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1)
- 2023(20173)
- 2022(17115)
- 2021(15972)
- 2020(13336)
- 2019(30308)
- 2018(29758)
- 2017(56219)
- 2016(30572)
- 2015(34195)
- 2014(33643)
- 2013(33344)
- 2012(31060)
- 2011(28279)
- 2010(28172)
- 2009(25961)
- 2008(25192)
- 2007(21955)
- 2006(19471)
- 2005(17381)
- 学科
- 济(127592)
- 经济(127461)
- 管理(82595)
- 业(79539)
- 企(63488)
- 企业(63488)
- 方法(52845)
- 数学(45162)
- 数学方法(44718)
- 中国(38212)
- 农(35509)
- 贸(30141)
- 贸易(30121)
- 地方(29684)
- 易(29246)
- 业经(29103)
- 财(28898)
- 学(27707)
- 农业(23767)
- 制(23151)
- 银(20311)
- 银行(20233)
- 环境(20111)
- 技术(19714)
- 融(19585)
- 金融(19583)
- 行(19491)
- 和(19418)
- 理论(19402)
- 发(17337)
- 机构
- 大学(435124)
- 学院(433459)
- 济(179478)
- 经济(175908)
- 管理(164195)
- 研究(157501)
- 理学(141577)
- 理学院(139939)
- 管理学(137475)
- 管理学院(136745)
- 中国(117353)
- 科学(98280)
- 京(94387)
- 所(80881)
- 农(79140)
- 财(78651)
- 研究所(73992)
- 中心(69462)
- 业大(68097)
- 江(63347)
- 财经(62834)
- 农业(62509)
- 北京(60067)
- 范(57886)
- 经(57343)
- 师范(57187)
- 院(57174)
- 经济学(54604)
- 州(51075)
- 经济学院(49263)
- 基金
- 项目(296710)
- 科学(231930)
- 基金(214592)
- 研究(213034)
- 家(190273)
- 国家(188722)
- 科学基金(159455)
- 社会(134938)
- 社会科(127860)
- 社会科学(127832)
- 省(114995)
- 基金项目(113021)
- 自然(103847)
- 自然科(101399)
- 自然科学(101369)
- 自然科学基金(99579)
- 划(97945)
- 教育(96871)
- 资助(88487)
- 编号(85193)
- 成果(69035)
- 重点(67446)
- 发(66976)
- 部(65085)
- 创(61976)
- 课题(59731)
- 创新(57898)
- 科研(56743)
- 国家社会(56004)
- 教育部(55157)
- 期刊
- 济(198650)
- 经济(198650)
- 研究(130170)
- 中国(86809)
- 学报(75475)
- 农(72658)
- 科学(67619)
- 管理(60933)
- 财(57037)
- 大学(56080)
- 学学(52918)
- 农业(50403)
- 教育(48240)
- 融(38676)
- 金融(38676)
- 技术(35203)
- 经济研究(33314)
- 业经(33182)
- 财经(30411)
- 业(26832)
- 问题(26653)
- 经(26337)
- 贸(24838)
- 国际(22181)
- 科技(21731)
- 图书(21667)
- 版(20660)
- 世界(20499)
- 技术经济(20420)
- 商业(19726)
共检索到649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洁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引导了外资引进的中国出口贸易量大幅上涨,促进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基于全球价值链(GVC)视角下分析则表明,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被困在低端环节的窘境,因此贸易和FDI的增加是否能够在微观角度上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成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出口贸易会对中国产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FDI则能够对中国产业发展产生间接促进效应,但直接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贸易 FDI 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祺 沈佳瑜
数字经济能否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目前缺乏数字经济与贸易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定量检验,使得二者的关系难以进一步解释。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GVC指数,借助OECD和WTO发布的2018版TiVA数据,从价值增值角度考察了主要国家的贸易地位,并从贸易地位角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此得到结论: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GVC地位指数的提升,提高了国家贸易地位,对于一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玉婵
以中日与中新的产业内贸易相互比较,探析中国未来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前景和对策。分析和计量中日和中新的产业内贸易额,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应提高现有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贸易的广度与深度都应拓展。而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加强现阶段传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上,与新兴工业化国家进行水平产业内贸易也是不可忽略的。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 垂直型 贸易相似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全盼
数字贸易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联系,数字贸易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同时也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结构支撑。数字贸易能够拓宽中国产业市场范围,以此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市场支撑。数字贸易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包括成本集约机理、创新驱动机理及供需适配机理这三方面内容,在不同维度影响机理的作用下,数字贸易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路径也有所不同。针对数字贸易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此明确数字贸易和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关联性。
关键词:
数字贸易 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鹏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地方产业积聚的产生和发展,地方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生产工序网络各个环节在全球空间配置的区位方向。对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对商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说明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获取了动态利益。产业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积累了技术条件,这为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真
对FDI的贸易效应可以从产业价值链、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即包括产业价值链分割效应、贸易结构优化效应和真实贸易利益效应。其中,真实贸易利益应包括显性贸易利益和隐性贸易利益。通过对我国相关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FDI对我国的出口利益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自主科技创新和稳定汇率对促进我国贸易出口、优化贸易结构有着比FDI更为显著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昕艳
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的产业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动,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我国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改善贸易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对外贸易 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 范德成 张文文
本文运用2000-2010年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了GL指数、MII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来分析中国与印度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及类型,并对中印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提出促进中印两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志军 姜万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规模强劲增长,但竞争力依然有限。本文提出:要提升外贸竞争力,中国现阶段应主动地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向发展产业内贸易,因为产业内贸易是竞争力更强的贸易方式。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外贸竞争力 异质产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李菲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更加突出。不同贸易模式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存在差异,一般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加工贸易则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两种贸易模式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影响。实证部分采用协整的分析方法证明了结论。最后针对上述研究做出总结性评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旭
近些年来,中国光伏企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且呈现出涉案金额与惩罚力度巨大、对高端产业打击日益严重等特征,对中国光伏经济发展、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光伏企业效益提升及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均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现状的出现,既有欧美等发达国家抢占国际光伏市场的考量,也有中国光伏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产业价值链、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行业协会,都应从自身职能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中国光伏产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光伏产业 产业政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关兵
近年来,以TPP、欧加自贸协定(CETA)、美韩自贸协定(FTA)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区域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引领着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重塑方向。作为区域贸易协定重要的一部分,优惠原产地规则也逐渐向宽松化、便利化发展,但部分敏感产品规则则趋向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原产地规则最新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相关产业影响,对加快我国自贸区战略建设、原产地规则完善、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立国 刘宇娜
通过构建服务贸易出口决定模型,利用1982~2010年数据研究中国FDI、第三产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研究发现上述变量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基础上对上述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变量间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有所不同,有的变量间的作用方向发生了逆转,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德勇 吴婵丹 王雪峰
当前,面对沿海自贸区试点的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持续深入,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强,中部地区如何找准产业外向型发展道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是中部崛起战略、全国区域平衡增长战略的重要议题。文章首先对广东30多年来的产业外向型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回顾与分析,指出其发展路径已经不可复制;其次,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与评述,指出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中部产业外向型发展必须立足地方实际,重视多类价值链的资源整合,走比较优势与可持续竞争优势轮动发展之路;最后,对中部产业外向型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