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3)
2023(8783)
2022(7363)
2021(6695)
2020(5517)
2019(12349)
2018(11751)
2017(22543)
2016(12504)
2015(13352)
2014(12921)
2013(12786)
2012(11970)
2011(10751)
2010(10486)
2009(9427)
2008(9358)
2007(8210)
2006(7020)
2005(6241)
作者
(41172)
(34282)
(34038)
(32071)
(21862)
(16849)
(15238)
(13429)
(13133)
(11931)
(11917)
(11452)
(11284)
(11068)
(10884)
(10628)
(10529)
(10192)
(10053)
(9825)
(8959)
(8510)
(8238)
(7910)
(7847)
(7810)
(7488)
(7424)
(7060)
(7047)
学科
(46333)
经济(46259)
管理(35260)
(34771)
(27855)
企业(27855)
方法(22832)
数学(19902)
数学方法(19690)
(14531)
(13856)
(12980)
中国(11457)
业经(10581)
(10149)
贸易(10145)
(9908)
农业(9275)
(9137)
技术(8353)
(8246)
财务(8238)
财务管理(8218)
企业财务(7929)
(7542)
银行(7483)
(7342)
金融(7342)
(7101)
环境(6918)
机构
大学(181520)
学院(178725)
(70677)
经济(69405)
研究(68322)
管理(65448)
理学(57972)
理学院(57258)
管理学(56071)
管理学院(55785)
中国(49183)
(48242)
科学(47874)
农业(39092)
(38441)
(37674)
业大(37346)
研究所(35223)
(30588)
中心(29810)
(26214)
农业大学(25402)
财经(25248)
(24911)
北京(23388)
(23378)
(22536)
经济学(21805)
科学院(21761)
(21736)
基金
项目(133052)
科学(103645)
基金(99405)
(93759)
国家(93055)
研究(83418)
科学基金(76827)
自然(54980)
社会(54019)
自然科(53772)
自然科学(53749)
基金项目(52882)
自然科学基金(52865)
社会科(51242)
社会科学(51225)
(51068)
(45365)
资助(40376)
教育(37361)
重点(31181)
计划(29610)
编号(29047)
(29031)
(27990)
(27755)
科研(27319)
科技(26494)
创新(26334)
(25984)
国家社会(23484)
期刊
(69580)
经济(69580)
研究(45793)
学报(44961)
(42207)
科学(37007)
中国(33513)
大学(31682)
学学(30708)
农业(28557)
管理(23043)
(22727)
(15801)
(14199)
金融(14199)
业大(13322)
财经(12527)
经济研究(12419)
教育(12246)
业经(11729)
(11466)
技术(11286)
农业大学(11274)
(10745)
科技(10175)
问题(9813)
林业(9227)
中国农业(8042)
资源(7919)
技术经济(7905)
共检索到250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孙泽威  秦贵信  张东鸣  王洪鹤  朱丹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以健康的鲤、埃及胡子鲇和草鱼为试验对象,以添加鱼粉饲料为对照组,另设置添加Glycinin 60.0mg/g和β-Conglycinin 40.0 mg/g的2个试验组,各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分别为鲤360.2 g/kg,埃及胡子鲇400.5 g/kg,草鱼300.6 g/kg)、等能(鲤15.26 MJ/kg,埃及胡子鲇15.86 MJ/kg,草鱼15.6 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比较分析Glycin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赖红娥  赵晗  陈玉珂  鲍男  赵元  秦贵信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在不同食性鱼类肠道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以健康的鲤鱼、埃及胡子鲇和草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对照组,以添加40mg/g提纯的β-Conglycinin组为试验组,各配制成2种等蛋白(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鲤鱼360.2g/kg,埃及胡子鲇400.5g/kg,草鱼300.6g/kg)、等能(鲤鱼15.2MJ/kg,埃及胡子鲇15.8MJ/kg,草鱼15.6MJ/kg)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β-Conglycinin在不同食性鱼类肠道中分布规律的差异。【结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荣华  张雷  王晓雯  武祥伟  王金浩  胡青  毕保良  孔令富  豆腾飞  
为了探讨食性与鱼类消化酶分泌及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和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4种不同食性鱼类鱼体近似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鳜的全鱼水分显著低于其他鱼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鱼类;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I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受食性影响显著;鳜肠道蛋白酶显著高于草鱼,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草鱼;鱼类肠道形态(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与食性相关,如鳜肠道微绒毛分支较多,结构复杂。