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2)
2023(9166)
2022(8216)
2021(7906)
2020(6612)
2019(15354)
2018(15483)
2017(30085)
2016(16396)
2015(18482)
2014(18476)
2013(18228)
2012(16637)
2011(14878)
2010(14662)
2009(13156)
2008(12653)
2007(10799)
2006(9275)
2005(7862)
作者
(47810)
(39416)
(39174)
(37192)
(25236)
(18909)
(17796)
(15787)
(14965)
(13995)
(13604)
(13166)
(12355)
(12335)
(12102)
(12100)
(11940)
(11802)
(11143)
(11100)
(9906)
(9500)
(9442)
(8858)
(8831)
(8831)
(8743)
(8626)
(8010)
(7873)
学科
(61917)
经济(61848)
管理(47037)
(44319)
(37559)
企业(37559)
方法(30621)
数学(26320)
数学方法(26030)
(15970)
中国(15221)
(15054)
(14725)
业经(13987)
地方(12737)
理论(11154)
(10925)
贸易(10920)
(10868)
农业(10745)
(10570)
技术(10523)
(10043)
环境(10032)
(9882)
财务(9824)
财务管理(9807)
教育(9375)
企业财务(9296)
(9037)
机构
大学(230399)
学院(228159)
管理(94740)
(85062)
理学(83310)
经济(83054)
理学院(82371)
管理学(80899)
管理学院(80506)
研究(74680)
中国(53029)
(49547)
科学(49042)
(37888)
(37714)
(37218)
业大(37098)
研究所(34811)
中心(33145)
北京(31159)
(31090)
财经(30709)
(30336)
师范(30071)
农业(29910)
(27988)
(27201)
(26029)
技术(24516)
师范大学(24450)
基金
项目(164333)
科学(128551)
基金(118869)
研究(118774)
(103758)
国家(102888)
科学基金(88510)
社会(72580)
社会科(68619)
社会科学(68599)
(64521)
基金项目(64496)
自然(59716)
自然科(58320)
自然科学(58308)
自然科学基金(57250)
(54329)
教育(54262)
编号(48947)
资助(48797)
成果(39106)
重点(36245)
(35550)
(34351)
(34287)
课题(33144)
创新(31901)
科研(31659)
项目编号(30556)
大学(30510)
期刊
(89537)
经济(89537)
研究(64819)
中国(39314)
学报(38972)
科学(35337)
(34369)
管理(33554)
大学(28945)
学学(27207)
教育(26159)
(26157)
农业(24623)
技术(19216)
(15630)
金融(15630)
业经(15206)
经济研究(13941)
财经(13859)
图书(13734)
科技(12428)
理论(12178)
(12051)
(11581)
问题(11505)
实践(11499)
(11499)
技术经济(10853)
业大(10610)
情报(10542)
共检索到317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苟振华  张书萍  董汉松  
通过检测甜瓜中与拟南芥韧皮部特异性表达蛋白的编码基因AtPP2相类似的基因(AtPP2-like)的表达情况,以及甜瓜植株的胼胝质沉积效应,证明了这二者与甜瓜植株对蚜虫抗性之间的联系。利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了甜瓜两个AtPP2类似蛋白的编码基因lec17和lec26,受到HrpNEa的诱导表达增强,同时通过苯胺蓝染色鉴定了胼胝质在HrpNEa处理的甜瓜植株中沉积增加。接种蚜虫后的表型观测结果表明HrpNEa处理的甜瓜生长加快,抗虫效应增加。口针刺吸活动的电波信号图(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结果显示,HrpNEa处理的甜瓜与对照相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杜军志  薛泉宏  段春梅  王玲娜  申光辉  陈秦  薛磊  
【目的】研究3株生防放线菌Act1、Act11和Act12对甜瓜枯萎菌(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对甜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为防治西甜瓜枯萎病提供高效生防放线菌。【方法】通过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性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胚轴、胚根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株放线菌对甜瓜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甜瓜根系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对甜瓜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①供试放线菌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拮抗圈直径均超过17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TF和西瓜枯萎菌的抑菌率为2.65%~65.27%,且能促进甜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育国  蒋菊芳  
氟乐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染色体加倍功效的除草剂。该试验通过氟乐灵溶液处理刚刚发芽的甜瓜种子诱导四倍体,在室温条件下对甜瓜品种黄河蜜三号,以200,400,600倍浓度的氟乐灵溶液处理甜瓜种子4,6,8 h进行四倍体诱导试验,发现氟乐灵处理的根尖有明显的加粗现象。通过镜检,染色体计数法测定诱导率[1],结果表明,浓度为400倍的氟乐灵溶液处理露白的甜瓜种子8 h所获得的加倍效果最好,诱导率达到32.2%。试验结果表明,氟乐灵处理甜瓜种子可以成为获得四倍体甜瓜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其他作物的多倍体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时荣  尚哲明  刘德广  崔晓宁  
【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艳青  庄敬华  高增贵  徐韶  陈捷  
测定了木霉菌对甜瓜枯萎病的室内及田间防效。分析了应用木霉菌后,甜瓜根组织中部分防御酶系比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木霉菌对甜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效和田间防效分别为72.73%和79.00%,接种木霉菌后-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挑战接种尖孢镰孢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强,表明木霉菌能明显诱导甜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钢  杨小萍  袁畅  王跃华  孙雁霞  王强  
