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7)
- 2023(10134)
- 2022(8820)
- 2021(8016)
- 2020(7027)
- 2019(16204)
- 2018(16021)
- 2017(30707)
- 2016(16893)
- 2015(19011)
- 2014(19247)
- 2013(19333)
- 2012(18097)
- 2011(16530)
- 2010(16925)
- 2009(16105)
- 2008(16338)
- 2007(15124)
- 2006(13134)
- 2005(12166)
- 学科
- 济(70522)
- 经济(70423)
- 管理(51619)
- 业(46918)
- 企(39309)
- 企业(39309)
- 方法(30732)
- 数学(26584)
- 数学方法(26283)
- 财(21247)
- 农(18710)
- 制(18195)
- 中国(17836)
- 业经(14926)
- 学(14749)
- 贸(14235)
- 贸易(14231)
- 易(13762)
- 地方(13165)
- 务(12733)
- 财务(12696)
- 财务管理(12659)
- 体(12133)
- 银(12050)
- 银行(12015)
- 企业财务(11955)
- 融(11831)
- 农业(11828)
- 金融(11827)
- 行(11419)
- 机构
- 大学(250977)
- 学院(247307)
- 济(103326)
- 经济(101038)
- 管理(91645)
- 研究(86387)
- 理学(77945)
- 理学院(77040)
- 管理学(75697)
- 管理学院(75210)
- 中国(65128)
- 京(53055)
- 财(51448)
- 科学(51386)
- 所(45001)
- 农(43393)
- 研究所(40363)
- 财经(39614)
- 江(39342)
- 中心(39269)
- 业大(36346)
- 经(35707)
- 农业(34193)
- 北京(33647)
- 范(32581)
- 经济学(32323)
- 师范(32277)
- 院(30711)
- 州(30503)
- 经济学院(29140)
- 基金
- 项目(156641)
- 科学(122149)
- 研究(114727)
- 基金(113102)
- 家(98604)
- 国家(97808)
- 科学基金(82402)
- 社会(72417)
- 社会科(68583)
- 社会科学(68560)
- 省(60726)
- 基金项目(59578)
- 教育(53634)
- 自然(52496)
- 划(51719)
- 自然科(51228)
- 自然科学(51205)
- 自然科学基金(50285)
- 编号(46759)
- 资助(46462)
- 成果(39949)
- 重点(35959)
- 部(35914)
- 发(33278)
- 制(32822)
- 课题(32819)
- 创(32296)
- 教育部(30721)
- 创新(30320)
- 科研(30263)
- 期刊
- 济(118727)
- 经济(118727)
- 研究(76678)
- 中国(52655)
- 财(42918)
- 学报(40077)
- 农(39837)
- 科学(35437)
- 管理(35002)
- 大学(30359)
- 学学(28328)
- 教育(28114)
- 农业(26104)
- 融(23782)
- 金融(23782)
- 技术(21226)
- 财经(20374)
- 经济研究(18501)
- 业经(17631)
- 经(17503)
- 问题(15805)
- 业(14625)
- 贸(14285)
- 版(12706)
- 国际(12464)
- 技术经济(12334)
- 理论(11958)
- 世界(11540)
- 科技(11225)
- 图书(11067)
共检索到38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丽娟
在对哥伦比亚有关入境口岸限制措施的审理中,WTO专家组第一次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5条做出裁决。在裁决中专家组解释了该条的适用范围和所规定的具体义务,明确了成员方在不同情形下对过境运输货物的义务,对成员方有关贸易管理措施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志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柏华
本文就美国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特定产品保障措施第一案,从基本案情、裁决推理、裁决结果和最终结果作了归纳,并就该案的相关法律问题和潜在影响做出分析。
关键词:
特定产品 保障措施 421条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木珠
本文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其权利限制,对“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的行政裁决及一审判决提出质疑,并通过对诉、辩双方的事实与理由的评析,探讨了计算机软件侵权界定的意见和依据。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著作权 侵权依据 责任界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燕燕 孙自愿
随着国家对并购贷款政策的放开,杠杆收购必将成为我国企业收购的又一热点。杠杆收购的双刃剑作用,使得企业在享受低成本收购带来的好处之余,还不得不注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杰 于辉
在我国对赌第一案——海富投资案的审判中,投资方与融资企业签订的对赌协议因"脱离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损公司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而被最高人民法院判定无效。本文参照对赌第一案的对赌方式,建立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对赌的报童模型,在供应链的视角下,探讨了投融资双方对赌时业绩目标的设置问题。发现了同时有利于投融资双方能促进双方合作的"协作绩效区间",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该区间的主要因素。为科学的设置对赌业绩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德雷 龚柏华