肠道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食糜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促进了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综上所述,食性与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相适应,通过分析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有助于界定鱼类食性,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荣华   谢雨晴   赵涛   殷红   袁莉芸   刘襄河   杨子寒   石宇   李修峰   张雷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 4种不同食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12个样品的16S rRNA,构建文库并测序,分析这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受到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表现为杂食性(滇池高倍鲫) > 草食性(草鱼) > 滤食性(昆明裂腹鱼) > 肉食性(鳜鱼)。4种鱼类具有一些相同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然而,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鳜鱼的优势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草鱼的优势菌群等。功能预测发现,鳜鱼肠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草鱼抗病潜力略高于其他3种鱼类;约氏不动杆菌(A._ johnsonii)、鲁氏不动杆菌(A. lwoffii)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可能有助于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而拟杆菌属中的某些菌群可能有助于宿主消化纤维素。综上所述,食性是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食性与肠道优势菌群之间的关联,探讨特异菌群的功能,可为研究鱼类营养代谢的微生物效应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邢秀苹  赖红娥  杨欢欢  秦贵信  杨婳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m(玉米油)∶m(鱼油)=1∶1)为脂肪源,糊精、面粉作为饲料糖源,分别配制成5种等氮(鲤稚鱼和幼鱼饲料粗蛋白含量分别约为400和360g/kg)等能(总能分别约为16.9和15.2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30,60,90,120g/kg。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进行为期8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广华   胡重华   周秋白   张锦华   陈希环   周磊涛   张文平   陈恺文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 201)、500(3 620)、1 000(4 010)、2 000(4 730)、4 000(6510)、8 000(9720)、16 000(16 890)IU/kg(括号内为VA在饲料中的实测值)7种不同水平饲料,编号为A~G组,用7种不同水平饲料分别投喂(7.32±0.02)g的黄鳝,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5尾,养殖70 d。实验结束后比较七组黄鳝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并基于生长性能比较A组、D组、G组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B~G组绒毛高度和C组微绒毛高度显著升高,C~D组肌层厚度和C~E组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以黄鳝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得出黄鳝VA适宜需求量为3 849.96 IU/kg。A、D、G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其中D组黄鳝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提高了黄鳝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邻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菌群功能预测发现D组显著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其他氨基酸的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G组显著降低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VA水平可改善黄鳝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黄鳝生长性能。综合考虑黄鳝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本实验饲料中适宜VA水平为3 620~4 730 IU/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瞿子惠  周锴  邢秀苹  杨兰  黄权  王洪鹤  
【目的】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鲈生长及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47±0.03)g/尾的黄金鲈为研究对象,利用豆粕不同比例(0.0%,8.0%,16.0%,24.0%和32.0%)替代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420.0g/kg,总能20.0 MJ/kg)的饲料,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黄金鲈20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算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鲈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采用国标方法,分析黄金鲈肌肉营养成分;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鲈肠道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泓宇  毛义波  谭北平  董晓慧  杨奇慧  迟淑艳  章双  陈立侨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血浆生化指标、肝/肌糖原的影响及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影响,本实验以不同食性的吉富罗非鱼、卵形鲳鲹和军曹鱼为研究对象,以糊精为糖源,3种鱼各设置低、中、高(C_L、C_M、C_H;吉富罗非鱼:20%、30%、40%;卵形鲳鲹:13%、26%、39%;军曹鱼:12%、24%、36%)3个不同饲料糖添加水平,依次进行8周的饲养实验并进行葡萄糖注射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系数随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以C_L组最高(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最高值均出现在C_H组中,显著高于C_L组(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金利  任战军  宋洪新  曹玮娜  冯奇  韩营  常万波  马红英  
