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5)
- 2023(12016)
- 2022(10296)
- 2021(9623)
- 2020(8306)
- 2019(19188)
- 2018(19096)
- 2017(37115)
- 2016(20048)
- 2015(22806)
- 2014(22858)
- 2013(22612)
- 2012(20998)
- 2011(18876)
- 2010(18705)
- 2009(17161)
- 2008(16977)
- 2007(15211)
- 2006(12721)
- 2005(11056)
- 学科
- 济(87140)
- 经济(87046)
- 业(58172)
- 管理(57790)
- 企(47584)
- 企业(47584)
- 方法(43165)
- 数学(38140)
- 数学方法(37644)
- 农(23403)
- 财(20748)
- 中国(19593)
- 业经(18872)
- 技术(17928)
- 学(17420)
- 地方(16681)
- 农业(15776)
- 贸(15476)
- 贸易(15475)
- 易(15023)
- 制(14017)
- 务(13352)
- 财务(13301)
- 财务管理(13268)
- 理论(13148)
- 和(12925)
- 产业(12600)
- 企业财务(12596)
- 环境(12351)
- 融(11882)
- 机构
- 学院(292988)
- 大学(292699)
- 济(121451)
- 经济(119067)
- 管理(115716)
- 理学(100875)
- 理学院(99800)
- 管理学(97939)
- 管理学院(97399)
- 研究(95307)
- 中国(69768)
- 京(60698)
- 科学(59849)
- 财(52562)
- 农(50013)
- 所(48114)
- 业大(45351)
- 中心(45078)
- 研究所(44222)
- 财经(43177)
- 江(42849)
- 农业(39770)
- 经(39205)
- 范(38029)
- 经济学(37738)
- 师范(37619)
- 北京(37284)
- 经济学院(34449)
- 院(34138)
- 州(33961)
- 基金
- 项目(202302)
- 科学(159778)
- 基金(147563)
- 研究(145823)
- 家(128955)
- 国家(127947)
- 科学基金(109924)
- 社会(92707)
- 社会科(88101)
- 社会科学(88076)
- 省(79610)
- 基金项目(78664)
- 自然(71751)
- 自然科(70118)
- 自然科学(70094)
- 自然科学基金(68850)
- 教育(67643)
- 划(67156)
- 资助(60181)
- 编号(58551)
- 成果(46569)
- 重点(45838)
- 部(45391)
- 发(44161)
- 创(43088)
- 创新(40343)
- 课题(39873)
- 科研(39121)
- 教育部(38805)
- 国家社会(38677)
共检索到409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 杨艳君 宋丽雪
利用1984—2014年美国专利数据库中有关GPS的专利数据,结合专利计量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主),构建了专利引文网络和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并对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进行K-核分析,对专利引文网络进行SPLC主路径分析和多重中心度分析。得出GPS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演化具有如下规律和趋势:共性技术的创新过程具有趋复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其扩散过程具有独特的网络效应,强于一般专有技术;GPS产业技术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共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最后,结合关于共性技术的其他理论和研究,总结了共性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鲁成 张静
在重新定义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经由综合文本挖掘、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专利引用3个环节而确立的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概念框架。该框架从3个评估视角———技术基础性、技术应用范围及技术社会效益,对产业共性技术的3个特性进行逐步识别,最终筛选出产业共性技术。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识别 专利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隽 杜梦婷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变革,国内外竞争激烈。基于全球专利信息,对智能金融领域常用的五类关键技术,包括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生物特征识别、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知识图谱和服务机器人等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重要专利权人、重点技术等情况进行国内外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智能金融领域技术分类布局广泛,但基础专利不足,存在技术壁垒。中国智能金融领域专利申请量多,但企业竞争力薄弱,金融机构主要以购买服务和技术并购完成转型。因此建议中国智能金融领域基础研究与深度应用并行,在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提前开展布局专利,同时加强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多方合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凯 谢芬 杨滨瑜 胡新杰 刘汉霞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掣肘,首先需要科学识别兼具关键性和共性的产业技术,但目前国内关于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的研究非常有限。遵循专利文献挖掘思路,兼顾主客观标准,运用大样本量数据集,研究提出一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以我国高校(2001—2020年)和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海量专利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LDA主题模型、计算专利关键性得分和共性得分,以及运用相似度分析将选择结果与工信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进行相似度匹配,来识别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校还是上市公司,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专利的比例均不高,二者申请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4.7%、10.2%,授权专利中的比例分别为13.8%、10.1%,高校专利占比略高于上市公司;而得分位居前列的技术主题如“电路芯片耦合”“能效模型图像”“系统数据模块”等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当前广受关注的关键共性技术非常一致,表明所用方法是有效、可取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新立
