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1)
2023(4461)
2022(3791)
2021(3632)
2020(3110)
2019(6776)
2018(7110)
2017(12093)
2016(7392)
2015(8535)
2014(8995)
2013(8363)
2012(8212)
2011(7473)
2010(7670)
2009(7226)
2008(7225)
2007(6789)
2006(6001)
2005(5404)
作者
(26138)
(21716)
(21675)
(20468)
(13693)
(10726)
(9799)
(8776)
(8311)
(7989)
(7491)
(7433)
(7171)
(7108)
(7102)
(6738)
(6600)
(6534)
(6419)
(6169)
(5725)
(5685)
(5553)
(5103)
(5025)
(4996)
(4936)
(4753)
(4736)
(4713)
学科
(22259)
经济(22215)
管理(18853)
(15086)
(12554)
企业(12554)
(10246)
方法(8169)
(7443)
中国(7325)
(7291)
(6425)
数学(6336)
(6305)
数学方法(6138)
理论(6122)
教育(4881)
(4868)
银行(4820)
业经(4792)
(4643)
(4597)
金融(4590)
地方(4462)
农业(4343)
(4177)
教学(3973)
体制(3969)
(3828)
(3694)
机构
学院(107101)
大学(106799)
研究(44623)
科学(32992)
中国(32576)
(32297)
管理(31994)
经济(31198)
(30236)
理学(26454)
(26360)
理学院(25978)
(25657)
管理学(25053)
管理学院(24872)
农业(24330)
研究所(24293)
业大(22088)
中心(19671)
(18443)
(17349)
(16538)
技术(16295)
北京(16288)
(16102)
(15418)
农业大学(15262)
(15252)
师范(15088)
科学院(14647)
基金
项目(71228)
科学(52189)
基金(47768)
(46145)
研究(45824)
国家(45745)
科学基金(35430)
(29044)
自然(25701)
(25649)
自然科(25101)
自然科学(25089)
基金项目(24726)
自然科学基金(24587)
社会(24460)
社会科(22778)
社会科学(22771)
教育(21491)
资助(20518)
编号(18983)
重点(17240)
计划(16708)
成果(16697)
科技(16342)
(15090)
课题(14761)
(14226)
(13938)
科研(13923)
创新(13156)
期刊
(41799)
经济(41799)
学报(30195)
研究(29398)
(28408)
中国(28149)
科学(22763)
大学(20558)
学学(19563)
农业(18976)
教育(16527)
(13919)
管理(13086)
(10521)
技术(9428)
业大(9140)
(8771)
金融(8771)
(8004)
农业大学(7576)
业经(6592)
财经(6341)
林业(6272)
科技(6185)
图书(6057)
经济研究(6054)
资源(5794)
(5580)
中国农业(5243)
自然(5180)
共检索到17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丽  吴鲁阳  张振文  张予林  
建立了用HPLC法同时测定黑比诺、梅尔诺、霞多丽葡萄成熟过程中6种酚(没食子酸、安息香酸、儿茶素、丁香酸、芦丁、阿魏酸)的方法,测定了其含量,并比较了其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采用Hibar RT 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0 mm×5μm),16%乙腈水溶液(含1%乙酸),1.0 mL/min等压洗脱,可以较好地分离测定葡萄中的主要单体酚。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红葡萄(梅尔诺和黑比诺)中单体酚含量均高于白葡萄(霞多丽)。儿茶素、芦丁和丁香酸含量随着葡萄成熟逐渐减少,其中儿茶素含量减少幅度最大;安息香酸含量在葡萄成熟前期迅速减少,其后下降缓慢,采收前1周迅速增加;在梅尔诺中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楠  尹勇刚  李敏敏  刘长江  韩斌  孙艳  赵胜建  郭紫娟  
为阐明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质地与解剖结构的变化特征及二者之间关系,本研究利用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石蜡切片法,对‘玫瑰香’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质地参数(硬度、内聚性、弹性和咀嚼性)和细胞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果实基本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表皮和亚表皮)厚度减少、面积增加,果肉细胞面积、周长和纵径增大,且均在幼果期至转色期变化幅度最大,幼果期到转色期,果实硬度和咀嚼性呈显著下降趋势、内聚性和弹性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和咀嚼性与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皮细胞面积及果肉细胞面积、周长、纵径、横径和纵横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内聚性和弹性与果实解剖形态相关性同硬度和咀嚼性变化规律相反;表皮细胞厚度和果实细胞纵径与果实质地相关系数较高。综上,本研究可为解析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质地变化的细胞学基础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惠竹梅  张振文  成宇峰  程喆  李华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主要单体酚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有机溶剂萃取、HPLC定性与定量分析各处理葡萄与葡萄酒中的主要单体酚含量。【结果】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0种单体酚,包括非类黄酮和类黄酮类,葡萄与葡萄酒中类黄酮类多酚的总含量(409.43~538.63mg·kg-1和56.16~81.30mg·L-1)高于非类黄酮(76.91~98.85mg·kg-1和30.65~41.22mg·L-1)。在类黄酮中,黄烷醇类儿茶素含量及所占比例最高,葡萄果实及葡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军贤  张振文  
