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8)
- 2023(6394)
- 2022(5512)
- 2021(5153)
- 2020(4436)
- 2019(9423)
- 2018(9605)
- 2017(17976)
- 2016(9775)
- 2015(10653)
- 2014(9927)
- 2013(9625)
- 2012(8722)
- 2011(7758)
- 2010(7766)
- 2009(7179)
- 2008(6585)
- 2007(5735)
- 2006(4922)
- 2005(4310)
- 学科
- 济(33441)
- 经济(33411)
- 管理(22115)
- 业(20979)
- 企(14843)
- 企业(14843)
- 农(13633)
- 地方(11960)
- 方法(11839)
- 中国(10325)
- 数学(10224)
- 数学方法(10095)
- 农业(9243)
- 制(9026)
- 财(8458)
- 业经(8373)
- 银(8228)
- 银行(8213)
- 融(8207)
- 金融(8206)
- 行(7956)
- 贸(7078)
- 贸易(7071)
- 学(6865)
- 易(6842)
- 环境(6172)
- 体(6168)
- 地方经济(5406)
- 和(4828)
- 理论(4773)
- 机构
- 学院(121422)
- 大学(116269)
- 济(46066)
- 经济(44906)
- 研究(44895)
- 管理(42366)
- 理学(35791)
- 中国(35361)
- 理学院(35347)
- 管理学(34509)
- 管理学院(34299)
- 科学(29966)
- 农(27389)
- 京(24340)
- 所(23878)
- 中心(22223)
- 研究所(21808)
- 农业(21701)
- 财(21637)
- 业大(21464)
- 江(19607)
- 省(18707)
- 范(16752)
- 师范(16595)
- 院(16285)
- 州(15974)
- 财经(15939)
- 技术(14849)
- 科学院(14718)
- 北京(14682)
- 基金
- 项目(85476)
- 科学(66151)
- 研究(61932)
- 基金(59305)
- 家(53009)
- 国家(52574)
- 科学基金(44004)
- 省(38843)
- 社会(37357)
- 社会科(35284)
- 社会科学(35273)
- 基金项目(31708)
- 划(30069)
- 自然(29095)
- 自然科(28376)
- 自然科学(28368)
- 教育(27869)
- 自然科学基金(27796)
- 编号(26075)
- 资助(23262)
- 成果(20363)
- 发(20257)
- 重点(20104)
- 课题(18660)
- 创(18150)
- 部(17515)
- 计划(17101)
- 创新(17030)
- 科研(16517)
- 发展(15847)
共检索到19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珂 柳乐 张俨娜 苗茹 杨阳
【目的】使用遥感技术对2017—2020年河南省冬小麦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高精度的提取,然后对2020年冬小麦的长势进行高频度的监测并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对选取的Landsat 8影像数据根据NDVI最大值进行合成,然后进行特征构建,添加地形特征、纹理特征、NDVI以及一个新特征NDVI增幅,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样本数据按照构建的特征进行训练提取河南省2017—2020年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信息;经过精度验证后对提取的河南省2020年的冬小麦种植区域生成掩膜,对掩膜区域(冬小麦种植区域)结合MODIS高时间分辨率影像数据,使用NDVI同期差值法对2020年2—4月份的冬小麦进行高频度的长势监测。【结果】使用GEE云平台能够对河南省冬小麦种植区域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行快速制图;使用随机森林方法加入地形特征、纹理特征、NDVI后再加入新特征NDVI增幅,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的提取精度以及降低与统计数据的相对误差,基于混淆矩阵计算的平均总体分类精度为95.2%、平均kappa系数为0.909、冬小麦的平均分类精度为95.3%,与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相比,本文方法提取的2017—2019年河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相对误差均低于3%,河南省冬小麦主要种植区域的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6%;使用MODIS影像数据结合NDVI差值模型能够对河南省2020年的冬小麦进行高频度的长势监测,河南省冬小麦在返青初期长势较往年及2019年好,到生育后期大部分区域长势与往年及2019年持平,总体上2020年冬小麦的长势较往年及2019年好。【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对河南省冬小麦进行高精度的提取以及高频度的长势监测,且能够为地方政府或者一些农业部门在安排指导农事活动上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来刚 郑国清 陈怀亮 邹春辉 刘忠阳 程永政
针对目前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所存在的监测精度与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年我国发射升空HJ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通过分区解译,得出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年际变化率。结合两年冬小麦地面样方进行精度检验表明,利用HJ-CCD影像来进行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海峰 周伯燕 陈燕芬 邬明权 牛铮
为探究县域尺度上基于高分一号卫星(GF-1)PMS影像进行冬小麦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及精准性,以河南省滑县为研究区,遴选2015年2月上旬GF-1 PMS影像6景,对影像进行辐射定标、FLAASH大气校正、NNDiffuse融合、几何精校正、地图投影转换等预处理后,在外业调查和样本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冬小麦决策树分类模型,模型第1层决策方案中NDVI>0.311的像元为冬小麦,得到冬小麦的粗分类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第2层决策分类,以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分类精度,分类方案为第1波段地表反射率<0.146、第2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永同 谢伟 王常柏
作为世界第一小麦生产、消费大国,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阶段。为此,掌握小麦供给反应特征,对于稳定小麦市场价格,保障粮食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聚焦我国主产区小麦供给反应特点,分析小麦播种对价格、替代物价格及非农就业机会等相关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同时,运用Nerlove模型兼析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与收购价格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应该发挥主产区优势,完善粮食补贴机制;建立现代化农业信息平台;利用期货价格引导农户种植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殷长锁
河南省冬小麦优化灌溉决策及应用河南省黄淮海开发办殷长锁一、河南省冬小麦的生产现状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该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5%~16%,产量占全国的16%~18%,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因而,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洪涛 郭佳伟 郑朋涛
