计要素,确认排放权配额属于资产范畴后,进一步分析其资产属性,最后得出按照持有目的不同分别核算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建来  郭超义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13年12月26日开市,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尚无明确规定。本文分析了天津市碳交易市场的特征,并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在不改变现有会计科目的前提下,提出将碳排放权列入"交易性资产"科目,并分别为试点企业和投资机构提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法规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辉  
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积极试点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努力搭建完善的碳排放市场,但是受会计体系不完善的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在执行过程遇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对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首钢集团为研究对象,对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特征进行明确,并详细解读了其会计核算过程,最后从企业及政府角度提出健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的策略,为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及实现减排目标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圣赞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碳排放空间的经济价值由于空间的缩减而持续太高。国内在2008年开始有了碳排放交易平台,到了2017年,我国碳排放累积总额为104亿元。碳交易带来了会计核算问题。2016年9月,财政部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文章依据上述文件,对碳排放交易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环境保护会计核算做出贡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丽娟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绿色化、低碳化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全新定位,成为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主体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方向。本文立足“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环境治理高度,探讨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构建的内涵逻辑,并基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据此,从技术支撑、精准育才、经费保障层面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体系实施的路径,希冀增强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业务处理效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缵琪  李瑾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七个试点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存在负有履约义务的企业、投资者和公益购买者三种交易主体,他们参与交易的目的与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本文在主张将碳排放权单独确认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型的同时,根据这三类参与主体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会计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