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5)
- 2023(9389)
- 2022(7915)
- 2021(6976)
- 2020(5585)
- 2019(12568)
- 2018(12412)
- 2017(23309)
- 2016(12714)
- 2015(14199)
- 2014(14231)
- 2013(14064)
- 2012(13424)
- 2011(12343)
- 2010(12727)
- 2009(11964)
- 2008(11879)
- 2007(10921)
- 2006(9901)
- 2005(9577)
- 学科
- 济(56219)
- 经济(56126)
- 管理(39482)
- 业(36681)
- 企(28983)
- 企业(28983)
- 中国(19830)
- 地方(18381)
- 农(17194)
- 制(15996)
- 业经(15432)
- 财(14767)
- 方法(14079)
- 银(12086)
- 银行(12061)
- 融(11914)
- 金融(11912)
- 行(11742)
- 农业(11472)
- 数学(11453)
- 数学方法(11344)
- 体(10924)
- 贸(10781)
- 贸易(10768)
- 发(10600)
- 环境(10463)
- 易(10401)
- 地方经济(10205)
- 学(10009)
- 技术(9485)
- 机构
- 学院(185563)
- 大学(182790)
- 济(77882)
- 经济(76162)
- 研究(70166)
- 管理(65293)
- 理学(54127)
- 中国(54104)
- 理学院(53457)
- 管理学(52660)
- 管理学院(52307)
- 科学(41267)
- 京(40429)
- 财(40023)
- 所(36385)
- 农(33460)
- 研究所(32226)
- 中心(31279)
- 江(31154)
- 财经(29486)
- 经(26440)
- 业大(26256)
- 北京(26048)
- 农业(25721)
- 院(25318)
- 范(25229)
- 师范(24960)
- 州(24653)
- 省(24221)
- 经济学(23824)
- 基金
- 项目(115449)
- 科学(90737)
- 研究(87095)
- 基金(81639)
- 家(70814)
- 国家(70166)
- 科学基金(59533)
- 社会(55735)
- 社会科(52816)
- 社会科学(52809)
- 省(47261)
- 基金项目(42407)
- 教育(39261)
- 划(38859)
- 自然(36003)
- 编号(35183)
- 自然科(35096)
- 自然科学(35088)
- 自然科学基金(34443)
- 资助(32501)
- 发(31061)
- 成果(30033)
- 重点(26694)
- 制(26667)
- 课题(26324)
- 发展(25167)
- 部(24985)
- 展(24724)
- 创(24709)
- 创新(23244)
共检索到309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金珠 张学昆 徐劲松 谢伶俐 许本波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为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新型油料作物,具有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的特点,但我国北方夏季突发低温及南方的倒春寒天气对油莎豆的萌发和生长极其不利。本研究以圆粒型油莎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对油莎豆萌发的影响,不同浓度H_2O_2(0.01%、0.1%、1%、3%、5%)浸种处理对油莎豆萌发的影响(20℃)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油莎豆对温度敏感,低于15℃不能萌发,20℃时萌发受到严重抑制,35℃为其萌发最适温度。20℃条件下,H_2O_2浸种能显著提高油莎豆的发芽能力(P <0.05);脱落酸(AB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1%H_2O_2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温度胁迫下油莎豆的萌发能力。H_2O_2主要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解除温度胁迫对油莎豆萌发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金珠 张学昆 徐劲松 谢伶俐 许本波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为一种新型多用途油料作物,但作为种子用的油莎豆块茎不耐贮藏,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迅速降低。本研究以自然老化的圆粒型油莎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H_2O_2 (0、0.01%、0.1%、1%、3%、5%)对老化油莎豆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H_2O_2处理能有效修复老化油莎豆,提高块茎活力,促进萌发,H_2O_2浓度为1%时修复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升高(P <0.05),但平均发芽天数无显著变化(P> 0.05),幼苗的农艺性状随H_2O_2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理化分析发现,经H_2O_2处理后,块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淀粉酶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赤霉素、脱落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赤霉素是影响老化油莎豆修复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综上所述,H_2O_2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酶及淀粉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内源激素水平以修复油莎豆老化块茎,促进块茎萌发及幼苗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 戴蓉 张顺凯 江海东
[目的]低温会延长晚直播油菜萌发时间,缩短冬前生长期,降低油菜越冬期抗寒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油菜低温萌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敏感型)和‘南农油4号’(耐寒型)为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试验,设置(22±1)℃正常对照(CK)、(10±1)℃低温处理(LT)和(10±1)℃过氧化氢(H_2O_2)浸种3个处理,研究了H_2O_2浸种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低温胁迫显著降低2个品种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延长平均发芽时间(P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浸种 过氧化氢 低温 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美玲 李晓灿 王晓东 詹亚光 范桂枝
