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6)
2023(11721)
2022(10541)
2021(9908)
2020(8376)
2019(19319)
2018(18949)
2017(37054)
2016(19764)
2015(22099)
2014(21832)
2013(21730)
2012(19864)
2011(17800)
2010(17457)
2009(15977)
2008(15447)
2007(13092)
2006(11431)
2005(9621)
作者
(55960)
(46500)
(46178)
(44055)
(29749)
(22288)
(20885)
(18178)
(17598)
(16449)
(16260)
(15518)
(14739)
(14453)
(14428)
(14000)
(13927)
(13861)
(13431)
(13141)
(11517)
(11181)
(11112)
(10516)
(10376)
(10172)
(10153)
(10078)
(9229)
(9130)
学科
(81998)
经济(81901)
管理(58214)
(55038)
(46163)
企业(46163)
方法(43128)
数学(37314)
数学方法(36976)
(20224)
(20125)
中国(19148)
业经(17454)
(16782)
地方(16572)
农业(14006)
(13974)
贸易(13967)
理论(13662)
(13489)
(13464)
财务(13430)
财务管理(13407)
企业财务(12828)
环境(12480)
(12376)
(12371)
技术(12158)
(11131)
(10780)
机构
大学(282746)
学院(279965)
管理(117465)
(109587)
经济(107255)
理学(103469)
理学院(102315)
管理学(100578)
管理学院(100065)
研究(87909)
中国(64473)
(59295)
科学(55205)
(49764)
(42218)
财经(41397)
业大(41215)
(40623)
中心(40076)
研究所(38715)
(38347)
(38136)
师范(37815)
(37813)
北京(37281)
经济学(32507)
(32374)
农业(31767)
(31694)
财经大学(31125)
基金
项目(199723)
科学(158831)
基金(147945)
研究(144542)
(128139)
国家(127116)
科学基金(111158)
社会(92514)
社会科(87867)
社会科学(87848)
基金项目(80302)
(76618)
自然(73954)
自然科(72273)
自然科学(72260)
自然科学基金(70996)
教育(66339)
(64621)
资助(61189)
编号(58250)
成果(45556)
(44337)
重点(43535)
(41137)
(41103)
课题(38882)
教育部(38527)
科研(38461)
人文(38299)
创新(38173)
期刊
(113104)
经济(113104)
研究(78789)
中国(45334)
学报(42582)
管理(40661)
科学(40137)
(35377)
(35224)
大学(32425)
学学(30480)
教育(27954)
农业(24922)
技术(22281)
(21028)
金融(21028)
财经(19569)
业经(19019)
经济研究(17803)
(16465)
图书(15357)
问题(14898)
理论(14237)
科技(13302)
实践(13186)
(13186)
技术经济(13137)
商业(12857)
资源(12639)
(12594)
共检索到38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王秋颖  王德  
GPS与回忆日志是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对其精度及差异空间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以厦门鼓浪屿为例,以2014—2015年采集的回忆日志和GPS数据为基础,对两种行为调研手段的精度进行比对。精度比对包括个案层面的路径重合率、行为链匹配度、时间花费匹配度和集合层面的距离差异、空间差异,并分析差异空间的特征及原因。鼓浪屿作为一个易于"迷失"的历史文化景区,实证结果发现:(1)回忆日志与GPS的路径重合率在30%50%之间;(2)通过莱温斯坦比方法计算的行为链精度在40%50%之间;(3)停留时间的相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王秋颖  王德  
GPS与回忆日志是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对其精度及差异空间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以厦门鼓浪屿为例,以2014—2015年采集的回忆日志和GPS数据为基础,对两种行为调研手段的精度进行比对。精度比对包括个案层面的路径重合率、行为链匹配度、时间花费匹配度和集合层面的距离差异、空间差异,并分析差异空间的特征及原因。鼓浪屿作为一个易于"迷失"的历史文化景区,实证结果发现:(1)回忆日志与GPS的路径重合率在30%~50%之间;(2)通过莱温斯坦比方法计算的行为链精度在40%~50%之间;(3)停留时间的相似精度在20%~50%之间。除个体因素外,记忆遗忘、道路复杂、建筑相似、景点众多、业态趋同等也是在鼓浪屿上形成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文章研究的普适性发现还有:(1)对于景区微观尺度的步行行为研究,采用50 m网格和5分钟停留判别作为GPS行为链自动化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GPS与回忆产生的差异空间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旅游地的空间特征和景区提升改造;(3)传统问卷调研与现代GPS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是面向个体精细化行为建模等领域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趋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斌彬  郑向敏  谢朝武  
识别旅游型海岛犯罪案件的发生特征是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基础。文章从厦门鼓浪屿2009—2013年的公安接处警数据中遴选出犯罪案件,通过案例信息的二次分析、编码,构建案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旅游型海岛犯罪案件的发生特征。并据此构建了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旅游型海岛犯罪防控体系,从公安机关犯罪防控管理优化、旅游地全员参与、驻岛单位协同管理等3个层面展开犯罪防控工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文章以颐和园旅游者时空行为2009年活动日志调查和2010年GPS追踪调查两次获取的数据为基础,从样本有效率、代表性和数据真实性、精确度4个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有效率和代表性维度上,传统的活动日志调查方法获取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数据质量更高,表现为同样时间内获取到的样本规模较大、判定为有效的样本更多且样本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到访次数结构等更加趋于真实。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研究者应当根据自身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调查预算,综合考虑不同调查方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仇梦嫄  张捷  张宏磊  李莉  张卉  