银行业共性技术是指在银行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银行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银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这里所提到的银行业共性技术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技术的概念,而且更多的是指在银行领域内普遍应用和产生深刻影响的管理技术(管理模式)。结合银行业的自身特点我们将银行业共性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媛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以1999—2018年该领域的美国专利数据为分析对象,从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专利技术、专利相关主体、诉讼及运营等4个方面进行专利情报剖析,美国自然语言处理产业的研发态势、热点技术分布、主要创新者、竞争环境等情况得以展现。总结美国的经验,提出我国自然语言处理产业的发展应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格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在美国的专利布局以及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美国专利 情报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勤
采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与分析工具,从专利授权年度趋势、专利布局、主要创新机构竞争态势、技术研究热点、核心专利挖掘等维度进行专利信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德国、法国在农机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较强,拥有各自独特的核心专利,并在全球进行广泛的策略性布局。中国虽然是该领域最大的技术来源国,但核心专利拥有量不多,海外专利申请也相对缺乏。目前农机装备领域技术研发集中在A01C7、A01B49、A01B33等IPC类别。法国库恩、美国迪尔、美国凯斯纽荷兰等大型跨国公司掌握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中国农大、东北农大等单位技术实力强,但并不是该领域的领跑者。
关键词:
农机装备 专利布局 核心专利 技术热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阳 许培扬
文章从专利文献角度入手提出了一条具体的技术机会识别流程,并详细阐述了流程中各个环节涵盖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技术机会识别应用研究的规范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技术机会识别 技术创新 专利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丽
在三螺旋模型下,各参与者形成互动自反的紧密关系,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但三螺旋关系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推动。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历程促进三螺旋模型的最终形成,基于其实践,应推动国内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组织的构建,为其配备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并强化其机构职能,同时政府还应为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搭建合作平台,以其快速发展带动技术创新的螺旋式上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发明
产业集群的演进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的深度关注和广泛探讨。本文从多个视角对产业集群的演进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述,以期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演进 述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林超然 孔令凯 李传云 杨早立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海龙 和法清 丁堃
[目的/意义]随着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专利申请数量的迅速增加,如何从海量专利文献中有效识别产业基础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以USPTO数据库中的专利数据为样本构建技术领域引用矩阵,然后选取社会网络分析的出度、入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有效规模和限制度等6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赋权识别出技术领域引用矩阵中的产业基础技术,最后以半导体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活性固态元件、金属加工和涂层工艺等专利技术领域为半导体产业中的基础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洪波
产业集群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条件下,不断地通过适应甚至是改造环境,缩减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自组织化的产物。因此,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应该基于系统的观念,在对其形成和演化影响因子的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进而透过对多个个案的规律性总结,来揭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捷 周雷
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提出国际分工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及由此衍生的收入效应、关联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假说。采用20世纪80年代陆续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的15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同时,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外贸依存度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内最终消费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其经济含义表明: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过度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制造国地位,长期依靠商品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而随着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下降,如果减少对商品贸易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王强
本文利用20个国家1970~2010年的数据,构建了一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城市化率、FDI净流入、国民储蓄率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贸易和储蓄二项式,测度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国民储蓄率和贸易开放度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力临界值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城市化率、FDI净流入对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过度储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适度的贸易开放度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经济体可以容忍一个相对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而储蓄率也将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不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