以产白桦酯醇的白桦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利用药理学试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探讨过氧化氢(H2O2)在拟茎点霉属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酯醇积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H2O2降低了细胞的活力和干质量的积累量,却提高了白桦酯醇的含量。其中,1mmol·L-1H2O2处理12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89.45%,0.1mmol·L-1H2O2处理24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73.72%。真菌诱导子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H2O2和白桦酯醇的生成,在处理24h时,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7%和185.22%。H2O2的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减弱真菌诱导子对H2O2和白桦酯醇的诱导效应。由上述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彪 宋世佳 李东晓 董伟欣 张月辰
为探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小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保红876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CK(清水)、S(60 mmol/L NaCl)、MT(50μmol/L褪黑素)和S-MT(60 mmol/L NaCl和50μmol/L褪黑素),并分析了小豆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矿质元素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较CK处理,小豆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显著降低;叶、茎中N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中Ca~(2+)含量显著上升而Mg~(2+)含量则显著下降,豆苗Na~+/K~+比值显著增加;MDA和H_2O_2含量显著上升,破坏了膜脂选择透性。盐胁迫下施加褪黑素后,较S处理,显著提高了豆苗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总根长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叶片Pn、Tr和Ci;叶、茎中Na~+和K~+含量显著降低,叶片Mg~(2+)含量显著升高同时Ca~(2+)含量显著降低,豆苗Na~+/K~+比值降低;MDA、O~-_2和H_2O_2含量下降;提高了叶片和根系SOD、POD和CAT活性。正常条件下,施加褪黑素可以促进豆苗的生长,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对15个代表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总根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均与Na~+/K~+比值和ROS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盐胁迫下,褪黑素通过激活了豆苗抗氧化酶活性,可直接和间接的减少H_2O_2含量,保持膜脂渗透稳定性,从而利于植物体内Na~+/K~+平衡;同时,H_2O_2和Ca~(2+)作为信号分子,在褪黑素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鄢洪海 吴菊香 张茹琴 迟玉成 宋希云 夏淑春
为了明确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关系,及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玉米抵御弯孢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以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玉米种质478、齐319、农大108为试材,外源施用硝普钠(SNP)、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 PTIO)、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 A),和接种玉米弯孢病菌,比较植株病情指数、NO和H2O2含量及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侵染进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防御酶活性,尤其抗性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彬 张琳琳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目的】探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油莎豆的生理响应、揭示其抗旱机制,可为油莎豆在北方沙区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沙区引种的热点油料作物油莎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处理,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8%~12%、5%~8%和<5%,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加重,油莎豆的冠幅、果实数等生长性状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增强油莎豆光合速率。(2)在不同干旱程度胁迫下,油莎豆的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和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抗逆生化机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差异,且根系和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3)随胁迫加剧,根系中APX酶活性呈单峰变化,叶片中APX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甜菜碱含量持续升高,而叶片中甜菜碱含量呈单峰变化。(4)油莎豆抗旱性度量值为0.468,属于中等抗旱植物。【结论】油莎豆具有一定抗旱能力,沙土土壤水分质量分数8%~12%是油莎豆表型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维持光合生理活性的最优土壤水分环境,故在半干旱沙区引种需配备一定灌溉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丽梅 陈琰 王冬梅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涛 张儒
