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5)
2023(16266)
2022(14164)
2021(13489)
2020(11419)
2019(26064)
2018(26085)
2017(49805)
2016(27527)
2015(30945)
2014(30453)
2013(29651)
2012(27339)
2011(24598)
2010(25053)
2009(22862)
2008(22727)
2007(20119)
2006(17554)
2005(15348)
作者
(79880)
(66504)
(66227)
(63096)
(42605)
(32167)
(29948)
(25994)
(25240)
(24037)
(22825)
(22629)
(21372)
(21052)
(20698)
(20471)
(19847)
(19714)
(19094)
(19060)
(16611)
(16543)
(16238)
(15322)
(14934)
(14881)
(14830)
(14650)
(13574)
(13390)
学科
(103272)
经济(103156)
管理(81452)
(76298)
(65583)
企业(65583)
方法(49414)
数学(42209)
数学方法(41392)
中国(27159)
(26928)
(26758)
(25516)
业经(23691)
技术(21751)
理论(20828)
地方(20229)
(18995)
(18192)
贸易(18180)
环境(18144)
农业(17942)
(17637)
(17567)
(16645)
财务(16562)
财务管理(16530)
(16502)
银行(16444)
(16146)
机构
大学(385603)
学院(384326)
管理(149616)
(143022)
经济(139651)
理学(129809)
研究(128725)
理学院(128243)
管理学(125388)
管理学院(124695)
中国(94758)
科学(85078)
(83139)
(66109)
(65977)
(65850)
业大(60801)
研究所(60750)
中心(58211)
(56976)
财经(52863)
(52465)
北京(52344)
农业(51939)
师范(51898)
(47969)
(46854)
(46569)
技术(43481)
经济学(42008)
基金
项目(265539)
科学(208051)
基金(191096)
研究(189632)
(168676)
国家(167283)
科学基金(142877)
社会(116653)
社会科(110385)
社会科学(110352)
(105729)
基金项目(101140)
自然(95841)
自然科(93665)
自然科学(93637)
自然科学基金(91926)
(89288)
教育(88486)
资助(79393)
编号(76541)
成果(62397)
重点(60055)
(57803)
(57144)
(55826)
课题(53956)
创新(53420)
科研(50991)
计划(49680)
大学(49071)
期刊
(155602)
经济(155602)
研究(108069)
中国(75696)
学报(67343)
科学(60860)
(59539)
管理(56333)
大学(50107)
(49926)
教育(48665)
学学(47091)
农业(41473)
技术(35044)
(30481)
金融(30481)
业经(25539)
财经(25110)
经济研究(24265)
(22682)
(21443)
图书(21000)
科技(20771)
(19705)
问题(19536)
技术经济(19070)
业大(17804)
理论(17651)
统计(17644)
资源(17346)
共检索到558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熊萍萍  李田田  檀成伟  武彧睿  
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适用于多因素、少数据的生态创新相关指标特征的灰色模型预测技术。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在进行参数估计时可能存在的病态性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引入L_2正则项的最小二乘法,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值。将该模型应用于生态创新,与其他模型进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引入L_2正则项的最小二乘法解决了模型的病态性问题,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亚运  原峰  谭枝登  
滞后效应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中,针对常规的灰色控制模型没有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文章在已有的时滞MGM(1N)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基础之上,构建时滞GM(1N)模型,给出疏系数模型形式。利用灰色关联度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来确定时滞模型的阶数,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研究了该模型的预测等问题,并运用疏系数时滞GM(1N)模型分析海洋科研课题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中华  郑榕娇  
文章针对时滞效应特点,引入灰色时滞关联分析方法对多维灰模型GM(1,N)进行改进,建立了时滞多变量GM(1,N)协调度模型。将新模型应用于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中,通过灰色时滞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经济增长相对于科技进步的滞后期,采用偏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确定经济与科技指标权重和综合水平函数,建立科技-经济系统的时滞多变量GM(1,N)协调度模型,估计模型的发展系数和灰作用量,并从数量协调和结构协调两个角度定量分析研究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程度。实例分析表明时滞多变量GM(1,N)协调度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卓   孙燕东   曾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强  冯建中  
为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针对GM(1,1)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将遗传算法与LS-SVM算法融合对GM(1,1)模型中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改进。该方法首先根据GM(1,1)灰色差分方程的特点,构造以背景值序列和原始序列为训练样本的灰色LS-SVM模型,将GM(1,1)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转化为灰色LS-SVM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LS-SVM自身的参数进行寻优预处理,再对经过优化参数的灰色LS-SVM,依据LS-SVM算法求解回归参数,进而得到GM(1,1)模型的参数估计。将改进的GM(1,1)模型用于实际的经济预测问题,并与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且有效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福臣  