旅游景观是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在众多类型的旅游景观中,旅游声景(soundscape)是旅游环境中各种声音现象的组合,描述了听者、声音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旅游声景的认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活动,影响着游客的地方情感与空间行为。该研究引入旅游声景认知作为外生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以鼓浪屿为例,探讨游客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环保行为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声景认知过程对其环保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游客声景感知比声景思维具有更明显的影响效应,并且旅游声景认知对环保行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主动型环保行为方面;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仇梦嫄  张捷  张宏磊  李莉  张卉  
旅游景观是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在众多类型的旅游景观中,旅游声景(soundscape)是旅游环境中各种声音现象的组合,描述了听者、声音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旅游声景的认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活动,影响着游客的地方情感与空间行为。该研究引入旅游声景认知作为外生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以鼓浪屿为例,探讨游客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环保行为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声景认知过程对其环保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游客声景感知比声景思维具有更明显的影响效应,并且旅游声景认知对环保行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主动型环保行为方面;地方依恋在旅游声景认知与游客环保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与传统视觉思维主导的研究不同,主要是地方依赖维度发挥作用,影响游客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环保行为,说明游客对旅游地环境的情感态度,更多停留在"自然连接"(nature bonding)层面。基于研究结果,依据声景生态学理论,构建了游客基于旅游声景认知的环保行为驱动模型:声景作为人-声音-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更强调通过其整体的感觉知觉构建游客的地方依赖,进而推动游客的主动型环保行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民  
鼓浪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厦门经济的腾飞,鼓浪屿旅游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有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的低层次、无特色,同时鼓浪屿旅游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给出了生态旅游区的定位,提出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的生态—旅游—社会经济系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和对策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指导实践,以促进鼓浪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付航  高小涵  王灿  
理解居民外迁现象对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对居民外迁现象主要从管理体制与社会调控的角度进行探索,主要基于单一数据源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该研究以鼓浪屿为例,基于微观问卷调研和人口普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采取量化比对验证的方法探究旅游社区居民外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居民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程度显著影响外迁意愿,对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越低越倾向于外迁,工作地点和受教育程度也对居民外迁意愿产生一定影响;(2)居民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显著影响其外迁行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较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更趋向于外迁,已婚居民较未婚居民更倾向于外迁;(3)外迁居民迁入地人口集聚密度与商业、文化、医疗及教育指数成正比,外迁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搬到公共基础设施更齐全、资源更丰富的地方居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翔  
