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
2023(1805)
2022(1619)
2021(1468)
2020(1537)
2019(2530)
2018(2381)
2017(3837)
2016(2603)
2015(3100)
2014(2941)
2013(2980)
2012(2845)
2011(2534)
2010(2498)
2009(2287)
2008(2247)
2007(1980)
2006(1741)
2005(1462)
作者
(11863)
(10307)
(10135)
(9588)
(6652)
(5106)
(4497)
(3994)
(3866)
(3631)
(3586)
(3572)
(3561)
(3410)
(3346)
(3326)
(3191)
(3095)
(2980)
(2968)
(2949)
(2652)
(2575)
(2461)
(2344)
(2333)
(2316)
(2222)
(2217)
(2176)
学科
(6452)
(5190)
经济(5177)
管理(4333)
(3960)
(3236)
企业(3236)
水产(2880)
方法(2652)
动物(2466)
动物学(2159)
数学(2156)
数学方法(2109)
(2025)
(2001)
(1792)
中国(1737)
(1641)
(1601)
及其(1557)
(1510)
环境(1470)
(1371)
(1331)
(1292)
植物(1292)
虫害(1247)
业经(1243)
地方(1234)
农业(1216)
机构
大学(39263)
学院(38711)
研究(19371)
(19105)
科学(18011)
农业(15813)
业大(13001)
(12991)
中国(12508)
研究所(12378)
(11096)
实验(10853)
实验室(10527)
农业大学(10113)
重点(10014)
(9379)
(9058)
(8887)
(8324)
经济(8071)
管理(7968)
中心(7962)
技术(7507)
(7198)
(7089)
理学(6944)
(6905)
科学院(6850)
理学院(6737)
研究院(6350)
基金
项目(31346)
(22834)
国家(22671)
科学(21788)
基金(21489)
科学基金(16733)
研究(14612)
自然(14473)
自然科(14078)
自然科学(14070)
自然科学基金(13808)
(13802)
(12630)
基金项目(11078)
科技(10687)
计划(10515)
资助(9250)
专项(8349)
重点(8336)
(7902)
科研(7403)
(7285)
(7054)
教育(6381)
社会(6332)
(6328)
技术(6289)
农业(6194)
创新(6126)
社会科(5860)
期刊
学报(19320)
(16923)
科学(13530)
大学(12302)
学学(12130)
农业(11258)
中国(9141)
(8268)
经济(8268)
研究(6828)
(6737)
业大(6423)
农业大学(5393)
(4389)
林业(4188)
自然(3860)
中国农业(3804)
(3759)
自然科(3500)
自然科学(3500)
水产(3256)
科技(3138)
农林(2837)
(2837)
管理(2727)
科技大(2719)
科技大学(2719)
农业科学(2524)
(2515)
渔业(2330)
共检索到56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调义  周智愚  王荣华  李耀国  金生振  李伟  王红权  
为探究GCRV弱毒疫苗母源性免疫的草鱼母本及其子代免疫因子(IgM、C3、LSZ)表达特性及代间传递效应,采用ELISA、Rt-q PCR等方法检测了草鱼母本产前40 d接种疫苗后,母本血液、子代早期发育阶段及2月龄幼鱼3种免疫因子的蛋白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GCRV弱毒疫苗免疫的草鱼母本血液、早期胚胎及幼鱼阶段IgM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样品。子代各阶段中,28日龄的夏花样品IgM蛋白活性水平最高,而5日龄水花样品中蛋白活性最低;从受精卵发育至3日龄水花阶段,实验组样品免疫因子C3和LSZ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益  丁春华  吕钊  余建波  王红权  张学文  石存斌  任燕  王庆  吕丽刚  刘科均  李东放  肖调义  刘巧林  
为探究草鱼母源免疫因子传递特性,实验借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别检测分析了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弱毒疫苗免疫草鱼母本及其子代(即母源免疫子代)早期胚胎阶段至1龄期间5种免疫因子(IgM、C3、LZM、MBL和Bf)蛋白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草鱼母本经GCRV弱毒疫苗免疫后,血液中5种免疫因子蛋白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在产卵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倍以上,至免疫后第11个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母源免疫子代发育至水花(4 d)时,IgM、C3、MBL和Bf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发育至乌仔(15 d)时,IgM、C3和Bf的蛋白活性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发育至5~11月龄时,5种免疫因子在肝脏、脾脏、肾脏和头肾等免疫器官中仍存在高表达。研究表明,GCRV弱毒疫苗促使母源免疫因子在亲本和子代体内富集表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最长可维持至11个月,为实际生产中草鱼母本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淑英  李焕林  邓国成  姜兰  
本文报道经筛选的GCHV-841毒株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PSF)中进行适应性培养,弱毒驯化,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安全性观察,不同稀释度和剂量的免疫保护率测定及保存试验。GCHV-841毒株在PSF细胞中继代驯化至53代达到减毒目的。筛选得53~59代作毒种制备的细胞弱毒疫苗使用安全。用稀释10~104倍的疫苗,0.1~0.3毫升/尾剂量注射草鱼,其免疫保护率均在85%以上。生产上使用疫苗的适宜浓度和剂量是稀释102倍和0.2毫升/尾。冻干疫苗宜保存于4℃以下。较合适的保存期是6个月(4℃)和18个月(-2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先乐  曾令兵  
本文研究了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规律性、免疫效应期及免疫持久性。用该疫苗免疫后的草鱼能产生很强的应答反应,免疫保护力可达80%以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非常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它的免疫效应期在5天以内,第10天血清中和抗体达到较高水平,第20天处于峰值,并可维持20余天,以后在第10天的水平上波动。草鱼对CFRV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在13个月以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许淑英  李焕林  邓国成  姜兰  白岳强  姜金忠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对草鱼的最小免疫量为稀释103倍、02ml/尾。免疫产生期为疫苗注射后的第2天;免疫保护期达15个月。弱毒疫苗的保存期为-30℃30个月、-10℃24个月、4℃8个月、15—20℃1个月左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诗英  刘林  李婧慧  邹勇  倪金俤  杨鸢劼  贡成良  曹广力  薛仁宇  陈辉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双基因(约0.9 kb)及团头鲂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约0.56 kp)经扩增并鉴定正确后,克隆至基因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β-VP71-VP72,以此研究草鱼免疫实验及免疫效果。重组质粒按10、30、60μg分为3组,同时设30μg空载体组及对照组。于免疫后第14、21、28、49天通过RT-PCR检测VP7的转录水平、间接凝集反应测定抗体水平及攻毒试验检测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pFastBac-β-VP71-VP72导入鱼体后,VP7基因在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驱动下持续表达,至第49天仍能检测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林  徐诗英  李婧慧  邹勇  倪金俤  杨鸢劼  曹广力  薛仁宇  陈辉  贡成良  
