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0)
- 2023(13006)
- 2022(11702)
- 2021(11075)
- 2020(9303)
- 2019(21357)
- 2018(21538)
- 2017(41200)
- 2016(22478)
- 2015(25242)
- 2014(24951)
- 2013(24365)
- 2012(22258)
- 2011(19793)
- 2010(19627)
- 2009(18013)
- 2008(16885)
- 2007(14289)
- 2006(12375)
- 2005(10487)
- 学科
- 济(82670)
- 经济(82581)
- 管理(60522)
- 业(55703)
- 企(46071)
- 企业(46071)
- 方法(38713)
- 数学(33367)
- 数学方法(32807)
- 农(23125)
- 学(22011)
- 中国(20363)
- 财(20033)
- 业经(18167)
- 地方(17772)
- 制(15795)
- 农业(15474)
- 理论(14792)
- 贸(14321)
- 贸易(14310)
- 易(13837)
- 和(13821)
- 环境(13486)
- 银(13094)
- 银行(13054)
- 务(12851)
- 财务(12780)
- 财务管理(12747)
- 技术(12671)
- 融(12478)
- 机构
- 大学(302764)
- 学院(302687)
- 管理(120566)
- 济(109693)
- 经济(106956)
- 理学(104673)
- 理学院(103447)
- 管理学(101265)
- 管理学院(100761)
- 研究(98756)
- 中国(74416)
- 科学(65806)
- 京(65248)
- 农(51732)
- 所(49743)
- 财(49693)
- 业大(49220)
- 中心(46123)
- 研究所(45782)
- 江(43753)
- 范(41313)
- 农业(41017)
- 师范(40908)
- 北京(40681)
- 财经(40392)
- 院(36937)
- 经(36627)
- 州(36245)
- 技术(33573)
- 师范大学(32909)
- 基金
- 项目(215743)
- 科学(168118)
- 研究(155851)
- 基金(154597)
- 家(135681)
- 国家(134566)
- 科学基金(115163)
- 社会(94721)
- 社会科(89512)
- 社会科学(89488)
- 省(85325)
- 基金项目(82993)
- 自然(77627)
- 自然科(75761)
- 自然科学(75745)
- 自然科学基金(74304)
- 划(72166)
- 教育(71641)
- 编号(65403)
- 资助(63800)
- 成果(51798)
- 重点(48120)
- 部(46314)
- 发(45314)
- 课题(44488)
- 创(44481)
- 科研(41618)
- 创新(41485)
- 大学(39884)
- 计划(39847)
- 期刊
- 济(118220)
- 经济(118220)
- 研究(83038)
- 中国(58757)
- 学报(50854)
- 科学(46965)
- 农(46674)
- 管理(41668)
- 大学(37397)
- 财(36767)
- 学学(35047)
- 教育(34957)
- 农业(33033)
- 技术(26238)
- 融(23378)
- 金融(23378)
- 业经(21068)
- 图书(18844)
- 经济研究(18124)
- 财经(17777)
- 业(16740)
- 资源(15790)
- 科技(15250)
- 问题(15232)
- 经(15052)
- 版(14750)
- 理论(14661)
- 实践(13777)
- 践(13777)
- 技术经济(13663)
共检索到43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昌秀 严泰来 朱德海
针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充分利用了 GIS中地块边界的信息 ,提取出标准地类地块边界内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 ,提出基于这些特征建立相应的决策树和判决规则。对于任一待测地块可利用提取的特征信息通过距离判别法判断其所属地类。这种 GIS辅助下的图斑地类新识别方法的准确率较高 ,也是将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包浩生,彭补拙
本文以广西苍梧县沙头、石桥两镇为例 ,利用航空遥感调查方法结合GIS技术 ,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运用马尔柯夫原理 ,建立齐次马尔柯夫链模型中的转移概率矩阵 ,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高守英 张秋红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该文以济南市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济南市1995、2000和2005年三期的TM影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济南市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水体、耕地、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但是下降的速度在减缓;城镇交通用地增加最快;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草场退化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济南市的土地利用正在日趋合理化.
