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5)
2023(5527)
2022(4663)
2021(4169)
2020(3559)
2019(7788)
2018(7796)
2017(13940)
2016(8038)
2015(9018)
2014(9145)
2013(8632)
2012(7821)
2011(7052)
2010(7015)
2009(6323)
2008(6049)
2007(5550)
2006(4721)
2005(4120)
作者
(26295)
(21793)
(21554)
(20656)
(13569)
(10480)
(9946)
(8815)
(8302)
(7863)
(7470)
(7418)
(7088)
(7079)
(6879)
(6849)
(6659)
(6396)
(6362)
(6227)
(5565)
(5511)
(5392)
(4963)
(4962)
(4863)
(4793)
(4606)
(4585)
(4568)
学科
(26826)
经济(26790)
管理(19494)
(16934)
(12832)
企业(12832)
方法(12536)
数学(11206)
数学方法(11086)
(8831)
(8653)
中国(7652)
(6734)
(6466)
(6109)
业经(5737)
农业(5562)
理论(5556)
地方(5129)
教育(4934)
(4840)
银行(4799)
(4663)
(4605)
金融(4598)
(4583)
贸易(4583)
环境(4497)
(4427)
技术(4272)
机构
学院(112099)
大学(111751)
研究(41660)
(39594)
经济(38602)
管理(37886)
理学(32740)
理学院(32268)
管理学(31419)
管理学院(31223)
(31054)
科学(29447)
中国(29276)
农业(25165)
(24264)
业大(23940)
(22849)
研究所(21219)
中心(19196)
(17900)
(17763)
农业大学(16703)
技术(15897)
(15109)
(14832)
(14786)
北京(14514)
师范(14494)
财经(14115)
(14025)
基金
项目(81657)
科学(62700)
基金(57821)
研究(54649)
(53453)
国家(53030)
科学基金(43649)
(34330)
社会(33150)
社会科(31406)
社会科学(31399)
基金项目(30579)
自然(29666)
自然科(29019)
自然科学(29008)
(28870)
自然科学基金(28484)
教育(26071)
资助(23367)
编号(21562)
重点(19055)
计划(17796)
成果(17614)
(17464)
(17097)
(16987)
课题(16281)
科技(16156)
科研(16146)
创新(16060)
期刊
(41447)
经济(41447)
学报(28767)
研究(28680)
(28341)
中国(26363)
科学(21522)
大学(20286)
学学(19329)
农业(19226)
教育(15160)
(13666)
管理(13153)
(10201)
技术(9797)
业大(9029)
农业大学(7913)
(7669)
(7633)
金融(7633)
业经(7461)
经济研究(7024)
财经(6909)
科技(6285)
图书(6107)
(6018)
统计(6003)
中国农业(5777)
(5374)
问题(5350)
共检索到16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董文琦  及增发  李晓煜  戴志刚  王立安  贾银锁  
以B37-C和B37-N的玉米原生质体和叶片为试材,研究HMC毒素对两种同核异质玉米B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经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表明:HMC毒素处理后的玉米原生质体均出现细胞凋亡现象,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凋亡小体、染色质边集或环状染色质等凋亡特征。原生质体的细胞凋亡率,B37的C细胞质显著高于N细胞质玉米,且凋亡率随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用HMC毒素处理玉米叶片,明显出现DNA-ladder现象时所需的毒素浓度C、N两种细胞质均为200μg/mL;但C细胞质所需的时间为6 h,而N细胞质则需9 h。用荧光显微观察与凝胶电泳分析所获得的结果一致,均表现出C细胞质对毒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张红心  董文琦  戴志刚  王立安  贾银锁  
以2对同核异质玉米B37和Mo17叶片的原生质体为试材,并将原生质体随机分为4组,HMC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μg/mL,处理时间分别为1、3、6h。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处理后原生质体的凋亡特征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HMC毒素处理玉米原生质体后发生细胞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染色质边集或环状染色质等凋亡特征;经不同浓度HMC毒素处理B37和Mo17玉米原生质体,CB37的最大凋亡率为10.80%,NB37为4.90%,CMo17为21.00%,NMo17为8.83%;HMC毒素对2种基因型的C、N细胞质所测结果一致,均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董文琦  张红心  李运朝  崔四平  王立安  贾银锁  戴志刚  
【目的】研究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诱导同核异质体玉米的离体根冠细胞发生凋亡的差异性及凋亡规律。【方法】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结果】HMC毒素诱导根冠细胞发生凋亡,出现凋亡小体与染色体边集形态特征。在3种毒素浓度、3种处理时间下,Mo17-C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均高于Mo17-N。采用AO与EB复染方法,在150μg.mL-1HMC毒素处理7 h时,Mo17-C细胞凋亡率达最高值,为68.7%,而Mo17-N仅为29%;经Hoechst 33258染色后,在150μg.mL-1HMC毒素处理下,Mo1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贾银锁  王立安  