当下我国,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主要领域。旅游社区是社区治理领域中较特殊的一类,只因其虽然具有相对固定的主体结构——居民、商家、游客和政府。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仍会产生传统治理模式失灵现象,而形成治理困境的直接原因是多元利益无法得到有序调和,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社区成员认同感较低造成了社区既有的"熟人格局"解体,共同体内部规范逐渐失效;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者由于体制原因,难以形成行政协力以构建有效的外部治理体系。其治理困境的因素大抵包括成熟的社区、激增的人口和内涵丰富的旅游价值。针对此困境,鼓浪屿建立了多元主体协商平台的鼓浪屿公共议事会,重建旅游社区的整合功能。首先,鼓浪屿公共议事会不仅有效弥补了现行政府管理体制中以街道办为主的社区管理和以管委会为主的景区管理体系之间行政协调性不足的制度缺陷,而且从结构上联通了居民、市场(行业协会)和政府三方主体;其次,议事规则通过设置居民的表决权,重塑治理主体,提升居民认同感,继而为共同体内部规范的恢复提供了可能。根据顶层设计,鼓浪屿公共议事会是符合共建共享治理理念的程序性机制。通过对议事会的实证分析可知,在旅游社区的治理过程中,共建必须综合考量程序的可执行性、功能性和议事效率;共享则体现为以政府赋权于民为前提,依托程序,达至多元主体的功能性结构重整。但专业性不足以及程序工具主义的偏离倾向是目前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议事专家的训练和专业人士提供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翔  
当下我国,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主要领域。旅游社区是社区治理领域中较特殊的一类,只因其虽然具有相对固定的主体结构——居民、商家、游客和政府。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仍会产生传统治理模式失灵现象,而形成治理困境的直接原因是多元利益无法得到有序调和,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社区成员认同感较低造成了社区既有的"熟人格局"解体,共同体内部规范逐渐失效;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者由于体制原因,难以形成行政协力以构建有效的外部治理体系。其治理困境的因素大抵包括成熟的社区、激增的人口和内涵丰富的旅游价值。针对此困境,鼓浪屿建立了多元主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竞雄   李渊   梁嘉祺   杨盟盛  
旅游规划与客流管理是旅游景区关注的重点议题,以视觉为核心的旅游者行为与感知研究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人本主义出发,聚焦旅游者对旅游地环境的视觉偏好,建构旅游者行为的三元空间理论框架。通过多代理人模拟开展旅游流预测、旅游线路优化、旅游拥挤预防的研究,实现了方法体系上的整合应用。鼓浪屿实证案例研究表明:1)基于视觉偏好的旅游线路优化基本实现了视觉效用提升;2)优化后的“百年遗迹”旅游线路具有高拥挤风险;3)对关键决策节点进行街道空间优化能够较好地缓解潜在拥挤风险。该研究结合客流分析和视觉评价开展理论和方法探索,为旅游地的线路规划、旅游流调控和街道空间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和规划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步会敏  魏敏  林娜  
[目的]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文章以鼓浪屿为例,把SERVQUAL量表用于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研究,使各旅游景区和政府管理部门能够更确切了解景区的发展状况和景区服务质量差距,制定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优化提升方案,为我国旅游景区更快更好走向国际化服务。[方法]综合运用旅游学、数理统计学、经济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因子分析、信度效度分析等,发现SERVQUAL量表不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具有可信性和可靠性。[结果]鼓浪屿服务质量存在很大的服务质量差距,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体验氛围;打造品牌与口碑;完善监管机制等。[结论]通过鼓浪屿景区服务差距案例分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炜铃  陈金华  
海岛旅游地居民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旅游业发展对海岛旅游地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考察旅游业发展对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促进海岛旅游地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居民生活方式变迁为例,采用文献回顾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单因子变异系数分析法(One-way ANOVA),研究旅游影响下不同年龄段居民对海岛生活环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以及业余休闲的感知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居民对旅游业对生活方式变迁影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春雨童  王传生  计卫星  邓宁  
从主要旅游网站爬取全国259家5A级景区的所有评论,再将从中筛选出的重游评论作为数据来源,综合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中的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等方法,获得重游游客最为关注的目的地感知形象,并选取重游评论最多的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重游游客最为关心的是目的地独有的认知形象;重游吸引因素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三层结构;情感形象以积极为主,中性和消极情感比例小。重游文本分析能有效地揭示目的地重游形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娅  龙鸥  严兴  
综合传统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和新消费行为理论,笔者认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是一个过程,它包含于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体系之中,这个行为过程体系由决策行为、空间流动行为、对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行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特点所构成。本文利用旅游消费行为体系以来黔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为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