关键词:
RS GIS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监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昌秀 严泰来 朱德海 张玮
论文针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面临的实际情况 ,提出一种GIS与RS一体化的变更地块判别方法。这种方法以矢量图斑为研究对象、以GIS的地理信息与RS的遥感影像信息为特征来源 ,提取图斑的特征向量。在设计识别方法时 ,将土地利用变更地块的识别变通成对标准地类的识别 ,同时引入“落入”、“误判高发区”的概念以降低变更地块的漏判率。经试验 ,这种基于GIS与RS一体化变更地块判别法基本可替代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人工判读工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春阳 陈晋 陈云浩 史培军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中常用的分类后比较法中存在的误差累积 ,夸大变化程度的缺陷 ,提出了把变化矢量分析和分类后比较法相结合进行混合动态监测的新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区的实例研究来看 ,尽管该方法对单景图像分类精度提高不明显 ,却可以大大降低常规分类后比较法中误差累积的程度 ,改善了常规分类后比较方法中误差累积、出现不合理变化类型的缺陷 ,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定量信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栋 崔伟宏
准确把握县级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状况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包头市郊区县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系统”,介绍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集成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发现了全县土地利用变化靶区的962%;GPS的数据采集方法、“假54”解算方法和“2D异常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和处理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法,整个系统带来了20多倍的质量—经济效益。最后讨论了建立地区RS判别模型、多时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问题。
关键词:
3S技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诸云强 孙九林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遥感影像处理、年度变化信息提取、外业调查、内业后处理与精度评定。重点对遥感纠正模型选择、融合方法和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了兼顾山区和平原2种地形,采用分区选点,山区采用有限元模型,平原采用多项式模型进行纠正,分区接边处保证10个~50个像素的重叠带。由于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主要是监测建设用地、耕地的变化,因此融合方法选用能够充分利用多光谱影像信息突出地物纹理边界的主分量变换法。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提取了该区2002年~2003年度的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显峰,崔伟宏
土地利用数据的更新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靠常规的手段不仅更新速度慢、难以主动发现变化区域,而且成图周期长、误差大。依靠遥感(RS)手段可以主动快速地发现变化区域,运用差分GPS技术可以精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性质,GIS则是管理土地利用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权属、图斑号等)的有效工具。基于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建立面向工程目标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新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科利 常庆瑞 刘梦云 刘京
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强度大,为掌握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空间格局的变化,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利用1986,1993和200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86~2000年陕北农牧交错带旱地、林地、草地、城乡建筑用地等12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5年间旱地面积减少了28.32%,沙地面积增加了3.94%,林地、草地和城乡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31240.5,47663.0和8427.1 hm2。表明干旱、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丽娜 龚威平 郝惠
遥感影像具有重复成像的特点,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动态地反映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过程信息,因此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成为有效应用遥感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郑州市2008~2011年连续四年度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动态监测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反映城乡建设行为的变化图斑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统计手段研究2008~2011年四年间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的特点及趋势,对遥感监测成果的进一步应用做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
GIS和遥感技术 遥感监测 城乡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晓霞 张继贤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图斑面积精度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为逐年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服务。研究方法:统计试验法,相对误差理论与误差传播定律的运用。研究结果:得出了误差分布规律,建立了评价指标,形成了系统化的变化监测空间采样与面积精度评价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文的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斌 杨柏林
采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贵州省 (原 )安顺市从1987~199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与以往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变化类型及其数量 ,而且可以避免分类后比较法所容易出现的逻辑性变化探测错误。对不同分类波段组合的试验表明 ,经过差值、比值处理的前3种波段组合 ,具有较差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只有30 %~40 % ) ,而那些能较好地保留原始信息的波段组合 ,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超过70 % )。另外 ,分类效果还明显地受到所采用的辐射校正方法的影响 ,经过暗组亮组辐射校正的影像要明显比只经过简单辐射校正(直方图法 )的影像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总...
关键词:
遥感 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雨泽 徐智颖 钟太洋 黄贤金
为了对耕地保护技术层面措施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测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省级层面的耕地保护效果,以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借助STATA软件分别通过聚类稳健标准差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进行估计,选择最优拟合结果。F检验,B-P检验,HAuSmAn检验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结果最优,以该模型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耕地保护效果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行对减少耕地面积下降有显著作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比率每提高1%,能减少耕地流失188.05 Hm2;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耕地保护效率来说4个直辖市要高于其他省份。
关键词:
耕地保护绩效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面板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于龙 周宇峰 丁丽霞 邹红玉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监测的需要,采用波谱角分类方法,通过选取不同图像子区域的同一地物不同变异端元来消除端元变异性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对1994年、2002年、2010年3个时相的专题绘图仪(TM)和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得到3期浙江省临安市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安市区1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波谱角分类方法对山地城市用地分类具有较好的可应用性,3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都在92%以上,Kappa系数在0.70以上。近10多年来,临安市区城市用地数量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临安市正处于人地矛盾凸显的快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德一 张树文 吕学军 董立峰
选择黑龙江省哈大齐地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研究区,把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资源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四项主功能,并进一步细分成资源供给、景观维护、生态防护、环境净化、经济增长、人口承载、居住生活和文化休闲等8项子功能;然后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方面选择指标,研究了1976年和2005年两个时段各指标的空间化方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各土地利用功能的识别,在千米格网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热点进行了监测,采用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消涨关系,实现了土地利用功能的空间化、定量化和动态化研究,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功能的协调配置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