将玉米同核异质体不育细胞质CB37及其正常保持系NB37的离体根冠细胞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用质量浓度50μg/mL、100μg/mL和150μg/mL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诱导,1组用pH6.5PBS诱导作为对照,诱导时间分别为1h、4h和7h。然后采用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复染和Hoechst33258染色3种方法检测玉米根冠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表明:HMC毒素诱导玉米根冠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与染色体边集形态特征。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只能检测出活细胞和死细胞,且在3种毒素浓度、3种处理时间下,CB37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均高于NB37;采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董文琦  及增发  戴志刚  王立安  
利用提取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elminthosporium maydis race C,HMC)毒素处理同核异质体Mo17-C和Mo17-N叶片及叶片中的原生质体并进行凋亡检测。叶片凋亡检测采用DNA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Mo17-C和Mo17-N均出现DNA-ladder,其中HMC毒素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诱导12 h后Mo17-C出现的DNA-ladder最明显,而Mo17-N在HMC毒素质量浓度升至300μg/mL时,诱导12 h后DNA-ladder才最明显。原生质体的凋亡检测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并统计其凋亡率,结果表明:Mo17-C和Mo17-N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郑秋玲  董文琦  李秀丽  张红心  李运朝  商闯  范尉尉  贾银锁  
采用根冠细胞测定法,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处理基因型为B37的同核异质体(Homo-caryon)雄不育C细胞质和正常N细胞质玉米的根冠离体细胞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发现HMC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C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多于N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在对照中未观察到凋亡现象。还记载了玉米根冠细胞凋亡的具体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玉霖  高洪  翁银标  赵汝  
为揭示内毒素(ET)诱导体内细胞凋亡的现象和阳离子A(CA)的保护效应,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400 U/kg ET建立内毒素休克模型,并设对照组和CA保护组,在第3、4、8和12 h分别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肝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PBL发生凋亡的形态学特征;运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PBL发生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呈"新月体"状、"八字形"状或"花瓣"状等,在休克晚期出现凋亡小体;与对照组相比,TUNEL法检测到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先上升到70%,然后下降到59%,后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庞敏  屈佩  高春蕾  王宗灵  张镱  
通过MTT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染色质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罗丹明123染色及钙离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等手段,分析了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实验发现,正常Hela细胞与不同浓度YTX共孵育24 h后,一定浓度的YTX能对Hela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其发生明显凋亡特征,如形态变化、染色质凝缩、DNA片段化以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此外,YTX还能造成Hela细胞内胞质钙离子升高。这种毒性作用可能是YTX通过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而诱导发生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采用含200 mg.kg-1喹乙醇的饲料连续饲喂鲤鱼(Cyprinus carpioLinnaeus),分别于饲喂后的第7天、14天、20天、25天和第30天各剖杀4尾鱼,取肝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程度。结果显示,在肝细胞DNA直方图中,于G1峰之前出现一AP峰,且AP峰峰值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细胞在不同时期的凋亡率与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在经喹乙醇染毒第7天,鲤肝细胞的凋亡率平均值为2.05%,而对照组为1.7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4天,可见轻微的AP峰;在第20天,凋亡率达到9.49%,凋亡峰已较明显;在第25天时的AP峰比第14天时峰值明显升高;在染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若楠  康瑞芬  沈丹  戴鹏远  唐倩  李春梅  
