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4)
- 2023(12276)
- 2022(10166)
- 2021(9367)
- 2020(7767)
- 2019(17559)
- 2018(17078)
- 2017(32635)
- 2016(17480)
- 2015(19005)
- 2014(18288)
- 2013(18489)
- 2012(17452)
- 2011(16307)
- 2010(16138)
- 2009(15084)
- 2008(14578)
- 2007(12872)
- 2006(11596)
- 2005(10770)
- 学科
- 济(95432)
- 经济(95359)
- 管理(45867)
- 业(41046)
- 方法(36596)
- 数学(32889)
- 数学方法(32723)
- 企(31411)
- 企业(31411)
- 中国(24320)
- 贸(21199)
- 贸易(21189)
- 易(20726)
- 农(19840)
- 地方(18961)
- 学(18399)
- 财(17871)
- 业经(17190)
- 制(14978)
- 融(13552)
- 金融(13551)
- 农业(13246)
- 银(13161)
- 银行(13118)
- 地方经济(13060)
- 环境(12971)
- 行(12676)
- 出(11851)
- 体(11468)
- 和(10876)
- 机构
- 大学(264450)
- 学院(258872)
- 济(127056)
- 经济(125206)
- 研究(99499)
- 管理(93063)
- 理学(80073)
- 理学院(79078)
- 管理学(77929)
- 管理学院(77457)
- 中国(77253)
- 科学(57883)
- 京(55688)
- 财(54507)
- 所(51363)
- 研究所(46921)
- 农(45565)
- 财经(44459)
- 中心(43199)
- 经济学(42913)
- 经(40740)
- 经济学院(38680)
- 业大(37629)
- 江(36460)
- 农业(35987)
- 北京(35465)
- 院(34536)
- 财经大学(33195)
- 范(32795)
- 师范(32407)
- 基金
- 项目(170698)
- 科学(135033)
- 基金(129404)
- 研究(118942)
- 家(115642)
- 国家(114776)
- 科学基金(96488)
- 社会(82167)
- 社会科(78286)
- 社会科学(78268)
- 基金项目(67151)
- 省(60859)
- 自然(60852)
- 自然科(59498)
- 自然科学(59478)
- 自然科学基金(58468)
- 划(53553)
- 资助(53220)
- 教育(52310)
- 编号(43348)
- 部(39510)
- 重点(39306)
- 发(37417)
- 国家社会(36885)
- 成果(35098)
- 创(34863)
- 中国(34138)
- 教育部(33961)
- 科研(33001)
- 创新(32974)
共检索到394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Monetary gap is the disparity between nominal volume of money supply and equilibrium of money supply.After the GDP data being revised according the results of economy survey,the monetary gap changed correspondingl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estimated the effects of non-observed economy to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 and made some advice to the central bank.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新华
本文深入研究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结合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变化情况,利用1998—2010年的经济金融季度时序数据构建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协整模型。根据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和货币缺口的波动情况,深入分析了1998年以来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原因,揭示了中国在不同阶段的货币供需状况。
关键词:
货币需求 货币缺口 协整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晓宇 李晓周 金焱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给 货币缺口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朱燕宇 刘婵婵
基于HP滤波法对中国1997—2011年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的估算偏差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引发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种系统性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适当降低货币政策规则当中产出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实时反应系数,即现实的货币政策的实时反应系数应该比计量模型估算的(理论上的)反应系数更小一些。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活动的日常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微调",同时还需要努力构筑防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对货币供给、实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数量关系在 1993年前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表现 ,进行了相关实证性描述 ,指出 1993年后货币供给存量代替增量支持实质资本形成、准货币M2 1代替狭义货币M1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 ;因而在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上 ,应以持续推进资本形成与转换的票据及证券化为要领推进资本市场建立 ,并逐步转向以市场性利率为关键中介变量。
关键词: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中介变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军
未观测货币是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与未观测经济活动吸收或释放的货币量,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一定的影响。掌握未观测货币的规模,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未观测因素产生的干扰程度做出大致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基于货币吸收分析方法和最新GDP修正数据,对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未观测货币规模进行估算。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侧重于分解货币吸收的非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货币规模。实证结果显示,未观测货币总量呈现周期性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未观测货币释放规模较大,而在此时点前后,吸收规模较大;它的政策意义在于,将未观测货币纳入货币供给统计分析框架体系,可以判断经济运行周期的时点边界,增强货...
关键词:
未观测货币 非经济增长因素 货币吸收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炳 袁威
本文使用机理变化型变结构协整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货币信贷结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信贷结构均在特定时点开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产生机理性影响;货币结构与信贷期限结构对实际产出分别具有较弱的正向和负向机理性影响,对通货膨胀率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机理性影响,并且货币信贷结构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货币信贷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货币信贷结构与"货币迷失"之间的关系,发现货币结构与信贷期限结构对"中国货币迷失之谜"均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政策建议如下:中国人民银行应同时注重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的调控,监测货币信贷结构的变动应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制定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货币供给的外生(或内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函义的一个问题。如果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被动地取决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确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当局则能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卓凯
本文依据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变化,指出央行并不是近年来中国货币供给持续上升的决定性力量。结合准货币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职能及其资产性质,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供给增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中国货币供给持续快速扩张是间接融资模式下资本形成规模巨大、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由于投资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及资本产出效率的下降,中国货币供给蕴含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及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进而优化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关系。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资本形成 金融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卓凯
本文依据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变化,指出央行并不是近年来中国货币供给持续上升的决定性力量。结合准货币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职能及其资产性质,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供给增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中国货币供给持续快速扩张是间接融资模式下资本形成规模巨大、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由于投资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及资本产出效率的下降,中国货币供给蕴含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及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进而优化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关系。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资本形成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玉伦
当前未观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采用货币需求模型并依据我国国情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重新界定,据此对中国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未观测经济占国民经济规模的比重已变得越来越大,最高达到了12.78%。
关键词:
未观测经济 货币需求 测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源
文章基于货币需求函数构建新的货币流通速度方程式和货币流通速度函数模型,并通过两种货币流通速度的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货币化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为我国货币当局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提供了调控对象和理论依据,进而最终达到"盘活存量"的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本文基于货币状况指数理论与国际实践经验,测算出1978~2005年的中国货币状况指数,首次采用未观测净金融投资占均衡GDP的比率与未观测跨境流动资金占贸易总额的比率分别替代民间利率和黑市汇率,构建了中国的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拟合货币状况指数和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基本能够反映未观测金融对货币运行的扰动程度,对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调控具有实践启示。
关键词:
未观测金融 货币金融状况指数 货币政策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帅林
选取影响中国货币供给的人民币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三个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货币供给M2、M1和M0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影响的机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M2和M1的影响较强,而对M0的影响较弱;也使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而且改变了中国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同时使中国货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此外改变了中国调节货币供给的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胜刚 刘宗华
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国内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不断增大 ,这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新的难度。本文运用国际资本流动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 ,结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 ,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