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6)
- 2023(15359)
- 2022(13178)
- 2021(12276)
- 2020(10082)
- 2019(23235)
- 2018(22926)
- 2017(44500)
- 2016(23826)
- 2015(26731)
- 2014(26785)
- 2013(26660)
- 2012(24727)
- 2011(22197)
- 2010(22566)
- 2009(21003)
- 2008(19724)
- 2007(17384)
- 2006(15628)
- 2005(14217)
- 学科
- 济(102522)
- 经济(102427)
- 管理(67974)
- 业(67693)
- 企(54776)
- 企业(54776)
- 方法(41427)
- 数学(35817)
- 数学方法(35475)
- 中国(34478)
- 融(28629)
- 金融(28628)
- 地方(28395)
- 农(27532)
- 银(27187)
- 银行(27143)
- 行(26258)
- 财(25493)
- 业经(23524)
- 制(20449)
- 学(20124)
- 农业(19470)
- 贸(17927)
- 贸易(17909)
- 易(17320)
- 务(16589)
- 理论(16571)
- 财务(16517)
- 财务管理(16492)
- 企业财务(15753)
- 机构
- 大学(333575)
- 学院(333304)
- 济(137595)
- 经济(134614)
- 管理(131620)
- 研究(115313)
- 理学(112758)
- 理学院(111514)
- 管理学(109772)
- 管理学院(109176)
- 中国(92436)
- 京(71945)
- 科学(69205)
- 财(63970)
- 所(57754)
- 中心(53224)
- 农(52388)
- 研究所(52292)
- 财经(50508)
- 江(49206)
- 业大(47319)
- 北京(46232)
- 经(45864)
- 范(44436)
- 师范(44030)
- 院(41774)
- 经济学(41473)
- 州(41074)
- 农业(40502)
- 财经大学(37614)
- 基金
- 项目(222926)
- 科学(175213)
- 研究(165926)
- 基金(160519)
- 家(138700)
- 国家(137478)
- 科学基金(118217)
- 社会(104586)
- 社会科(99226)
- 社会科学(99204)
- 省(87608)
- 基金项目(85138)
- 教育(75316)
- 自然(75231)
- 自然科(73447)
- 自然科学(73435)
- 划(73137)
- 自然科学基金(72113)
- 编号(68217)
- 资助(66491)
- 成果(55655)
- 发(51441)
- 重点(49755)
- 部(48719)
- 课题(47232)
- 创(46562)
- 创新(43395)
- 国家社会(42605)
- 项目编号(42106)
- 教育部(42055)
- 期刊
- 济(155006)
- 经济(155006)
- 研究(104727)
- 中国(69500)
- 管理(49557)
- 学报(49427)
- 农(48394)
- 财(47358)
- 科学(46692)
- 融(44344)
- 金融(44344)
- 教育(38565)
- 大学(37727)
- 学学(35357)
- 农业(33190)
- 技术(28985)
- 业经(25601)
- 经济研究(24983)
- 财经(24571)
- 经(20937)
- 问题(19885)
- 图书(17704)
- 理论(17237)
- 业(16807)
- 技术经济(16400)
- 科技(15778)
- 实践(15705)
- 践(15705)
- 现代(15532)
- 商业(15121)
共检索到511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胜 司登奎
文章选取了理论上与经济增长相关的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共10个指标,运用稳健主成分分析和完全非参数局部线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北京、海南和宁夏三个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存在协调性问题,其中在金融发展领域是保险行业、金融部门的贷款业务和储蓄业务出现了对经济增长的不协调环节,而人力资本方面出现不协调发展的主要表现为三产人数分布和劳动适龄人口及其增长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妍 逯进
以多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1982-2016年中国省域人力资本智力素质、身体素质与经济增长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分析了三系统交互关系的变化特征及时空差异。结果显示:中国各省份人力资本智力素质、身体素质与经济增长三者交互作用的耦合度保持着不断递增的演化趋势,但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整体上呈由东向西递减态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耦合跃迁模型,对三系统的耦合跃迁路径及机制进行了扩展讨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伟 王浣尘
工业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体现和保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02年工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状况,运用协调性理论的概念和模型来对我国这段时期金融发展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计算和评价,以期考察金融和工业两部门协调发展和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的协调性呈现出逐步强化的态势,金融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作用,两部门的发展保持在基本协调的水平上。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工业经济 协调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中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城市群为单位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架构,通过连笔纵横,实现全国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诸多失衡与失调,如人口转移与土地扩张不匹配、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不同步、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失衡等。对上述不协调现象的探索,学者们多从空间、人口、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内部找原因。本文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由于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要素层面有千丝万缕的勾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探讨三者的协调性有积极意义。据此,本文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增长、金融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淑庚 胡文涛 李辉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探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0—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能够克服解释变量与门限变量同时具有内生性的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分东、中、西部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第二,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著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双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低于最小门限值的低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当人力资本积累介于最小与最大门限值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转正但并不显著;当人力资本积累处在高于最大门限值的高水平区制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差异是造成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与方向取决于各自人力资本积累处于何种区制类型。本文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洪文 王文静 陈南旭
甘肃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前沿重地,兼顾处理好经济高速发展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甘肃省生态平衡、金融发展、经济增长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三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998—2017年甘肃省经历了低水平经济增长滞后阶段(1998—2003年)、过渡期金融发展滞后阶段(2003—2014年)、高水平生态平衡滞后阶段(2014—2017年)。截至2017年,两系统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度初步进入协调发展的评价区间,两系统交互耦合协调度之间的差距经历了先发散后收敛的变化阶段。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进入初级协调耦合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内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将持续优化,步入优质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关键词:
生态平衡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智
文章首先在戴蒙德模型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证明了金融发展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机制,然后对这一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既支持了理论模型的观点,即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的联合效应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又表明我国的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着显著的金融扭曲现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扭曲的程度正在有所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张杰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既体现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上 ,也体现在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在此基础上设立的评价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的指标体系由评价人力资本对GDP增长直接的、间接的贡献 ,人力资本数量积累、水平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及人力资本在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中的作用等指标组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指标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希果 张腾飞
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函数,并使用中国29个省份198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外商直接投资、所有制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等差异后,国际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表现出对国际贸易增长的促进效应;我国当前人力资本配置水平显著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在控制金融发展水平变量之后,这种促进作用减弱。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人力资本配置 国际贸易收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丽娟 吴晓然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等理论,利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茁趋同,以此探讨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在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才表现出趋同性,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开始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速度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晓安 袁婷婷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运用门槛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人均收入为门槛变量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现出"先抑制后抑制作用削弱再到促进"的双门槛效应;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单门槛效应。此外,当前我国各省的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已跨越相应门槛值,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人均收入 人力资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北伟 李霁雯
本文利用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地区异质性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3个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的促进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提高包容性增长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力资本程度较低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加快实现社会包容性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严玉华
理论上GDP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转换具有关联性,二者若协调可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GDP结构升级和金融结构转变的协调性很弱,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金融发展战略,以促进GDP结构调整和升级,保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
GDP结构 金融结构 协调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瑞瑞 杨恺钧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面板数据,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重效应,一方面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另一方面保险深度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效应;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正向解释作用;并且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对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