【目的】研究架式与新梢留量对葡萄酒中单体酚的影响。【方法】以赤霞珠为试材,采用HPLC分析法,研究不同新梢留量、单篱架与"V"形架栽培条件下所酿干红葡萄酒中单体酚的种类及含量。新梢处理设3个水平,分别为每延长1m架面留新梢10、13和16个。【结果】(1)单体酚总量随单位新梢留量的降低而增加(119.08—146.40mg·L-1),且各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V"形架栽培下的葡萄酒单体酚总量(133.47mg·L-1)高于单篱架(119.08mg·L-1)。(2)各处理条件下葡萄酒中非类黄酮含量(100.13—123.46mg·L-1)均高于类黄酮含量(17.08—25.25mg·L-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朝瑞  陈佩  张国军  丁颖  汪文乐  高媛圆  王乐怡  赵飞  冷平  
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1变化较平稳;VvBG2在转色期时略有降低,之后不断升高,在完熟期时达到最大值;VvBG3在成熟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转色期时达到高峰。果肉中,VvBG1和VvBG2分别与果皮VvBG2和VvBG3变化趋势相似;VvBG3在转色前期和成熟期时表达较低,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种子中,VvBG1在转色前期出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2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鹏飞  周冀衡  邵岩  杨虹琦  李永平  朱列书  马文广  
为提供优质烤烟新品种选育中提高香气质和香气量的依据,对中国11个烤烟品种定型叶片的腺毛密度和在成熟过程变化的规律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和无头腺毛的比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烤烟品种上表皮腺毛的密度均低于下表皮,上表皮腺毛的无头腺毛所占比率高于下表皮,并且随着烟叶进入适熟期,叶片表面腺毛和腺头的萎缩、衰老、脱落的速率也随之加快,这种变化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宗勤  孙锋  金强  刘文杰  田贝贝  王晶晶  骆强伟  高疆生  王跃进  
【目的】更有效地发挥欧洲葡萄品种‘无核白’不同营养系鲜食或制干的用途,筛选‘无核白’系列大粒与白藜芦醇含量较高的鲜食品系,酚类物质浓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而适宜绿色葡萄干制备的制干品系。【方法】以‘无核白’葡萄为对照,以其性状上有变异的10个营养系成熟果实为材料,取样测定其果粒重,用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HPLC法测定果皮与全果白藜芦醇含量、酚类物质,比色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大粒无核白和W3等营养系浆果单粒重为对照的1.3286—1.4682倍;W2、W8、长穗无核白和W7等营养系果实白藜芦醇含量为对照的110.65%—128.41%;‘无核白’葡萄营养系果实中总酚含量具有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树文  常亚维  胡廷  焦红茹  刘丽丽  
【目的】研究葡萄树龄与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相关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WL营养培养基,对分离自华夏长城葡萄酒厂葡萄生产基地、不同树龄(2,3,5年)西拉葡萄自然发酵液的240株酵母菌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240株酵母菌共分为5个WL营养类型。结合酵母菌菌株5.8 S rDNA-ITS区基因序列分析,不同树龄西拉葡萄自然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共有5种,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flavescen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鹏飞  周冀衡  张建平  杨虹琦  肖志新  
为了弄清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密度与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关系,对10个烤烟品种在成熟过程中的腺毛密度进行了统计,采用气相色谱定量检测了叶面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叶面分泌物组分中,以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最高,是其最主要的成分;烤烟各品种间及各品种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的叶面分泌能力不同;随着烟叶的成熟腺毛数量逐渐减少,叶面分泌物含量逐渐增加;叶片腺毛数量与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含量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腺毛自身分泌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表面致香成分含量的关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天翊   杨思玲   杨海婷   张浩杰   吕锦涵   董天宇   卢素文   房经贵  