本文选取六个影响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生产和需求因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广东海洋经济GM(1,N)预测模型,并选择了线性回归、三次指数平滑和灰色GM(1,1)三种不同模型对六个影响因素指标进行预测,从而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为海洋经济定量预测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从预测结果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慧秋  
本文主要依据灰模型GM(1,N)预测原理,利用VB及MATLAB编程实现构造矩阵及相关计算,得到预测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灰模型GM(1,N)方程,利用灰模型GM(1,N)方程对未来15年东北地区及分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高锋  姜国辉  付永锋  沈冰  黄领梅  张晓伟  
对灰色多变量自记忆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首次将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建模时加以考虑,给出了建立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和田绿洲月蒸发能力实测资料,建立了灰色GM(1,2)自记忆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素影响的灰色自记忆模型有着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基伟  闵素芹  金梦迪  
灰色系统通过构建不同阶数的弱化缓冲算子实现观测数据权重的不同方案的分配,从而改变观测数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由于原有基于分数阶、正实数阶的弱化缓冲序列是对不同位置上的观测数据进行同一阶数的弱化缓冲,因此文章提出随机弱化缓冲序列,进行不同阶数的弱化缓冲,提高权重分配的精细程度,并且提出弱化缓冲阶数的确定方法。通过计算显示,使用正实数阶随机弱化缓冲序列的GM(1,1)模型可以获得更精准的预测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岩  刘翔宇  
鉴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对于离散程度较大的震荡数据序列,预测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文章采用指数加速和几何平均生成的序列生成办法来弱化能源消耗数据的随即波动性,将其转换为符合灰色模型预测的平滑序列后,再进行灰色预测。并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合,给出一个改进的残差型GM(1,1)-LSSVM预测模型。应用该改进预测模型,预测辽宁省1996—2009年煤炭能源消耗总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一的灰色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作为能源消耗预测的新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术锋  潘坤友  
基于新数据优先原则和具有累加生成算子功能,提出了自定义变权函数并构建变权一次累加生成算子(1-AGO)GM(1,1,λ)模型。它既解决原始序列新数据优先的加权问题,又具有一次累加生成算子功能。它与分数阶GM(1,1)模型相比,直接自定义变权函数,不需要进行数学证明。文章讨论了变权一次累加生成算子的性质,定义了变权一次累加GM(1,1,λ)模型的原始形式和推导出变权一次逆累加生成算子(1-IAGO)公式。通过技术创新实例,合理选择λ值可使得GM(1,1,λ)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崇明  丁烈云  
小城镇作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协调发展是一个多复杂因素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到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本文分析小城镇协调发展过程基础上,借助GM(1,N)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以各子系统以及整个小城镇的发展是否趋于协调为标准,建立了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孟庄镇、毛集镇、清溪镇、邱隘镇)在1993年~2001年间的协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城镇在1993年~2001年期间的发展协调性虽然具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趋势是不断趋于协调的,这与国家成立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泉  曾祥艳  
为提高GM(0,N)模型的预测精度,文章改进了其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改进普通累积法的累加顺序,使越新的数据累加权重越大,越老的数据累加权重越小,称此方法为新息优先累积法,再将其引入GM(0,N)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对水电发电量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预测表明改进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韩云  
在灰色预测中,GM(1,1)模型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有时误差较大,其原因是来自对模型背景值的近似。文章基于可变生成系数的背景值优化从模型的参数估计上进行改进,主要采用了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基于背景值生成系数为不等权常数改进模型;二是基于背景值生成系数为不等权变数改进模型。由改进的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业经济增长建立了GM(1,1)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方法使GM(1,1)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宏云  王正新  党耀国  
基于GM(1,1)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用时序系数对等间距时序进行修正,建立时序系数GM(1,1)模型,克服了时序残差模型求得的时序残差序列可能不满足非负性的缺点,简化了建摸过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时序系数GM(1,1)模型适应于有较大波动的原始数据序列的分析建模,实例验证表明了所建模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