以河南省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干旱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性入手,利用熵权法确定反映其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性的指标的权重,构建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计算冬小麦的干旱脆弱性,分析2001—2015年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东北部的干旱脆弱性最高,山区、平原区零星分布有重度脆弱区域,北部、西部山区和信阳所辖市县有中度脆弱区,豫东平原的大部分区域及豫西部和北部山区的部分地区属于一般脆弱区,河南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轻度脆弱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德伟 周磊 黄灿辉 刘佳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雹灾前后MODIS数据的红波段、近红外波段、植被指数变化以及当年植被指数与过去近3 a(2012—2014年)同时期正常植被指数均值的变化等数据,统计分析正常生育的冬小麦与发生重度雹灾、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的冬小麦间的分割阈值,提取重度雹灾、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空间分布信息,并与实地调查数据验证对比。结果表明:(1)利用雹灾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更能有效提取雹灾空间分布信息,其精度与实际吻合较好;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VI)变化提取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的效果不理想。(2)雹灾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坡度5°以下中部低山平原区。(3)雹灾分布区呈以重度雹灾为中心、向外依次为中度雹灾和轻度雹灾的环状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昌伟 王纪华 朱新开 王妍 王君婵 童璐 郭文善
【目的】强化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机制,为田间生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方法】以2007—2009年试验实测数据为基础,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试验样点拔节期冬小麦主要长势参数与品质、产量以及卫星遥感变量间的相关性,分别建立及评价了TM影像遥感变量监测冬小麦拔节期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SPAD值和叶片氮含量(LNC)的模型。【结果】冬小麦拔节期,选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B5)、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DSW5和绿波段的反射率(B2)等遥感变量分别反演冬小麦的SPAD值、生物量、LAI和LNC是可行的;SPAD值、生物量、LAI和LNC遥感监测模型的精度较高,以此为基础,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万华 宋金叶 郭玉箫
阐述研究居民地面积增长动态的意义,河南省城市、县城和乡村三纵居民地的基本特征,研究方法和程序,以及各类居民地面积变化的规律、特点及其原因,并对2000年和2010年居民地的发展规模作出预测。
关键词:
居民地面积,增长动态,河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千怀遂 焦士兴 赵峰
运用建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模型对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年际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三因子(降水、温度和光照)及其组合的累积距平变化反映了不同生育时段气候因子对冬小麦生长的作用大小及其趋势变动。分析发现,受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影响,冬小麦拔节期温度与降水适宜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河南省 冬小麦 适宜度 生育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生 刘国顺 刘大双 陈伟强
【目的】根据河南省烟草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南省各烟草种植区进行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用特尔菲法进行各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选择,从气候、土壤、地形条件3个方面确定了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生态因子对烤烟生长与品质效应建立各隶属度函数,并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指标权重的定量计算。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绘制河南省烟草种植区烤烟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状况图。【结果】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为烤烟生产最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52%;南部、中部的部分地区为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9%;北部和东部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洪涛 张震宇 邬恺夫 马兰 常宗广
文章介绍了河南省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整个系统由重大灾害监测预警、黄河下游洪水预报、淮河上游洪灾监测评估、快速反应、防灾减灾决策等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集成为一体化的系统,实现无准备地区突发性重大灾害的监测和应急评估,并及时为政府提供完整的减灾预案和灾害应急预案。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监测与评估 信息系统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洵瑀 王靖
为揭示气候要素和品种及管理措施变化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影响,利用1980—2014年河南省30个冬小麦站点和18个夏玉米站点的物候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通过一阶差分结合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生长季温度、降水和辐射3个气候要素变化以及品种及管理措施变化对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期推迟,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提前;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分别缩短了4.8±1.9和3.3±0.9 d/10年,抽穗-成熟期延长了2.3±0.8 d/10年,全生育期长度无显著变化趋势。夏玉米大部分站点物候期变化趋势不显著;44%的站点全生育期延长,主要表现在抽雄-成熟期延长2.5±1.4 d/10年。2)冬小麦生长季温度升高,33%的站点降水减少,总辐射无显著变化趋势;气候要素变化主要发生在返青-拔节期。夏玉米生长季温度升高的站点占39%,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39%的站点日均总辐射减少;温度升高主要发生在出苗-拔节期,日均总辐射减少主要发生在出苗-拔节期和抽雄-成熟期。3)冬小麦全生育期长度对温度、降水和辐射变化均较敏感,夏玉米全生育期长度对温度和辐射变化敏感。温度、降水和日均总辐射变化使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缩短了6.3±4.2 d/10年,使夏玉米全生育期平均缩短了0.8±0.9 d/10年;而品种等其他因素使冬小麦和夏玉米全生育期分别延长了5.2±5.4和2.6±2.6 d/10年。气候要素变化缩短了河南省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育期,品种及管理措施等因素改变减缓了气候的负作用。但是各要素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各生育阶段长度的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选杰 张玉平 宁宏兴
本文介绍了河南省五大小麦生产区域综合施肥的函数模型及区域间肥料投向的宏观决策。建立了河南省不同生态和生产区域内小麦施肥的函数模型并提出了区域内因地制宜施肥的微观量化决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磊 李刚 贾德伟 刘佳 黄灿辉
[目的]快速、准确估算空间尺度上作物产量,对于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政策、对外粮食贸易等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占全国1/4,准确估算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单产估算作为农作物估产中的关键技术,也是作物估产的难点之一。[方法]文章首先利用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估算冬小麦NPP(Net Primary Product),结合收获指数、冬小麦收获部分的含水量、含碳量、NPP分配到地上或地下部分比例等一
关键词:
冬小麦 单产VPM模型 河南省 空间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