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
2023(2051)
2022(1686)
2021(1521)
2020(1233)
2019(2812)
2018(2692)
2017(5295)
2016(2903)
2015(3204)
2014(3198)
2013(3282)
2012(3108)
2011(2823)
2010(2737)
2009(2524)
2008(2542)
2007(2472)
2006(2305)
2005(1805)
作者
(8635)
(7385)
(7189)
(6925)
(4618)
(3694)
(3320)
(2879)
(2799)
(2620)
(2602)
(2465)
(2418)
(2332)
(2326)
(2227)
(2210)
(2142)
(2109)
(2085)
(1801)
(1780)
(1766)
(1728)
(1715)
(1622)
(1601)
(1552)
(1538)
(1512)
学科
(13654)
经济(13507)
管理(7042)
方法(6980)
(6508)
企业(6508)
(6470)
中国(4332)
业经(4323)
数学(4285)
数学方法(4240)
(4120)
理论(4056)
(3896)
社会(3680)
(3293)
(3151)
经济理论(2816)
企业经济(2800)
地方(2572)
(2271)
农业(2213)
教育(1887)
(1807)
保障(1806)
社会保障(1806)
福利(1804)
(1746)
(1607)
(1593)
机构
大学(43310)
学院(42321)
(17101)
经济(16766)
研究(15765)
管理(15543)
理学(13536)
理学院(13370)
管理学(13056)
管理学院(12979)
中国(10957)
科学(9857)
(9105)
(8559)
(8209)
(8107)
研究所(7394)
中心(6870)
财经(6851)
业大(6840)
农业(6454)
(6300)
(6172)
(6058)
师范(6007)
北京(5709)
(5491)
经济学(5459)
(5074)
财经大学(5065)
基金
项目(29404)
科学(23239)
基金(21832)
研究(20607)
(19348)
国家(19170)
科学基金(16157)
社会(15778)
社会科(13588)
社会科学(13580)
基金项目(11352)
(11234)
自然(9928)
自然科(9707)
自然科学(9706)
(9625)
教育(9601)
自然科学基金(9554)
资助(8947)
编号(7639)
成果(6816)
(6772)
重点(6735)
国家社会(6174)
(6078)
科研(5810)
教育部(5809)
课题(5623)
(5622)
人文(5513)
期刊
(19473)
经济(19473)
研究(13297)
中国(9451)
学报(8761)
(7827)
科学(7535)
(6849)
大学(6584)
学学(6240)
管理(5392)
农业(5226)
教育(5166)
财经(3731)
经济研究(3339)
(3220)
统计(2818)
技术(2696)
(2693)
金融(2693)
(2639)
业经(2630)
(2561)
问题(2444)
业大(2411)
(2390)
决策(2205)
社会(2198)
农业大学(2051)
科技(1925)
共检索到63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向维国  唐光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玉雄  李怀祖  
本文首先在垂直创新的思想下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并给出了稳态解求解的方法。以该模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稳态创新速度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降低领先国的创新速度和跟随国的模仿速度,但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却与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辰  陈谦明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后的宏观统计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水平进行动态模拟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总体福利水平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功能指标上升幅度较大,能力指标上升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年份出现倒退现象,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从长期来看脱钩,福利状况和欧美一些国家还有相当大差距,甚至还低于印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别是提高社会福利的能力指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实惠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宁磊  郑春荣  
文章基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就业挤出和闲暇损失的现实背景,在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通过引入异质性消费者并根据中国经济校准主要参数,在控制延迟退休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冲击影响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职工福利水平的长期影响。研究分析表明:(1)无论是采用保持现有的缴费率不变的政策方式还是保持养老金待遇不变的政策方式,延迟退休均能提高城镇企业职工的社会福利水平——第一种政策会增加社会福利3.66%,第二种政策会增加社会福利1.1%;在保持养老保险缴费率不变的情况下,从长期看,延迟退休5年会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最优的退休年龄与劳动力市场状态息息相关,如果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最优退休年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时芬  
传统的以GDP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方法有很多局限。把社会选择理论运用到社会福利的衡量之中,构筑起一个社会-生态-经济(SEE)系统,从而形成“社会福利函数”,将更全面地衡量社会福利。运用“社会福利函数”方法对泰国进行实证研究,人们发现社会福利的提高并不像GDP增长得那样快,两者的变化有时甚至是背离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爱婷  宋德勇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方法,从功能和能力空间衡量社会福利,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进行测算,并分析福利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揭示我国低福利增长的根源,最后将我国的福利能力与主要国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能力不足侵蚀着功能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长,使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水平低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在长时间内基本上都是脱钩的,我国处于低福利增长状态;在主要国家的福利能力对比中,我国社会福利发展质量和能力水平明显落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这一结论表明,与民生福利相脱节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需要对现有城镇化道路加以反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寿江  李小建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以中部六省为例,通过计算中部六省各县市的人均GDP指数与福利指数,并提出上行与下行及其衍生概念,分析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指数的"伸缩性"明显大于人均福利指数的"伸缩性"。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福利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福利水平比较稳定;经济水平低的地区福利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超  马若男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层次指标体系以测算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加速提升状态;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状况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方面指标贡献率较高,社会保障方面指标居中,而成果分配等方面指标的贡献率较低,侧向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亟需改善的迫切性。据此本文提出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据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有关部门今天在此间发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这标志着衡量信息化水平从此有章可循。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由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长途光缆长度、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梧  
振兴东北经济首先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是现有的GDP考核指标不利于东北经济的发展。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应率先在东北建立新的考核标准,新的考核标准应以民生改善和区域协调发展为考核重点。一是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区域生活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否缩小;二是看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原铁忠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之源,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核心指标的GDP受到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许多经济学家在对税收进行分析时常常用GDP指标作对比分析。然而在把GDP作为衡量税收增长尺度的同时,是否考虑到GDP这把尺子本身的准确性?是否考虑到我国目前公布的GDP指标的真实性以及其在反映中国社会整体经济活动成果的全面性等?本文对这一衡量尺度和方法对税收的影响,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晓梧  
振兴东北经济首先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是现有的GDP考核指标不利于东北经济的发展。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应率先在东北建立新的考核标准,新的考核标准应以民生改善和区域协调发展为考核重点。一是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区域生活条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否缩小;二是看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余尊宝  
GDP与ISEW的对比分析表明,ISEW更能体现经济与福利的增长。ISEW核算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与福利增长没有出现"阀值效应"而表现为"相对阀值效应";建立ISEW联立方程组的实证分析发现,ISEW与家庭行为净收益之间的相关性最高,政府行为净收益对ISEW具有乘数效应;从简化式模型和政策模拟结果可知,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没有明显改善家庭行为净收益,且政府行为净收益对ISEW的贡献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成为今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关键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黄贻芳  
文章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析了两种投资政策工具对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影响。通过采用2011—2021年财政对有关社会保险和养老服务福利支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比例相加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层面测度了养老服务指数,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福利方面支出的效果以及我国城乡老年人之间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端的投入能促进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提高,而长期使用供给端政策则会抑制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提升。同时,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金收入、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福利普遍可得性不够,公共财政支出在福利分配上的公平性体现不足,公共财政投入养老服务的效率没能充分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