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0)
2023(9775)
2022(8798)
2021(8465)
2020(7227)
2019(17004)
2018(17223)
2017(34076)
2016(18463)
2015(20947)
2014(21210)
2013(21180)
2012(19585)
2011(17704)
2010(17685)
2009(16360)
2008(16145)
2007(14092)
2006(12459)
2005(10913)
作者
(54138)
(44347)
(44182)
(42084)
(28282)
(21211)
(20220)
(17512)
(16747)
(15870)
(15172)
(14702)
(14018)
(13999)
(13725)
(13348)
(13316)
(13204)
(12689)
(12593)
(11005)
(10977)
(10660)
(10004)
(9998)
(9988)
(9913)
(9856)
(8884)
(8701)
学科
(72464)
经济(72375)
管理(53157)
(51021)
(41304)
企业(41304)
方法(35618)
数学(30999)
数学方法(30671)
中国(20550)
(19947)
(18750)
(15761)
业经(15511)
(14575)
贸易(14568)
(14264)
(14196)
地方(13710)
农业(13176)
(12293)
银行(12257)
(12224)
理论(11938)
(11680)
(11646)
财务(11584)
财务管理(11561)
技术(11509)
环境(11423)
机构
大学(270176)
学院(267195)
管理(108948)
(105147)
经济(102756)
理学(94521)
理学院(93513)
管理学(92069)
管理学院(91592)
研究(86213)
中国(64241)
(57930)
科学(53314)
(50281)
(43280)
财经(40520)
(39505)
研究所(39224)
业大(39110)
中心(38486)
北京(37290)
(37112)
(36646)
(35207)
师范(34911)
(31246)
农业(31118)
(30898)
经济学(30847)
财经大学(30218)
基金
项目(179545)
科学(139992)
研究(133578)
基金(129060)
(111402)
国家(110468)
科学基金(94311)
社会(81853)
社会科(77446)
社会科学(77426)
(69341)
基金项目(69321)
自然(61374)
教育(60974)
自然科(59852)
自然科学(59839)
自然科学基金(58739)
(58648)
编号(56143)
资助(53701)
成果(46020)
(40113)
重点(39393)
(37859)
课题(37818)
(36938)
项目编号(34911)
创新(34392)
科研(34300)
教育部(34294)
期刊
(113665)
经济(113665)
研究(81047)
中国(44562)
学报(40121)
管理(39072)
科学(37060)
(35738)
(35324)
大学(30229)
教育(29644)
学学(28251)
农业(25141)
(22550)
金融(22550)
技术(22345)
业经(19225)
财经(18890)
经济研究(18027)
(15865)
问题(15686)
图书(15223)
理论(15172)
实践(14099)
(14099)
技术经济(13000)
科技(12887)
现代(12512)
商业(12408)
(11950)
共检索到382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丽丽  郭焕书  
或有事项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本文从或有事项的概念、确认、计量、披露方面对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进行比较,提出完善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玲  
由于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会计处理的特殊性,至今仍是当前会计界面临的难题之一,新准则的制定仍有一些欠缺之处,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分三个部分来阐述:先对新旧准则进行比较,再指出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焕书  冯丽丽  
无形资产是一项特殊的资产,在知识资本日益重要、其比重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也更加重要。本文从无形资产的概念、范围、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38号——无形资产》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无形资产准则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秀丽  
一、预计负债的确认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现时义务。预计负债的确认应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所谓现时义务是指因过去事项而产生的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企业除了履行该义务而别无选择。(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企业的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专  
2001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租赁准则在许多方面借鉴和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笔者从租赁准则的框架、定义、确认和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协调解决办法,以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国的租赁准则,使我国的租赁准则更具有国际可比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海涛  田天  
2000年4月我国首次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在制定新的准则体系中,对此准则又进行了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包括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的内涵,诸如对方侵犯了专利权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对方造成污染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等等。我国目前不确认核算或有资产事项。或有负债即预计负债,确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两个条件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常见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预计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损失、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斌  
或有事项(Contingency)是不确定性(Uncertainty)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会计界尚未找到妥善处理方法的会计难题之一。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会计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将越来越多,加强对或有事项等不确定性会计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洁洋  
本文以671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其中的非制度性原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完善或有事项会计处理规定、强化对规模小或业绩差企业的监管等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晨  张俊瑞  李彬  张琦  
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的研究能够帮助更好的了解公司财务状况,降低投资风险。本文系统地对国内外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的原因、经济后果、影响因素以及或有事项类别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或有事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亮  徐蕴怡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的分析,得出结论,或有事项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但是上市公司在应用或有事项准则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或有事项的信息披露方面,表现为上市公司对于或有事项的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全面,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信息披露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执行效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段然  
内控缺陷认定在本质上既是一个科学判断问题,也是一个或有事项确认问题。本文从科学判断基本要求与或有事项确认专业性要求出发,采用扎根理论连续比较法和热词分析法对2011年至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逻辑上不符合科学判断基本要求,在内容上不具备可能性与重要性等或有事项确认的基本要素。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建立内控报告概念框架,重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规范与指引以及规范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与审计等改进意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观  
当前或有事项特别是其中的或有损失事项在企业中普遍存在, 已成为除生产经营之外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事项, 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也影响了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财务状况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正确判断。因此必须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或有损失事项的发生,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充分揭示或有损失事项, 使或有事项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春红  
通过对我国建造合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IAS11)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建造合同会计准则的完善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我国建造合同准则与IAS11相比,在规范范围、建造合同确认、计量和披露诸方面实现了"大同",但也存有"小异"。"大同"是我国实现会计国际趋同的客观要求,"小异"则是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和会计改革进程的必然。从长远看,未来在修订建造合同准则和应用指南中应充实、细化其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