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5)
- 2023(5810)
- 2022(4973)
- 2021(4572)
- 2020(3750)
- 2019(8287)
- 2018(8156)
- 2017(14783)
- 2016(7945)
- 2015(8437)
- 2014(7966)
- 2013(7585)
- 2012(6686)
- 2011(6123)
- 2010(6128)
- 2009(5755)
- 2008(5486)
- 2007(4427)
- 2006(3962)
- 2005(3434)
- 学科
- 济(27744)
- 经济(27714)
- 管理(20776)
- 业(17874)
- 企(14289)
- 企业(14289)
- 农(9665)
- 方法(8997)
- 地方(8706)
- 中国(8644)
- 数学(7489)
- 业经(7424)
- 数学方法(7298)
- 财(6837)
- 农业(6507)
- 学(5920)
- 环境(5761)
- 制(5614)
- 理论(5100)
- 贸(4700)
- 贸易(4695)
- 和(4676)
- 易(4478)
- 融(4410)
- 金融(4408)
- 发(4391)
- 划(4289)
- 银(4147)
- 银行(4144)
- 务(4113)
- 机构
- 学院(99657)
- 大学(96184)
- 管理(36716)
- 济(35407)
- 经济(34396)
- 研究(33565)
- 理学(31309)
- 理学院(30910)
- 管理学(30070)
- 管理学院(29899)
- 中国(26383)
- 科学(21927)
- 京(21798)
- 中心(16854)
- 财(16758)
- 所(16200)
- 农(16182)
- 江(15440)
- 业大(14805)
- 研究所(14626)
- 范(14591)
- 师范(14454)
- 北京(13755)
- 院(13108)
- 州(13037)
- 财经(12710)
- 农业(12533)
- 技术(12072)
- 经(11466)
- 师范大学(11459)
- 基金
- 项目(68813)
- 科学(53778)
- 研究(51202)
- 基金(47873)
- 家(41777)
- 国家(41396)
- 科学基金(35858)
- 社会(31283)
- 社会科(29514)
- 社会科学(29507)
- 省(27798)
- 基金项目(25272)
- 划(24051)
- 自然(23611)
- 教育(23588)
- 自然科(22819)
- 自然科学(22809)
- 自然科学基金(22336)
- 编号(22197)
- 资助(19194)
- 成果(17012)
- 重点(15619)
- 课题(15616)
- 发(15547)
- 创(14646)
- 部(13883)
- 年(13679)
- 创新(13629)
- 科研(13259)
- 项目编号(13111)
共检索到152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冯绍国 方佳军 高方立 曹晓林 杨定中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价指标,通过GIS分析分别得到了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孕灾环境的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的风险度图和承灾体的脆弱度图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经过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得到四个自然灾害区。最后分别论述了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的确定、空间单元属性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方佳军 何凌云 曹晓林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的开发。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和决策支持模块四大部分,四大模块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结,成为一体化系统,对市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重庆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乾柱 王彤彤 卢阳 秦维 高强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是山洪风险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有效指导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利用重庆市2013~2015年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融合降雨条件、下垫面、人口条件、经济财产等多元参数,嵌入抗灾能力修正系数,建立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依托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得到重庆市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分布图。经多目标图层综合叠加与非监督聚类分析,将境内山洪灾害风险强度分为微、低、中、较高、高5个等级,其面积比例分别为14. 97%、25. 19%、24. 41%、22. 2%及13. 23%。据此,将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划分为渝东北高海拔山地较高风险区(1. 42 km~2)、渝东北中海拔山地中低风险区(1. 12 km~2)、渝东南中海拔山地高风险区(1. 69 km~2)、渝中部低海拔山地低风险区(2. 07 km~2)、渝西中低丘陵低微风险区(0. 59 km~2)及渝西低丘平坝较高风险区(1. 34km~2) 6个分区,风险度分布与分区结果客观反映了山洪灾害发生特点、分布情况、易发程度和防治迫切程度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风险区划 调查评价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桂松 李春生 丁钰 安士伟 霍孟杰
首先讨论了河南省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质灾害综合区划的原则,并把全省划分为4个区。
关键词:
河南省 地质灾害 综合区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培军 袁艺
基于作者近年对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的实践,就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的综合评估予以阐述。重特大自然灾害快速评估结果是制定应急救援、转移安置方案和恢复重建规划的科学依据。综合现场调查、遥感监测、模型评估和地方上报数据于一体,是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结果准确度和精度的关键。制定科学合理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仍然需要在大量综合评估的实践中完善。
关键词:
重特大自然灾害 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银山 香宝 雷军 阿拉腾图雅 包玉海
以 2 0 0 0年TM影像为基础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 ,结合近 4 0a的气象资料 ,选择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白灾、盐渍化、霜冻等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分区与评价研究。进一步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轻灾害区、微灾害区等 5个灾害等级区域 ,并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内蒙古 自然灾害 综合分区与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宗晋 高庆华
在回顾中国自然灾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在自然灾情调查与综合研究、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自然灾害区域危险性危害性风险性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灾害互馈系统问题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预报探索等方面的进展,以及研究并提出推动减灾系统工程,建立了自然灾情评估统计标准体系,进行了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开展了国际灾害与减灾科学交流。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提出了"自然灾害双重属性"的新观念,奠定了灾害社会属性和灾害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了自然灾变与自然灾害的科学涵义;将系统科学引入灾害科学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研究的工作系列和模式;深入发展了"灾度"概念...