"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涉及中国WTO争端解决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近案例。该案涉及《中国加入议定书》的法律适用、GATT第20条例外援引、司法经济原则、透明度等法律问题。本文在概述基本案情和主要裁定结论的基础上,就专家组对中国是否可就《中国加入议定书》条款援引GATT第20条例外,以及如何适用该例外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尽管总体上援引GATT第20条例外的成功率非常低,但中国应该在上诉中争取澄清《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1.3条援引GATT第20条的法理依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秦发盈 李子江
斯韦泽案是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真正介入学术自由的第一案。通过梳理和分析斯韦泽案的案件过程及其引发的公共舆论对判决的影响,发现斯韦泽案件的判决依据是模糊的、存在争议的,引发了不少对斯韦泽案的误读。为此,应从以沃伦为主导的多数意见和以法兰克福特为主导的附带意见两个方面来澄清斯韦泽案的判决依据,解释引发误读的原因。斯韦泽案推动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和联邦最高法院就学术自由制度、合法性等方面的首次对话,拓展了学术自由主体的法理阐释范围,为学术自由在美国宪法权利中的证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对它在美国
关键词:
斯韦泽案 学术自由 宪法第一修正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鲍明刚
一、“职业经理人第一案”波澜又起:是合法合理的年薪还是侵占公司财产?2000年5月20日,广西喷施宝公司向当地警方报案说,本公司总经理王惟尊、财务总监水麒梁等人涉嫌侵占公司财务,当地公安局于2000年11月6日将王惟尊逮捕。这就是当时在企业界、学术界引起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洋
“秘鲁诉欧共体沙丁鱼贸易分类案”被称为“WTO/TBT第一案”,因为在该案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第一次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的具体规定,对成员方的争端做出了裁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保华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合同期满终止,而且很难解除,因此,是铁饭碗:也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稳定劳动关系,而且也可以解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汉林 董丽丽
本案是通过专家组处理的第三个涉及《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的纠纷。随着该案结束,上诉机构的“案例法”目前涵盖上述协议的全部三个方面:人类健康——欧盟荷尔蒙案,动物健康——澳大利亚鲑鱼案,及本案的植物健康。本案专家组分析了协议第2条第2款,即一成员采取检疫措施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上诉机构第一次分析第5条第7款的要求,结论认为第5条第7款规定了4个条件,只有全部满足,才可以临时适用动植物检疫措施。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尹雪萍
2011年7月,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公布。专家组通过分析《加入议定书》第11.3条的字面意思、《工作组报告》和WTO协定中的有关条款,认定GATT第20条不能作为中国违反第11.3条的抗辩理由。相较之前的案件,本案专家组的分析更加细致,考虑更加全面,但仍存在令人质疑的问题,特别是在条约解释技巧方面,专家组过分强调字面解释,对《加入议定书》中的"超WTO义务"解释过于严苛、机械。中国政府应当据理力争,要求上诉机构以"善意解释原则"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解释、目的和宗旨解释方法,对成员方间不平衡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二次校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海乐
一、概述原材料出口限制,向来是资源贸易领域的一大特点,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焦点问题。DS394案,即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是从GATT签订至今,以及WTO成立十余年来首起由于原材料出口限制引发的国际法律争议。从2009年美国向DSB提起诉讼,到2011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WTO背景下资源出口限制措施的法律分析——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述评
中国紧固件反倾销在WTO胜诉欧盟第一案的案例分析
国际经贸争端解决路径的新实践及其时代价值——基于WTO上诉仲裁第一案的考察
自由贸易协定中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承诺水平评价——基于哥伦比亚四个主要自贸协定的研究
规制滥用市场地位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透析我国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第一案之高通案
美国禁止规避技术措施例外制度评析(五)——规避3D打印机给料限制技术措施的立法例考察
WTO争端解决机构对“立法沉默”之含义推定——评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专家组基于上下文对《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1.3段之解释
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特定措施”与中国WTO磋商案评析
中美有关“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评析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中的“新蓝箱”措施评析