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7)
2023(6718)
2022(5630)
2021(5144)
2020(4298)
2019(9662)
2018(9245)
2017(17771)
2016(9660)
2015(10312)
2014(10534)
2013(10432)
2012(9566)
2011(8844)
2010(8565)
2009(7666)
2008(7619)
2007(6693)
2006(5789)
2005(5239)
作者
(29020)
(24442)
(23922)
(23092)
(15344)
(11931)
(11124)
(9465)
(9259)
(8662)
(8457)
(8449)
(7962)
(7705)
(7642)
(7468)
(7373)
(7006)
(6987)
(6754)
(6039)
(5973)
(5819)
(5654)
(5563)
(5484)
(5282)
(5249)
(5078)
(4881)
学科
(44937)
经济(44901)
管理(24471)
(23046)
(18159)
企业(18159)
方法(17078)
数学(15158)
数学方法(14922)
地方(14059)
(11938)
(11332)
中国(10607)
(9555)
业经(8647)
土地(8278)
地方经济(8171)
农业(7951)
(7320)
环境(6818)
(6721)
金融(6719)
(6162)
银行(6153)
(6107)
理论(5968)
(5916)
技术(5898)
(5738)
经济学(5705)
机构
大学(135096)
学院(134827)
(52267)
管理(51153)
经济(51022)
研究(49507)
理学(44470)
理学院(43843)
管理学(42896)
管理学院(42634)
中国(37410)
科学(33544)
(29450)
(26806)
(25694)
研究所(23770)
(23670)
中心(23329)
业大(22727)
农业(21072)
(20682)
(19485)
师范(19276)
财经(18783)
(18781)
北京(18045)
(17156)
(16560)
(16230)
经济学(15757)
基金
项目(98241)
科学(77865)
基金(71287)
研究(68467)
(64169)
国家(63675)
科学基金(54100)
社会(43795)
社会科(41564)
社会科学(41551)
(39302)
基金项目(38032)
自然(35915)
自然科(35049)
自然科学(35036)
自然科学基金(34368)
(33584)
教育(30892)
资助(28563)
编号(26525)
重点(22879)
(22031)
(21258)
成果(20673)
(20285)
计划(19271)
课题(19206)
创新(19087)
科研(19015)
国家社会(18643)
期刊
(56628)
经济(56628)
研究(36451)
中国(30597)
学报(24121)
(23701)
科学(23152)
(17585)
大学(17571)
管理(17057)
学学(16793)
农业(16058)
教育(14199)
(11923)
金融(11923)
技术(11550)
资源(9406)
业经(9125)
经济研究(8743)
财经(8486)
(8470)
统计(7486)
科技(7395)
(7299)
(7222)
问题(7165)
(7118)
技术经济(6457)
决策(6335)
业大(6323)
共检索到19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红旗  
以往县级柑桔土地适宜性评价多采用定性和单要素的方法,致使评价结果中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以及空间定位精度低等缺点。本文以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域,引入土地适宜度的概念,满足应用计算机进行定量评价的因子量化要求,并运用GIS技术,实现了对县级柑桔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方法,也为其他类型的单作物(广义)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健飞  刘卫民  
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FuzzySet)法、经验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进行长乐市土地适宜性评价,对不同方法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适用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达为所评土地单元对每一适宜性等级的隶属程度,较好地解决“土地适宜性等级”的级别归属模糊性问题,并能使土地评价准确度得以提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图2 参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炳贵  
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赣州市章贡区宜农、宜林、不宜地为评价目标,系统阐述了GIS在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和作用.结果表明,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宜林地、宜林一等地、宜林二等地和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23.6%、12.86%、16.69%、34.85%、2.92%和0.07%.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杨鹏  吴文斌  姚艳敏  李志斌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是处理好人口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观点,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叠加制图、基于GIS多指标决策方法和人工智能建模。对于目前常用的基于GIS多指标决策和人工智能建模两种方法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评价方法正向精确化、综合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注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空间尺度转换,力争在未来实现网络化、可视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树春,赵玲  
文章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区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紫色土丘陵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试图为我国南方同类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生  刘国顺  刘大双  陈伟强  
【目的】根据河南省烟草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南省各烟草种植区进行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用特尔菲法进行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选择,从气候、土壤、地形条件3个方面确定了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生态因子对烤烟生长与品质效应建立各隶属度函数,并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绘制河南省烟草种植区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状况图。【结果】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为烤烟生产最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52%;南部、中部的部分地区为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9%;北部和东部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敏  赵小敏  张佳宝  刘友兆  曾志强  