[目的]本试验以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呕吐毒素(DON)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来选择适宜的Gln浓度,以不添加Gln和DON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0.75 mmol·L~(-1) Gln组,2.0 μg·mL~(-1) DON组和2.0 μg·mL~(-1) DON+0.75 mmol·L~(-1) Gln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ROS)及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处理24 h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ROS荧光密度/细胞总数)(P<0.01);与DON组相比,DON+Gln组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了IPEC-J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相关基因和Caspase-3及Caspase-8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ON组相比,DON+Gln组下调了IPEC-J2细胞IL-1β、COX–2、Caspase-3、Caspase-8、BAK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F-κB)蛋白的表达,而添加Gln后(DON+Gln组)下调了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Gln通过清除DON诱导的IPEC-J2细胞中过量的ROS和调节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由DON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春亭  潘丽琴  胡会  石金姿  朱洁莹  崔红杰  黄小红  
为探究连翘酯苷A(FA)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猪肾上皮细胞(PK-15)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体外培养PK-15细胞,经36.55 μg·mL~(-1 )ZEA和不同浓度(31.25、62.5、125 μg·mL~(-1))FA处理24 h,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Hoechest 33342活细胞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活性氧(ROS)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的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浓度在125 μg·mL~(-1)以下的FA可以提高PK-15细胞存活率;FA能显著提高经ZEA处理的PK-15细胞存活率,且能显著降低经ZEA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抑制ZEA引起的ROS的生成;ZEA能显著升高Bax、Caspase-8、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Bcl-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FA能不同程度地提高Bcl-2 mRNA的表达量,降低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上述结果说明ZEA会诱导PK-15细胞发生凋亡,但FA可通过抑制内源性凋亡途径和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杨汉春  王玉然  董美响  
研究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体内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将P1分子克隆接种普通仔猪,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猪的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的凋亡情况。猪感染P1后21和35 d的扁桃体、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出现了凋亡。P1可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磊  吴康  张伟明  黄鹤忠  
以Cd2+浓度1.25mg·kg-1腹腔注射染鲫,以富含T、B、NK细胞及单核细胞的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效应细胞,用亚显微形态分析、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CM)等方法进行Cd2+诱导鲫PBMC凋亡的研究。电镜显示染镉细胞的染色质边聚、中聚并向胞浆突出和断裂,胞浆内细胞器结构不清晰并见许多大小不等的空泡;对照细胞的核呈马蹄形,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内细胞器结构清晰可辨。SCGE显示染镉细胞呈现DNA边聚化的彗星小头及DNA片段移动形成的彗星尾,对照细胞的核骨架边缘清晰;染镉处理14、17和21d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4%、16.4%和5.6%,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商闯  贾银锁  董文琦  李运朝  侯立白  
以1对同核异质玉米C103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适宜浓度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培养滤液来诱导玉米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对照的玉米病斑面积是处理组的7.9~12.2倍,差异极显著,并以1∶60预处理效果最佳;经0~72 h的动态检测,与对照相比,诱导玉米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平均提高了57.8%,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平均提高了52.9%,有害物质丙二醛的含量平均降低了38.2%;低浓度HMC毒素培养滤液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专化寄主玉米获得抗病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华  饶力群  郭纯  李煌  彭国平  
为了建立一种便捷、经济、耗时短并能应用于水稻细胞凋亡研究的体系,运用研磨法建立水稻细胞(团)体系,该体系经过500mg/L水杨酸、250mmol/LCaCl2、ZnCl2和MgCl2诱导,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体系在水杨酸诱导6h后,便出现小于1kb的小片段,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小片断显著增加.CaCl2、ZnCl2和MgCl2诱导4h后,均能使DNA片段化,并产生典型的DNALadder现象,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已建立起细胞凋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