【目的】研究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断奶獭兔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盲肠pH值、腹泻率、死亡率和血液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6只体质量相近((432.11±11.17)g)的35d断奶獭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质量分数29%,33%,37%和41%NDF的日粮,进行28d的饲喂试验,于14和28d测定各组采食量和体质量,计算各组生产性能。饲喂结束后,屠宰并及时采集血液和肠道样品,测定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及血液AKP活性、盲肠pH值、腹泻率、死亡率。【结果】各NDF处理组间的生产性能差异显著(P<0.05),其中33%NDF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37%NDF组和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锦秀  周小秋  刘扬  
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初始体质量(10.29±0.10)g,分别饲喂去皮豆粕蛋白占总蛋白0、25%、50%、75%和100%的等氮饲料代替白鱼粉蛋白,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去皮豆粕增加,SGR下降,饲料系数升高。当替代50%时,SGR、肠重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大豆蛋白组出现肠道皱襞顶端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症状。由本结果可知,高比例去皮豆粕抑制幼建鲤生长,并使其肠道生长受阻和结构受损从而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降低饲料利用率;肠道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燕利  薛怀君  胡春祥  杨星科  
为比较和客观评价昆虫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及pH值下测定杨叶甲、二纹柱萤叶甲、紫榆叶甲成、幼虫及双条杉天牛幼虫消化道内3类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4种甲虫体内均有消化纤维素的完整酶系,3种叶甲成、幼虫体内各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区为40~60℃、最适pH值范围为4~6,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均未能检测出酶活性;双条杉天牛幼虫C1酶活性在强碱pH=9和70℃条件下活性最高,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C1酶活性显著高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温度和pH值对昆虫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甲虫取食习性的不同可能导致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酶活性的差异是否受到昆虫亲缘关系的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蔡小芳  张成新  李勇  刘鹏  李彩联  郭艳丽  
分析探讨口感化及颗粒化开食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新生健康的双羔湖羊公羔42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颗粒化和口感化开食料,试验期42 d。两组羔羊21日龄之前的采食量、体重和绝对生长的变化趋势相似。21日龄以后,口感化开食料组羔羊的采食量、体重、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明显高于颗粒化开食料组,42日龄体重、后两周的采食量及15~21日龄的相对生长率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海文  张颖  李雪  孙大江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刘贤敏  胡斌  李家乐  
分别进行了二个试验以考察饲喂蚕豆对不同规格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535±50)g草鱼77 d;试验Ⅱ以配合饲料、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84.5±3.5)g草鱼68 d。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中,与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相比,摄食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均极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1),提高了饲料系数(P<0.01);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胶原蛋白含量上升(P<0.01);前肠道蛋白酶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投饲蚕豆可改变草鱼肌肉成分,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晓浚  孙盛明  戈贤平  朱健  李冰  张成锋  缪凌鸿  董玉峰  
为探究添加不同碳源物质所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鱼种生长、消化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5个不同碳源物质的添加组[淀粉组、葡萄糖组、蔗糖组、甜蜜素组和复合碳源组(葡萄糖∶淀粉=1∶1)],其中淀粉组为对照组,每个碳源添加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水泥池投放团头鲂鱼种20尾,初始体质量为(36.74±0.82)g,实验期为8周。结果发现:(1)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水平;(2)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组团头鲂鱼种的鱼体末质量显著提高23.1%,增重率显著提高39.4%,特定生长率也显著提高23.6%,饲料系数显著降低28.1%,但存活率并没有显著差异;(3)肠道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