研究碱性H2O2法分级分离常春油麻藤纤维所得4种纤维素级分的结构特性。随着分离级数增加,纤维素分子链发生断裂的程度加剧,重均分子质量逐渐减小。第1级、2级、3级和4级纤维素属于纤维素Ⅰ,除1级纤维素中含有少量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成分外,其余3种高纯度纤维素中基本不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经分级分离后,从第1级到4级纤维素的物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纤维束由最初的长粗变得更短更细。从第1级到4级纤维素的结晶度依次升高,但1级纤维素的结晶度相对要低得多。
关键词:
常春油麻藤 纤维素 分级分离 结构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肖艳辉 刘婧 马立国 刘杰才 苏利民
分别用4个强度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恒定磁场和处理时间可以降低洋慈鳞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提高IAA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洋葱鳞茎的发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而IAA氧化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的高低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磁场 洋葱鳞茎 抑制萌发 生理机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蔺亚平 林海荣 崔辉梅
为探明外源H_2S和H_2O_2对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耐盐性弱的KT-32和耐盐性强的KT-7这2个加工番茄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0.5,1.5,3.0 mmol/L 3个H_2O_2浓度水平,研究50μmol/L H_2S和H_2O_2共处理对250 mmol/L 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H_2S和H_2O_2共处理缓解了NaCl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加工番茄幼苗仍保持较强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H_2O_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强了加工番茄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其中在2个品系中,50μmol/L H_2S和1.5 mmol/L H_2O_2共处理时可溶性糖分别比单独50μmol/L H_2S处理提高了24.0%和29.4%,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5.8%和21.3%,缓解盐胁迫效果最为显著。综上,外源H_2S和H_2O_2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可以诱导增强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植株渗透调节能力、提高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统的防御能力,从而减弱加工番茄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对质膜的伤害,进而提高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结果可为探讨H_2S和H_2O_2这2种信号分子协同作用、缓解加工番茄幼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德政 田云芳 曹艳玲 刘艺平
研究了超干向日葵种子老化后萌发过程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超干向日葵种子老化后鲜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与未超干的相比均有显著变化;超干有利于向日葵种子活力的保持,且以含水量2.08%的超干种子各项指标提高幅度最大;随着种子的萌发,热稳定蛋白含量减少;超干的向日葵种子比未超干的MDA含量低,超干能有效地减少种子贮藏期间有毒物质的积累;超干的向日葵种子的抗氧化酶系统保持最好,减轻或阻止了活性氧启动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避免对膜系统的损伤,保证超干种子的正常萌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俊斌 周发松
抗病品种Sultan5及其突变体与白粉菌小种A6互作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接种36h后,抗感品种中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的频率及侵入频率无显著差异。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过敏性反应细胞明显增多,过敏性反应与Mla12基因型的大麦品种对白粉菌的小种专化抗性有关。用DAB(二氨基联苯胺)观察到H2O2在乳突和过敏性反应细胞中积累。接种6h后在初生芽管的乳突以及接种15h后在附着胞下面的乳突及晕圈处有H2O2的积累,接种18h后在过敏性反应的表皮细胞可检测到H2O2的积累。接种后24~48h,抗病品种含H2O2的过敏性反应细胞频率明显比感病品种高,与荧光法观察到的结果一致。H2O2可诱导大麦的过敏性反...
关键词:
大麦 白粉菌 H_2O_2 防卫反应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莉 李友皝 梁嘉良 赵志伟
以活化过氧化氢为主要反应机理的芬顿和类芬顿法是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重要技术之一,而用重铬酸盐法测定芬顿体系的化学需氧量(COD_(Cr))时,残余的H_2O_2会对测定产生严重的干扰。该文系统地比较了间接扣除、酶催化分解、MnO_2催化分解、升温调pH和加氧化还原剂5种干扰消除方法在模拟污水和实际废水中的效果。通过对高低浓度体系下COD_(Cr)的测试相对误差分析,对H_2O_2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优选。并在实际废水中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间接扣除法对消除实际废水COD_(Cr)测定中的H_2O_2干扰最为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