为了评估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vp6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将vp6基因克隆进pFastBacTMDual载体杆状病毒的多角体蛋白(Ph)启动子下游,同时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β-actin启动子控制的vp6基因克隆进杆状病毒的P10启动子下游,获核酸疫苗载体pFastBac-FA-VP6-ph-VP6。按每尾分别注射疫苗载体10、30、60μg的剂量免疫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长14~20 cm,体质量60~120 g),同设pFastBacTMDual载体(30μg/尾)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0.4 mL/尾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李静  
用酚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对草鱼雌亲鱼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7次。通过检测草鱼雌亲鱼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受精卵和鱼苗中凝集抗体效价,首先证明了草鱼雌亲鱼对免疫原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其凝集抗体可以通过受精卵而传递给仔代,而且这种凝集抗体能在孵化后的鱼苗体内持续存在27d以上。然而,用活菌对174日龄的鱼种攻毒的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福林  
本文探讨了疫苗接种的三种方法 :注射、口服和浸泡 ,分析小结了三种不同方法的免疫保护率 ,确定了疫苗接种的最佳免疫方法注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李家乐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但其病害较多。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草鱼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研究的草鱼免疫因子主要有免疫球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干扰素及相关因子、肿瘤坏死相关因子、补体、趋化因子受体、凝集素、转化生长因子等;草鱼抗菌肽、转铁蛋白、正五聚体蛋白、天然抗体等免疫因子尚未见报道。草鱼中已发现的免疫球蛋白为IgM,主要在头肾、中肾和脾中表达;组成MHCⅠ复合体的MHCⅠ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具有人同源蛋白相似的结构;在干扰素及相关因子中,已研究的主要有干扰素、Mx蛋白、PKP蛋白等,病毒可诱导草鱼头肾、脾、外周血及胸腺细胞中的干扰素表达;已研究的草鱼肿瘤坏死相关因子主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论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林  徐诗英  李婧慧  邹勇  倪金俤  杨鸢劼  曹广力  薛仁宇  陈辉  贡成良  
为了探讨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VP6亚单位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保护作用,将vp6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VP6。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显示,重组VP6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3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Ni2+柱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以每尾500μg肌肉注射免疫草鱼(14~20 cm,60~120 g),并在第14、21、28、49、70天通过间接凝集反应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注射后第14天可检测到鱼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第21天达到最高峰,第70天仍可检测到抗体的存在;免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欣欣  孙宝剑  昌鸣先  聂品  
用RACE-PCR方法扩增出草鱼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分泌型的重链全长cDNA。其cDNA全长为1 940nt,包含5′非编码区20nt,3′非编码区189nt,开放阅读框1 731nt,编码57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草鱼IgM与鲤的相似性高达68%,与斑马鱼、斑点叉尾鱼回、鳜以及大西洋鳕的相似性分别为61%、43%、33%和30%。ClustalX比对结果显示:草鱼IgM中存在半胱氨酸和色氨酸的保守位点。进化分析表明,草鱼IgM与斑马鱼的IgM聚为一枝。荧光定量PCR显示草鱼IgM的mRNA主要在头肾、中肾和脾脏中表达,表明了这三个免疫器官是IgM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德康  黎敏  车茜  程安春  汪铭书  陈孝跃  
【目的】比较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和弱毒疫苗免疫鹅体内的免疫应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pcDNA-GPV-VP3免疫发生机理、免疫持续期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pcDNA-GPV-VP3和小鹅瘟弱毒疫苗分别免疫30日龄四川白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免疫鹅体内GPV抗原的分布,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间接ELISA分别检测免疫鹅的细胞免疫水平和血清抗体滴度,比较GPV基因疫苗与弱毒疫苗诱导鹅体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①弱毒疫苗组于免疫鹅的心、肝、脾、肺、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胰腺、大脑及注射部位肌肉均中检测到GPV...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开健  王静安  刘巧林  王荣华  徐莹  赵鑫  肖调义  
为研究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基因的结构特性及其应对GcrV的免疫表达特性,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赤眼鳟TraF6基因的cDNa全长(共2 621 bp),其中包含5′端非编码区50 bp,开放阅读框1 629 bp,3′端非编码区942 bp;该基因编码542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1670,理论等电点为6.01。SMarT结构分析结果显示,TraF6基因编码的蛋白包含1个riNG结构域、2个锌指结构域、1个螺旋卷曲结构域和1个MaTH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赤眼鳟TraF6与团头鲂TraF6的亲缘关系最近。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