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1)
- 2023(5056)
- 2022(3877)
- 2021(3454)
- 2020(2974)
- 2019(6715)
- 2018(6393)
- 2017(12949)
- 2016(6625)
- 2015(7258)
- 2014(7255)
- 2013(7228)
- 2012(6256)
- 2011(5299)
- 2010(5557)
- 2009(5408)
- 2008(6054)
- 2007(5472)
- 2006(4936)
- 2005(4686)
- 学科
- 企(67281)
- 企业(67281)
- 业(58853)
- 管理(45686)
- 济(32882)
- 经济(32825)
- 财(21155)
- 务(19438)
- 财务(19434)
- 财务管理(19430)
- 企业财务(18574)
- 方法(17698)
- 业经(17187)
- 企业经济(11778)
- 技术(11534)
- 数学(10840)
- 数学方法(10791)
- 经营(9793)
- 划(9458)
- 技术管理(9346)
- 制(9298)
- 策(9057)
- 和(8983)
- 理论(8383)
- 决策(8173)
- 体(8138)
- 体制(7791)
- 计划(7432)
- 经济理论(7103)
- 镇(6116)
- 机构
- 学院(101693)
- 大学(96189)
- 管理(47825)
- 济(44426)
- 经济(43768)
- 理学(40861)
- 理学院(40603)
- 管理学(40317)
- 管理学院(40111)
- 财(26028)
- 研究(23522)
- 中国(21985)
- 财经(20115)
- 京(19009)
- 经(18133)
- 商学(16322)
- 商学院(16192)
- 江(16123)
- 财经大学(14894)
- 经济学(13003)
- 州(12651)
- 北京(11991)
- 工商(11897)
- 经济管理(11791)
- 经济学院(11750)
- 公司(11189)
- 中心(11048)
- 科学(10974)
- 所(10619)
- 业大(9719)
- 基金
- 项目(58590)
- 科学(48918)
- 基金(45424)
- 研究(43847)
- 家(37563)
- 国家(37141)
- 科学基金(35278)
- 社会(30129)
- 社会科(28716)
- 社会科学(28704)
- 基金项目(23907)
- 自然(23335)
- 省(23121)
- 自然科(22939)
- 自然科学(22932)
- 自然科学基金(22638)
- 教育(19964)
- 资助(18489)
- 划(17985)
- 编号(17199)
- 业(17014)
- 企(15367)
- 创(14675)
- 企业(14478)
- 创新(13469)
- 部(13243)
- 制(13076)
- 人文(12610)
- 成果(12569)
- 项目编号(12522)
共检索到153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维东 宋毅成
如果放开H股"全流通",一定会快速提升香港股市的活跃度,其更深一层的意义是,H股"全流通"也将成为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推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展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标志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在此背景下,H股"全流通"改革对推动我国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境外融资环境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继2005年A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寿净
从公司层面看,H股"全流通"试点经过一定时间发酵后,公司估值有所回升,融资能力有所提高,中航科工与威高股份的业绩实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为解决H股公司存量股份境外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8年连续发布了《H股"全流通"试点业务实施细则(试行)》和《H股"全流通"试点业务指南(试行)》,规定取得中国证监会H股"全流通"试
关键词:
全流通 流动比率 公司估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2017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这开启了H股变革的新起点;随着试点的顺利推进,H股"全流通"有条件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从历史背景、政策逻辑、改革目的和市场环境来看,H股"全流通"与A股权分置改革存在基本的逻辑差异。H股"全流通"对于已上市H股推动企业改革、强化资本市场功能、促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均有着明显的正面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永森
随着国内国际股票市场和经济投资形势的发展,已有的境外上市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境外上市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境外上市及其上市制度改革企业境外上市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海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自此拉开了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序幕,在直接投资渠道之外,开创了通过境外资本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益明 何兆烽 杨淑娟
H股"全流通"后为H股上市企业打开新的窗口,对企业多方面利好,极大地增强了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到将全面推进H股"全流通"改革;在次日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H股"全流通"已具备全面推开的条件。
关键词:
全流通 内地企业 香港资本市场 红筹架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东升 姚娜娜 胡锋 武新丽
基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东与经营者利益关系调整,通过构建国有股东、经营者与非国有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探究不同主体利益博弈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国有股东与经营者一致性行动的概率受到非国有股东的胜诉概率、诉讼赔偿、经营者努力水平及合作收益分配比例等因素影响,合理的监督强度范围以及一致性行动对非国有股东利益影响是否在可容忍范围内,关乎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行为选择。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股东 经营者 利益关系 博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盖瑶 肖红玮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已有范例验证多个大股东并存能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2014~2019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并探究控制链长度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的结构有利于降低过度负债程度,且大股东数量越多,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越低,并且国有企业的控制链条在上述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股权性质的多样化与过度负债程度负相关。多个大股东中有民营及自然人大股东时更有利于抑制过度负债。分组检验发现,多个大股东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竞争性行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盖瑶 肖红玮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已有范例验证多个大股东并存能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2014~2019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并探究控制链长度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的结构有利于降低过度负债程度,且大股东数量越多,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越低,并且国有企业的控制链条在上述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股权性质的多样化与过度负债程度负相关。多个大股东中有民营及自然人大股东时更有利于抑制过度负债。分组检验发现,多个大股东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竞争性行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玮 梁诗 何红玲 王春莉
文章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结论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水平,较之于对开发式创新投资的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机制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从而显著影响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管部门放权意愿越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秦海林 段曙彩
在国企混改中,上市公司的"一毛不拔"还会依然如故吗?本文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运用代理成本理论、"结果假说"和"替代假说"来分析其内在机制;在实证方面,利用我国A股2010-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其一,国企混改提升了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符合"结果假说"理论;其二,该正向促进效应在地方国企、竞争性国企中更为显著;其三,国企混改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作用于现金股利。因此,在国企混改的进程中要顺势而为,利用现金股利政策来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盖瑶 肖红玮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已有范例验证多个大股东并存能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2014~2019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并探究控制链长度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的结构有利于降低过度负债程度,且大股东数量越多,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越低,并且国有企业的控制链条在上述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股权性质的多样化与过度负债程度负相关。多个大股东中有民营及自然人大股东时更有利于抑制过度负债。分组检验发现,多个大股东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竞争性行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敏 朱兆珍 郭一佳
文章依据治理观点下的“治理效应”和政治观下的“政府干预效应”理论,基于国有与非国有股权制衡视角,深入分析国企混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国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形成制衡股权结构时,能够助力国有企业成为高效市场创新主体。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企混改并不能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发挥有效的正向激励作用,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国企混改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克磊 刘毅荣 刘酉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琳
本文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税收政策文件汇编》中相应的税收政策为依据,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股权重组为例,分别对非货币性资产置换、货币资产购买以及非货币性资产加付补价三种投资形式下取得股权进行重组的交易双方的涉税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三种支付方式进行了筹划,减轻了重组双方的税收负担,保证了重组效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贾思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文章对90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梳理及分析,详细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国企混改可以显著降低国企股权融资成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且这一作用在央企中更加显著;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股权融资成本,即信息透明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