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共检索到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万文娟  
Human Library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并逐渐被移植到图书馆服务中,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资源、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成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阵地。要通过重视宣传推广、丰富优化资源建设、凸显图书馆主体地位、健全制度体系、实施共建共享等策略来实现Human Library对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文娟  
在Human Library服务中,图书馆、高校院系、高校社团协会、政府部门、民间非营利组织、媒体等都可成为图书馆的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包括真人书资源的共建共享、真人图书馆员的共建共享、读者工作的协同管理、活动费用的多方筹措、活动场地的相互借用。图书馆要通过培养合作意识、成立合作协调机构、构建图书馆Human Library服务联盟、发挥图书馆在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来有效提升图书馆Human Library服务的水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美英  
The Human Library(图书馆借人活动)是近年国外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起初的宗旨在于促进相互的沟通,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目前逐步向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倾斜。高校图书馆应借鉴Human Library活动的模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大学校园开展The Human Library活动,多方位开发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共享空间,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中心职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馨华  王君学  
Human Library是一种新颖的基于对话的教育方法。在Human Library中,HumanBook是由人充当的。人在读书的同时,"书"也在读人。在经验分享上,Human Book具有开放性。只要基本设施具备,对活动的主办者没有限制。Human Library的发展历程表明,将Hu-man Library的理念应用到学生的外语学习中是完全可行的。最后以日语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Human Library的外语学习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君学  宋馨华  
Human Library是一种新颖的基于对话的教育活动。论述Human Library的特色:真人图书都是由志愿者充当的、阅读具有相互性、真人图书具有开放性、服务是免费的等。从现代人的心理、社会的支持、组织的推动、活动捆绑等角度,剖析Human Library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最后介绍中国Human Library的现状,并提出中国发展Human Library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林增兴  
文章基于对近年来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发现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研究主题的阶段性变化,即"Human Library"推广性试探——问题与理论的梳理——制度化的发展机制,并揭示其发展背后的历史需求。但"Human Library"的研究根植于图书馆服务拓展的本质属性,在未来研究的发展取向上应被视为一个"服务问题",呼唤多角度审视,催生多种研究范式,聚焦深化研究内容,以期为"Human Library"实践层面的推进提供理论范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南爱峰  
human library概念引入我国时间虽然很短,但近年来研究进展迅速,在图情领域形成了研究热点。系统回顾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历程,总结其本土研究短期内飞跃发展、前瞻创新性强及与高校职能结合研究较为充分等特征,从加快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深入挖掘泛社会涵义、架构有机研究体系、加强与国外研究交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琳  
Human Library起源于欧洲丹麦,通过真人借阅的方式,消除偏见,减少隔阂,促进和谐。从Human Book的选择、Human Library的组织形式、服务群体等几方面对国内外Human Library服务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开拓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新模式,增强公益性阅读功能,实现信息服务的共建共享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婷  
基于对国内图书馆Human Library服务案例的分析,总结Human Library服务在我国图书馆服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组织、资源建设与保存模式不明确、缺少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等,结合实际分析以上问题的成因,并针对Human Library服务管理制度、Living Book保存机制、Human Library服务评价体系、Human Library服务设计思路等提出对策与措施,以促进Human Library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提高我国图书馆Human Library服务质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琼  范亚芳  
目前,高校图书馆Human Library活动存在主题相对局限,活动规模较小且没有持续性,活动形式"变味",用户不广泛,管理缺乏规范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移动环境下,基于O2O服务模式的高校图书馆Human Library社区应用结合了当下流行的新型社交模式,构建了一个实时借阅平台,并以学生社团为服务团队,突破了高校图书馆虚拟服务瓶颈,发掘了读者自身的信息价值,实现了服务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以及Human Library"每个人都是一本真人图书"的最初服务理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于洋  胡大敏  王贺  
国内高校Human Library服务已经开展7年整。在对7年来Human Library的诸多环节予以分析与梳理后,归纳出新时期开展Human Library普遍存在的4个问题,并结合各所高校馆的多主题实践活动,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改进举措,供业界学者交流共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云珊  
针对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管理问题,引入国外"真人图书馆"理念,从深度会谈、真人书筛选、非正式学习、借阅制度等方面阐述真人图书馆在个体隐性知识转移上的优势,同时结合其在隐性知识价值凸显和创新上的优势,探讨真人图书馆在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价值,得出真人图书馆开创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管理新模式的结论,以期达到推广真人图书馆、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目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南爱峰  
通过本质涵义剖析,指出Human Library具有泛社会的本质属性,不应拘泥于图书馆领域;Human Library是多种人际交流方式的免费、共享性聚合平台,而非一种新的人际交流方式;对活体图书"回报"机制是Human Library发展的关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文娟  
Human Books是Human Library建设的重点与关键,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Human Books建设存在数量匮乏、更新缓慢、来源单一、主题狭窄4个主要问题,社会理念薄弱、活动周期过长、建设模式单一、合作机制不强、科学评估不足、激励机制缺乏是其成因,应从重视宣传推广、拓展采集渠道、利用保存技术、加强共建共享、完善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6个方面来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Human Books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广锋  
认为Human Library于2008年被引入国内以来,发展至今经历了"引入与异化—泛化与反思—扩散与回归"三个阶段。当前,Human Library呈现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活动机制化的特点,逐渐回归"推动对话、减少偏见、促进理解"的主旨;但同时,也面临读者功利化阅读需求、真人图书理想书单获取不足、服务转型和资源限制等发展瓶颈。指出面向未来,Human Library需要明确定位,并通过多种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的嵌入社区式服务突破当前困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