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4)
2023(6432)
2022(5571)
2021(5236)
2020(4380)
2019(9846)
2018(9858)
2017(18427)
2016(10572)
2015(12063)
2014(12282)
2013(11838)
2012(11431)
2011(10396)
2010(10812)
2009(10470)
2008(10925)
2007(10085)
2006(9138)
2005(8606)
作者
(32732)
(27436)
(27405)
(26130)
(17756)
(13191)
(12392)
(10554)
(10520)
(10029)
(9621)
(9458)
(9100)
(8954)
(8941)
(8392)
(8251)
(8164)
(8131)
(8006)
(7212)
(6849)
(6748)
(6439)
(6368)
(6282)
(6184)
(6115)
(5666)
(5564)
学科
(39493)
经济(39397)
管理(38476)
(32525)
(29202)
企业(29202)
方法(15467)
(14257)
(13855)
数学(12003)
数学方法(11740)
(11142)
(10893)
中国(10696)
(10439)
业经(10438)
(8452)
财务(8414)
财务管理(8390)
体制(8349)
(8103)
理论(8099)
银行(8070)
企业财务(7928)
(7679)
(7657)
金融(7654)
(7483)
(6888)
贸易(6881)
机构
大学(164988)
学院(161045)
(61728)
经济(60279)
管理(58217)
研究(56650)
理学(49398)
理学院(48763)
管理学(47719)
管理学院(47417)
中国(43303)
(35596)
科学(35236)
(33619)
(29816)
(28713)
研究所(26710)
(26630)
财经(25572)
中心(25321)
业大(23839)
(23011)
农业(22558)
北京(22160)
(21908)
师范(21611)
(20308)
(20215)
经济学(19085)
财经大学(18868)
基金
项目(101867)
科学(80321)
基金(74910)
研究(72985)
(65931)
国家(65406)
科学基金(55517)
社会(46524)
社会科(43872)
社会科学(43858)
基金项目(39072)
(38905)
自然(36290)
自然科(35473)
自然科学(35458)
自然科学基金(34838)
教育(34533)
(33438)
资助(30767)
编号(28650)
成果(26013)
(23776)
重点(23449)
(23305)
(20984)
课题(20740)
(20486)
教育部(19973)
创新(19807)
科研(19395)
期刊
(75567)
经济(75567)
研究(49451)
中国(36961)
学报(29353)
(28224)
(27430)
科学(26274)
管理(24550)
大学(22411)
学学(20985)
教育(19410)
农业(17893)
(15706)
金融(15706)
财经(13783)
技术(13472)
(11867)
业经(10858)
经济研究(10592)
问题(9717)
(9583)
(8758)
(8236)
业大(7824)
世界(7458)
科技(7415)
理论(7389)
国际(7378)
技术经济(7374)
共检索到254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俭  
用IAA处理豌豆植株“Y”形外植体主茎残端,抑制了3H-IAA在侧枝茎段中的极性运输,并导致该组织中游离3H-IAA与3H-IAA总量比值的减小和乙烯释放量的明显增加。用乙烯作用抑制剂Ag+处理侧枝可显著提高侧枝茎段组织中游离3H-IAA的比值,但并未消除主茎切口施用的IAA对3H-IAA极性运输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主茎切口上施用的IAA是通过直接抑制作用完成对3H-IAA极性运输的抑制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蔺凯丽  黄琦  黄琦辉  靳祯亮  姜天甲  郑小林  
【目的】控制和降低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是目前双孢蘑菇保鲜的重点。研究麦角硫因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分析褐变与能量代谢关系,为控制褐变和延长其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双孢蘑菇品种AS2796喷涂浓度为0.12 mmol·L-1的麦角硫因溶液,对照组采用超纯水处理,于4℃低温下贮藏17 d,贮藏时定期测定其褐变度、菌盖白度、丙二醛含量(MDA)和能量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Ca2+-ATPase等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和MDA含量逐渐增加,菌盖白度不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菌盖白度的下降,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抑制了双孢蘑菇菌盖表面及内部组织的褐变。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ATP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最低点(贮藏第17天)也高于0.6 mg·g-1。整个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的ADP和AMP含量逐渐上升,处理组的ATP和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DP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能荷值不断下降,但处理组双孢蘑菇的能荷值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表明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双孢蘑菇采后ATP含量的下降,提高了ATP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较高的能荷水平。麦角硫因处理的双孢蘑菇SDH、H+-ATPase和Ca2+-AT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CO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第5天)和贮藏末期(第17天)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所提升,从而维持了更好的线粒体功能,保证了ATP的高效合成。【结论】麦角硫因处理明显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且其对褐变的抑制作用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牡丹  苏艳  侯智霞  翟明普  
为了探索草莓果实中生长素的代谢变化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利用HPLC定量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瘦果和花托中的吲哚乙酸(IAA),结合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和TIBA处理考察了草莓果实中IAA含量以及不同存在状态的生长素氧化酶(IA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综合分析了草莓果实中IAA的变化特性、可能来源及其与生长素代谢相关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盛花期的草莓瘦果(离生雌蕊)和花托中已存在一定水平的IAA,瘦果中的IAA含量远高于花托中的;授粉受精后IAA含量逐渐上升,花托和瘦果中分别在绿熟前期和白熟前期出现峰值,并在转色期出现小峰值。②瘦果和花托之间生长素的运转与生长素极性运输体系密切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健华  李正红  马宏  刘秀贤  万友名  
地涌金莲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一直是其优良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地涌金莲未成熟雄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和不同抗褐化剂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消毒的外植体其污染率为0%,且褐化率和褐化指数均显著低于消毒后的外植体;6-BA在地涌金莲愈伤组织诱导中起主要作用,浓度为2 mg·L-1、3 mg·L-1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能显著降低褐化指数;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VC)混合液、表面添加VC均对地涌金莲褐化未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姜汁和阿魏酸对抑制愈伤组织褐化有较好的效果,48.5 mg·L-1的阿魏酸能显著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使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昕  张志学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即时纠正这些错误对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很少有员工敢于向上级提出抑制性进言,以至于组织中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最终对组织的功能运作造成了危害。本研究采用冲突回避的研究框架,探讨员工为什么避免向上级提出抑制性进言。