传统的基于GIS建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缺乏对空间问题决策的支持能力,而GIS与DSS技术集成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系统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模型进行辅助决策,有利于解决与空间有关的决策问题。以MapInfo Professional 6.0为基础平台,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一个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以及人机接口4个部分,具有数据输入输出、图属互查、数据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系统成功应用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镇农地适宜性评价实践中,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决策方案,同时又集成了G...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西勇  岳燕珍  于贵瑞  何洪林  
以华北-辽南土地潜力区为案例区,研究了GIS技术支持下基于多要素空间数据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对象包括土地限制因子、土地限制型、土地质量等和土地适宜类。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资源系统特征,选取气候、地形、灌排水、土壤和植被等五大类10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应用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空间分析技术在1km2尺度建立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库,并将评价原则用地图代数语言加以表达,形成了“要素数据”、“原则标准”与“分析技术”相结合的、逐级递进的评价技术流程。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评价方法与技术切实可行,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有效的分析技术共同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准确与高效;案例区的土地限制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家永  游松才  冷允法  张红旗  
县和县级市是我国进行地区性资源开发的基层行政单位,也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地域单元。针对县域开发与规划的特点,通过定义土地适宜性指数,探讨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土地资源评价数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对方法的具体应用作了阐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梁  朱捷  汪子茗  
为了福州滨海游憩空间更好的发展,文章基于GIS对福州滨海游憩空间进行了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包含以下3个方面:(1)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分为旅游度假型、公园绿地型、文化型和商业型4个类型。(2)4类游憩空间都在县(市)中心形成了3个Ⅰ级适宜区,其中文化型和商业型的Ⅰ级适宜区基本相同;而旅游度假型和公园绿地型除了3个中心的Ⅰ级适宜区,在沿海区域也有广泛分布。(3)对各类游憩空间不同等级所占面积及比例进行了统计。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研究结果如何为福州滨海游憩空间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炅妤  李炫  朱磊  吴修月  
[目的]随着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改革创新,越发强调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完善、强化政府空间管控的能力。空间开发适宜性是合理划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布局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通过选取了地形地势、交通干线、人口聚集度、经济发展4项适宜性指标和自然灾害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生态系统脆弱性4项约束性指标,建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格网与行政区两种视角出发,开展蒲江县级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采用点对点匹配度分析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从总体看,蒲江县最适宜区域占比约为4%,较适宜区域占比约为14%,较不适宜区域占比约为15%,最不适宜区域占比约为67%。行政区视角下,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区域差异明显,但街道、乡(镇)行政区内部具有均质性。具体来说,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区有按行政区集聚的趋势,并且其集聚趋势与多指标评价结果关系密切。空间视角下,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跨行政区,街道、乡(镇)行政区内部具有异质性。一方面,各类开发适宜性等级不受行政区影响,局部精准性更高。另一方面,形成跨行政区的开发时序判读,并且这种开发时序多呈现"中心—外围"结构,便于具体指导区域分步开发。[结论]格网尺度可以更精细地反映县级开发适宜性和开发约束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布,提高城镇、农业、生态3类空间范围划定精准性,为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促进国土空间科学适度有序布局提供技术保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磊  贾树海  张安  刘秀娟  
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对东陵区红树莓、寒富苹果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红树莓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91.9%,适宜于寒富苹果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的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88.7%。本研究为未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和寒富苹果的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亚艺  朱道林  曲衍波  刘瑞  
研究目的:研究针对生态脆弱区的宜耕未利用土地开发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ArcGIS空间分析法,互斥矩阵法。研究结果:自然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社会经济条件3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科学指导堆龙德庆县的未利用土地开发。在开发策略上,未利用土地重点开发主要位于县域北部及中部堆龙曲河谷地区,适度开发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及南部地区,控制开发主要位于县域东部,禁止开发主要分布于县域高海拔地区,4种开发类型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2.6%、3.7%、1.2%、92.5%。研究结论:在自然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社会经济条件3方面评价基础上的开发决策,更有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晓利  何伟  蒋贵国  潘洪义  
用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的数学方法评价双流县农用地适宜性,根据因素因子选择原则及研究区域农用地实际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以白家镇这一评价单元为例介绍并演示了模糊综合评价具体实施过程,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研究区域农用地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双流县现有Ⅱ级适宜度农用地比例为5.53%,Ⅲ级适宜度农用地比例为81.17%,Ⅳ级适宜度农用地比例为13.30%,无Ⅰ级和Ⅴ级适宜度农用地,双流县农用地总体适宜度为Ⅲ级,并对各适宜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提出了相应建议。经实际操作以及确定结果的检验,证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