为了探究3种激素不同配比对甜荞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高效诱导甜荞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配方,以甜荞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试验研究2,4-D,6-BA和KT 3种激素对其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激素均能促进甜荞愈伤组织的产生,其中以生长素2,4-D对甜荞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最为显著,诱导甜荞茎段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4-D2.0 mg/L+6-BA1.0 mg/L+KT0.5 mg/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东  雷朝亮  荣秀兰  邓建华  鲁汉平  
在早春青麸杨腋芽萌动初期,利用其叶片、果实的95%乙醇浸提液涂刷在青麸杨主干上,能在倍林中有效的诱导肚倍蚜春迁蚜的回迁上树,使其单株平均上树量分别增加4.3倍、2.5倍;平均单株肚倍鲜重相应增加7.6倍、2.7倍。经SSR测验表明,上述处理的诱蚜上树效果与青麸杨叶片、果实、其他浸提液处理及叶柄、枝干各浸提液处理的诱蚜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圣勇  徐丽荣  李宁  王登杰  雷仲仁  
【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蕊  马永清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当地种植的大麻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大麻在不同生育期(苗期、快速生长期、开花期)的根际土、根、茎及叶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对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效果。结果表明:根际土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大于向日葵列当。大麻植株的甲醇和水提取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根>茎>叶,其中甲醇提取液刺激列当种子萌发率高于水提取液。根与茎的甲醇提取液刺激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率均显著相关(R2=0.833 6,P<0.05)。植株的甲醇提取液对瓜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在快速生长期最强(45.2%),而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则在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春辉   程梦菲   张华   杨凝然   谭乐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结合趋避行为反应框架,本文对559名员工的两时点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员工如何采取趋避行为应对领导自恋,揭示了员工阻碍性压力的中介效应和员工自我监控与员工依恋回避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自恋与员工闲散行为和逢迎行为正相关;员工的阻碍性压力中介了领导自恋与员工闲散行为、领导自恋与员工逢迎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的自我监控水平和依恋回避水平调节阻碍性压力在领导自恋与员工闲散行为和员工逢迎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厘清了员工应对领导自恋的趋避行为反应路径和边界条件,为员工应对领导自恋的行为反应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延霞  徐玉芳  谢学文  柴阿丽  王微微  李宝聚  
【目的】诱导抗病剂可以诱导寄主植物的系统抗病性作用,具有持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研究旨在明确新型诱导抗病剂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作用,为该化合物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50 mg·L-1 FBT在黄瓜苗期移栽前3—4片真叶时喷雾诱导1次,3 d后移栽定植于含有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的土壤中,缓苗后以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第2次诱导,之后每隔7 d喷雾诱导1次,共诱导3次,对照诱导抗病剂苯并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罗晨  于嘉林  
采用北京地区发生的5种主要蚜虫桃蚜、棉蚜、萝卜蚜、豆蚜、修尾蚜,对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Ⅱ的两个分离物YQ和ZL进行了室内蚜虫传毒效率比较研究。同时,在田间露地栽培条件下,混合投放了5种蚜虫,研究了它们对亚组Ⅰ、Ⅱ病毒传播效率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蚜虫对亚组Ⅰ、Ⅱ病毒YQ和ZL的室内传毒效率有不同的偏向,而多种蚜虫混合投放于田间时,这些蚜虫对CMV亚组Ⅱ病毒ZL的田间综合传播效率显著高于对亚组Ⅰ病毒YQ的传播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朝斌  夏丽娟  赵霞  郑仕军  
本文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苦参碱对黄瓜、豇豆、茄子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苦参碱可溶剂防治黄瓜、豇豆、茄子蚜虫,用量4.5、6.75、9.0 g a.i./hm2,药后1、7、10 d调查,黄瓜蚜虫防效16.4%~36.6%、82.7%~94.9%、84.4%~96.1%;豇豆蚜虫防效21.5%~39.9%、79.8%~92.8%、81.7%~95.1%;茄子蚜虫防效13.5%~31.6%、75.6%~93.0%、79.2%~94.5%。1.5%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治黄瓜、豇豆、茄子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龙  南楠  王薪淇  李向永  景桂昕  邢政  赵仁贵  
【目的】探索单倍体诱导系在甜玉米单倍体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及适宜的甜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为加快我国甜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个诱导系和4个甜玉米杂交种,设计4种秋水仙素化学加倍甜玉米单倍体的方法,对提高甜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甜玉米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3个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以TY1的诱导率最高,为7.99%;4个甜玉米杂交种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绿色先锋"的诱导率最高,为7.57%。秋水仙素加倍甜玉米单倍体试验表明,浸芽法和针刺生长点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浸种法(0.5 mg/mL秋水仙素)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