对于189名来自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受到文化传统和组织氛围的影响,员工具有关注表面和谐和遵循权力距离的倾向,这使得他们对于进谏的结果持有负面预期,导致他们在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企业或组织中为何缺乏有效的沟通,并对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组织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美  张妹婷  沈锋  梁东丽  党虎玲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pH、表观硝化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施用TU和未施用硝化抑制剂的土壤在培养初期(1—3 d)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累积。TU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至硝化作用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硝化作用进程;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的土壤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且硝化抑制效果明显,硝化过程延滞35—39 d。硝化抑制率强弱顺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彩鸽  刘伟成  刘霆  董丹  张涛涛  刘德文  
【目的】明确生防利迪链霉菌A01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其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带毒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活性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美蓝染色法分别测定其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存活性的影响,借助电镜观察其对菌丝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小于或等于31.92和41.04μg.mL-1,抑制中浓度分别为8.69和3.06μg.mL-1;30μg.mL-1以上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90 min后可使菌丝悬浮液电导率明显升高,其作用强度与纳他霉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纪明山  于志国  
从印楝叶片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对稻瘟病菌具有优异拮抗效果的内生放线菌YL-2。采用不同溶媒萃取法获得粗提物,试验结果表明:由乙酸乙酯萃取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可达24.2mm;以此粗提物作为抑菌剂,采用悬滴法和抑制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粗提物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浓度为0.8g·L-1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而在浓度为1.6g·L-1时,对菌丝抑制率为92.2%。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明显下降,室温时抑菌直径达到最大值(27.5mm);在弱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比较稳定,pH值为4.0条件下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毕建华  杨金广  欧阳明安  李锡宏  张长华  申莉莉  钱玉梅  王盼  王升平  王凤龙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黏质沙雷氏菌2A2次生代谢物中具有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明确其对TMV的抑制机理。【方法】通过病毒生物学测定,确定黏质沙雷氏菌2A2菌株对TMV的抑制效率。为明确黏质沙雷氏菌2A2发酵液次生代谢物中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通过TLC和硅胶柱层析对其发酵液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主要的次生代谢物,通过局部枯斑法测定各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筛选可显著抑制TMV侵染活性的物质,经NMR分析,确定其成分结构,进而确定物质组分。为进一步揭示代谢物对TMV的抑制机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索代谢物对TMV粒体形态的影响,TMV粒体与代谢物甲醇溶液混合30 min后,于透射电子显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宜婷  武丽霞  詹晓平  邓文丽  黄吴莹  鲁新琪  韩丽  周璇  杜云龙  
【目的】根系作为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器官,直接影响地上部分的产量、品质、抗性等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该项研究主要探究水杨酸(SA)影响月亮谷水稻根系发育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SA的培养基培养水稻材料,观察根表型;重力刺激实验以及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aphthyl phthalamic acid (NPA)处理水稻材料,分析SA影响水稻根系发育与生长素的关系;利用细胞生物学实验观察水稻根系的胞吞作用。【结果】在含不同浓度SA的培养基中生长的水稻材料,其胚根、侧根、不定根的生长发育都会受到影响。重力刺激实验以及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处理水稻材料,结果显示SA影响水稻根系发育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SA还抑制膜蛋白的胞吞。【结论】水杨酸可通过抑制膜蛋白的胞吞从而改变生长素极性运输,进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贵禧  韩雅珊  
本文综述了猕猴桃中的PME,PG在果实软化中的作用、分离提纯、性质和活力测定方法,以及这两种酶的抑制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PME与猕猴桃果实的软化无直接关系,可能是通过为PG准备作用底物而起间接的促进软化的作用。猕猴桃果实内PME的抑制因子是一种糖蛋白,仅对PME有专一性的抑制作用。猕猴桃采后PG活性的上升促进果胶物质的水解是导致猕猴桃果实软化的重要原因。猕猴桃果实中存在一种专一性的猕猴桃蛋白酶(Actinidin),能抑制PG的活性,该蛋白酶可被巯基乙醇和DTT等所激活,也可被leupeptin和PCMB所抑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起群  
There are 10 percent to 15 percent genes expression in certain cells during the life time of fishes like other vertebrates. The genes we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unde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in different kinds of cells. So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gene expressi...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敬欣  田静  贾丽萍  李永鑫  
负性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本实验研究采用情绪图片作为情绪信息的来源,利用返回抑制的范式,对负性信息是否能自动捕获注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负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中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的反应时,即在负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出现了返回抑制现象。本实验证明了负性信息能自动捕获注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雄伟  马艳萍  徐呈祥  徐锡增  
研究了外源多胺及其代谢抑制剂灌根处理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年生‘冬枣’(耐盐性弱)、‘金丝小枣’(耐盐性强)嫁接苗叶片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叶绿体内离子稳态、类囊体膜H+-ATP酶活性及结合态多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mmol.L-1NaCl胁迫30 d,0.75 mmol.L-1的3种外源多胺均可提高两个枣品种(特别是耐盐性弱的冬枣)的单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Put、Spd效应均显著,Spm效应较小;枣叶叶绿体中不同种类多胺之间存在显著转化关系,Put对枣叶无毒害作用,且是其它多胺发挥效应的基础。应用多胺合成抑制剂DFMO和MGBG以及其降解抑制剂AG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