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0)
2023(5733)
2022(4943)
2021(4270)
2020(3662)
2019(8003)
2018(7774)
2017(14794)
2016(7783)
2015(8734)
2014(8597)
2013(8586)
2012(8281)
2011(7172)
2010(7904)
2009(7635)
2008(7261)
2007(6656)
2006(6070)
2005(5784)
作者
(22112)
(18449)
(18299)
(17602)
(12122)
(8588)
(8193)
(6967)
(6906)
(6715)
(6461)
(5998)
(5938)
(5867)
(5851)
(5521)
(5433)
(5346)
(5174)
(4985)
(4733)
(4436)
(4384)
(4363)
(4161)
(4120)
(3857)
(3752)
(3689)
(3513)
学科
(55884)
经济(55842)
管理(30599)
(23753)
(21830)
企业(21830)
(17329)
方法(17305)
地方(15820)
数学(14634)
数学方法(14601)
审计(12153)
(12135)
财务(12128)
财务管理(12050)
企业财务(11663)
地方经济(11621)
中国(10267)
业经(9173)
(8751)
(7505)
(6741)
经济学(6544)
(6511)
环境(6442)
(6355)
金融(6355)
各类(5886)
(5794)
国家(5556)
机构
学院(116885)
大学(115933)
(61079)
经济(60080)
管理(44501)
研究(39286)
理学(38099)
理学院(37731)
管理学(37361)
管理学院(37135)
中国(32596)
(32200)
财经(24487)
(23918)
(22060)
经济学(20126)
科学(19682)
(19592)
(18322)
财经大学(17962)
经济学院(17775)
中心(17752)
研究所(16567)
北京(14541)
(14104)
商学(13853)
商学院(13720)
(13578)
(12794)
经济管理(12419)
基金
项目(68242)
科学(54804)
基金(51817)
研究(50694)
(43642)
国家(43307)
科学基金(38371)
社会(35913)
社会科(34259)
社会科学(34246)
基金项目(27177)
(25583)
自然(23159)
自然科(22568)
自然科学(22564)
教育(22418)
自然科学基金(22179)
资助(21640)
(20236)
编号(19168)
成果(16224)
(15745)
国家社会(15416)
重点(15116)
(14740)
人文(14469)
教育部(14331)
(14170)
(14058)
经济(14047)
期刊
(75298)
经济(75298)
研究(42278)
(30993)
中国(25875)
管理(17619)
经济研究(14162)
财经(13716)
学报(12780)
(12664)
金融(12664)
科学(12661)
(11801)
(10577)
大学(10469)
学学(10313)
审计(9609)
财会(9529)
会计(9409)
技术(8967)
问题(8932)
业经(8614)
技术经济(7657)
农业(6797)
统计(6595)
通讯(6541)
会通(6536)
世界(6251)
(6207)
经济管理(5936)
共检索到19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焱  李开颜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探究了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对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的影响。具体考察了中央降低GDP激励强度与加强债务审计问责力度这两项改革会如何影响地方官员的负债规模与公共品投资。研究发现,当中央降低GDP激励强度时,地方官员会减少地方性债务,减少经济型公共品提供,而民生型公共品的提供不受影响;当加强债务审计问责力度时,地方债务、经济型公共品与民生型公共品的供给都会减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蒲丹琳  王善平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29个地区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强度和地方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处罚力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强度越大,地方政府官员就越有动力融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增长速度越快,债务风险越大。并且,官员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受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约束。地方审计机关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降低官员晋升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激励程度,进而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增长速度和债务风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流动但多期情形下,地方官员通过降低税率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积累资本。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方官员为了吸引资本,有额外的激励降低征税力度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区初始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地区吸引资本能力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比资本不可流动情形下更大。由于资本有更好的流动性,地方倾向于将财政压力施加到劳动所得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偏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地方官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被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经济增长对于官员晋升有哪些影响?经济绩效一官员晋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种晋升激励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本文从激励机制、官员治理的体制安排、官员的个人特征、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就经济增长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找到相关脉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勋  王雨晨  
政绩利益环境下以GDP为导向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成为刺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动机,国家审计理应发挥债务风险控制的免疫功能。文章运用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针对官员晋升激励、国家审计免疫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程度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存量普遍较高,公开发债数额呈明显增加趋势;官员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国家审计免疫与地方政府债务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审计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皆能弱化官员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程度。优化官员政绩考核体制,建立面向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对于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王贤彬  徐现祥  
近年来,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出让土地,现有文献主要强调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官员不仅面临财政激励而且还面临政治激励: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官员有土地招商引资的动机。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经济体,地方政府官员出让土地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动机同时存在;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出让土地是源于"土地引资",而非"土地财政"。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的土地问题是与土地市场之外的因素联动的,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需要土地市场之外的联动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长制这一地方自主性水污染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0年手工整理的河长制演进数据、地级市官员数据与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匹配,从地方官员年龄角度,研究河长制演进的官员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年龄与河长制推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晋升概率的下降,污染的边际回报也随之降低,但在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事件问责的背景下,潜在惩罚成本却不断增加,从而使年长的地方官员更有动力推行河长制政策,以避免潜在的惩罚成本。因此,加大官员晋升考核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并将环境违规问责常态化是破解地方环境治理难题的不二法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肖坤  彭坤  
政府债务是衡量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执政水平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视角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实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地方官员在其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政治晋升、财政分权和软预算约束是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考虑三因素的地方官员和地方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文献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用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框架的解释能力进行了证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柯淑强  周伟林  周雨潇  
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种合意的解释缘于财政激励和晋升激励的官员激励设计。本文基于官员激励的框架,分析地方债务形成发展的逻辑,阐明官员行为、地方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对中国现有的债务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反思。后续研究中国地方债务,需结合更微观的数据来揭示地方债务的传导链条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柯淑强  周伟林  周雨潇  
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种合意的解释缘于财政激励和晋升激励的官员激励设计。本文基于官员激励的框架,分析地方债务形成发展的逻辑,阐明官员行为、地方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并对中国现有的债务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反思。后续研究中国地方债务,需结合更微观的数据来揭示地方债务的传导链条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的产业后,这一扭曲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偏向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向杨  
如何给予地方官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领导干部跨域流动所呈现出的方向性特征,即从政治或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区域流向相对较高的区域,提炼出治域进阶这一地方官员激励模式。治域进阶模式运行的基本前提是存在多层级、大数量的行政区域,同级行政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以及存在自上而下的人事任免和管理制度。在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中,治域进阶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地方官员激励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矫正有限职位晋升所带来的激励失灵问题。与历史上的官员跨域流动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官员治域进阶现象深刻反映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稳定高效官僚体制的迫切需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孝挺  左翔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对地方官员激励与企业产权保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当地市委书记的年龄小于55岁,企业所获得的产权保护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2)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对产权保护的作用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具有结构性差异。具体而言,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地方官员更倾向于保护大企业,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则更倾向于保护小企业。这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经济总量和增速有不同的边际贡献率有关,地方官员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更关心经济总量,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则更关注经济增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