关键词:
中国自然灾害 研究进展 主要成果 60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庆华 苏桂武
为了了解我国的灾情总况 ,研究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特点和规律 ,提出我国宏观减灾对策。为此 ,研究组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从九个方面概述了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状况。
关键词:
中国 自然灾害 综合研究 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峭 王克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关键词:
农业风险 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俊晔 张峭 赵思健
【目的】探索建立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对省级单元小麦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方法】基于区域自然灾害理论,构建作物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差异化赋权方法,综合加权得到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I),基于I进行风险综合评价和分级,并利用小麦因灾损失估算值(L)进行验证。【结果】基于以小麦为承灾体的不同类型灾害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分析致灾因子的构成和危险性的区域分异;利用14个评价指标对不同省区小麦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不稳定性(S)、致灾因子危险性(H)、承灾体脆弱性(V)和抗灾减灾能力(C)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利用各省区小麦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值,借助GIS技术将风险...
关键词:
小麦 自然灾害风险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珍 郭晓梅 李航 胡小兵
以我国民用机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民用机场基础设施进行系统细分,并建立民用机场综合灾害脆弱性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基于专家经验绘制民用机场综合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评估的52组价值函数,对民用机场关键基础设施在综合灾害影响下的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一方面为机场行业建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减灾与应急策略,提高机场安全建设能力,特别是支线中、小机场的防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提供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对全国范围内机场灾害防御能力的定量对比,为航空保险以及民航相关承保标的风险定价以及风险查勘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闯
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我国首次发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至今已有50年历史。在这期间,产生了7个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主要方案,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近年来,中国生态区划研究、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与适应研究对发展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全球和中国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加速发展的支持下,本文对比了新形势下区划目的、内容、途径、范围、原则、依据、指标、等级系统、界线、研究单元、数据信息、分析计算、基础设施与研究环境条件发生的新变化,认为在中国未来20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将由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资源、环境、生态综合考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特别是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对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时代特点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新方法论的产生和体系的建立起到划时代意义的促进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阳华 陈志军 杨世琦 唐云辉 袁德胜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生育期间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作为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在1∶25万DEM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制作了精细化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将重庆市再生稻栽培区划分为光温丰富再生稻适宜栽培区、热量丰富光照较丰再生稻适宜栽培区、光照丰富热量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和光热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4种...
关键词:
重庆 再生稻 光热资源 区划 GIS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志凤 赵宏波 李波 李仁忠 黄敬峰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特有的经济林种之一,浙江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较适宜山核桃的生长,但由于区域布局的不合理制约了浙江山核桃的发展。根据山核桃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山核桃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花期晴天数。综合考虑4个气候因子以及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等环境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9个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应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核桃栽培区划的综合评估模型。结合浙江省土壤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适宜山核桃种植的地块,将浙江省山核桃栽培综合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3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怡 刘秀华
重庆作为多种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和山地灾害的多发区,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着许多自然灾害限制因子。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与城市化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掠夺式利用也不断变本加厉,从而诱发和加剧了潜在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反作用于土地利用,使其现有的生产力下降。文章在分析自然灾害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自然灾害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土地资源 重庆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