[目的]本文旨在对比多种葡萄品种在高温环境下的着色表现,筛选出具有优异耐热性和良好着色性能的品种,丰富目前已有的关于葡萄应对高温伤害的机制的研究。[方法]以‘巨峰’ ‘夏黑’ ‘巨玫瑰’ ‘户太8号’ ‘红宝石无核’ ‘浪漫红颜’ ‘妮娜皇后’7个有色葡萄品种为材料,将葡萄果实置于高温(35℃)下处理,以室温(25℃)为对照,对比观察果实着色变化及果实色泽指数、总花色苷、总叶绿素含量、花色苷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等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转色期果面温度不同,高温处理能降低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增加叶绿素的相对比例,使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受抑制,进而使果实着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巨峰’葡萄果实受高温影响较大,‘户太8号’和‘浪漫红颜’果实着色也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夏黑’ ‘巨玫瑰’和‘红宝石无核’葡萄对温度相对不敏感,在高温下果实也能轻微转色,‘妮娜皇后’葡萄在常温条件下果实着色也表现困难。[结论]高温对不同品种葡萄果实着色的抑制程度不同,‘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受高温的影响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雪  易盛国  韩梅  张义蓉  杨晓凤  
建立了QuEChERS测定葡萄酒中乙烯菌核利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冷冻离心分离,氮气吹干,最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乙烯菌核利浓度在25~250μg·L-1时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0),定量限(10 S/N)为1.3μg·L-1;当添加量在25、50、250μg·L-1时乙烯菌核利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3.1%~7.3%。因此,该方法定性定量结果准确,适合葡萄酒中乙烯菌核利残留的快速检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圆  齐红岩  王宝驹  郭亮  苏欣  
研究不同甜瓜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物质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不同品种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分析。4个甜瓜品种在花后25 d(未成熟时期)的芳香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花后30 d的果实是一个醛类和醇类物质向酯类物质转化的时期。花后35d是甜瓜果实的成熟期,香气成分以酯类物质为主,仅有少量的醛类和醇类物质。4个甜瓜品种在果实成熟期共有的芳香物质有6种,均为酯类物质,分别是乙酸己酯、乙酸苯甲酯、乙酸异丁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丁酯、2,3-丁二醇双乙酸酯和十四酸异丙酯;它们特有的香气物质以及特征性酯类种类和含量均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剑波  姜全  郭继英  陈青华  李绍华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国家桃种质资源圃144份桃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于2003、2004连续2年对其成熟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其中104份果实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例接近1,包括91个育成品种、1个近缘种山桃和12个地方品种。另外,40份种质中的38份果实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为1.38~22.21,为低果糖类型,其中包括2个原产中国的桃的近缘种,4个野生种质和23个桃地方品种,说明在野生桃中存在低果糖基因。由于果糖在甜风味中贡献最大,因此在选择桃野生种质或地方品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时,可优先考虑葡萄糖/果糖接近1的桃种质,例如:乌桃、香蕉桃、吊枝白、山桃、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丽  袁春龙  马婧  张世杰  苏鹏飞  闫小宇  
【目的】研究‘佳美’葡萄果实成熟期间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理化成分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佳美’葡萄成熟度的监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佳美’葡萄为试材,于不同的成熟度(采收日期08-19,08-26,09-02,09-09)采收取样,用模拟葡萄酒溶液分别提取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多酚,研究不同成熟度下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总酚、黄酮、总黄烷醇和单宁含量的差异,并对不同成熟度葡萄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成熟度葡萄品质进行研究,确定嘉峪关地区‘佳美’葡萄的最佳采收期。【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佳美’葡萄的还原糖、糖酸比逐渐升高,总酸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葡萄皮中的总酚、黄酮和总黄烷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舶  周光宏  徐幸莲  李春保  
研究了宰后成熟处理0、3、5、7、14和21 d的花.马杂交F1鹿背最长肌、半腱肌、冈上肌和腰大肌的肌束膜厚度、肌纤维直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和肌肉蛋白降解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成熟处理对鹿肉超微结构有显著影响,成熟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各部位的变化存在差异,成熟对于半腱肌的肌束膜厚度没有影响。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随成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腰大肌的肌束膜厚度和肌纤维直径最小,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